发布时间:2024-12-15 19:00:19 来源: sp20241215
日前,教育部连续发布两则有关中小学竞赛的通报:一起违规竞赛被查处,另一竞赛活动资格被撤销。
202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被称为“白名单竞赛”,共有44项竞赛进入名单。
一年多来,“白名单竞赛”开展情况如何?不在“白名单”上的“黑竞赛”,为何屡禁不绝?对于这两种竞赛,家长和孩子们及教师持何种态度?
“白名单竞赛”须定期检查核准
自2018年起,教育部已先后三次公布通过审核的竞赛清单,建立竞赛“白名单”制度,严控竞赛数量、提高竞赛质量、确保竞赛公益属性。
2022年,为进一步健全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减轻因竞赛造成的学生过重负担,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出台《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强调,任何学校、学生及家长坚持自愿原则参加竞赛活动,同时明确要求竞赛活动的组织举办要做到坚持公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竞赛各项工作不得进行委托、授权等。
2022年9月,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入围该批次“白名单竞赛”的举办时间原则上为2022年9月至2025年8月,在此期间每学年举办不得超过1次,累计不超过3次。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和高考加分项目。
近日被教育部发文撤销资格的“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原属于“白名单”中的活动,但该竞赛存在私设子赛项、层层转包、违规收费、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经多次约谈提醒,主办方仍未妥善整改,严重违反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受到严肃处理。
截至目前,“白名单竞赛”只剩43项。
“这既是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警示相关机构合规办赛,真正把竞赛办成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变成商业运作,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全国校外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表示。
全国校外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成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院长薛海平认为,某些竞赛可能在宣传中夸大其奖项作用,吸引学生和家长参与,但奖项实际认可度并不高;或竞赛组织过程缺乏透明性,评判标准不明确,导致结果不公正。
薛海平建议,对已经通过审核的“白名单竞赛”,也应定期检查核准其办赛行为。在保证办赛行为规范前提下,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白名单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黑竞赛”为何屡禁不绝
记者注意到,在“白名单竞赛”之外,还存在大量的“黑竞赛”。
在参加绘画比赛的路上,刘燕一直和儿子畅想着本次比赛主题——“我的梦想”该怎么画。
为了吸引刘燕带孩子参加,绘画辅导班老师告诉她,“参加的都有奖”。孩子马上要上小学,刘燕的盘算是,“如果得奖,写在简历上会好看一些”。
到了比赛现场,情况却完全不是预想的那样。
老师询问孩子喜欢什么,孩子说喜欢船。于是,老师在网上下载了一张船的照片,让孩子临摹。
刘燕坦言:“这与比赛主题没有丝毫关系,更没有给孩子任何发挥想象力、体现灵感和才华的空间。”她从教室外的电视监控中看到,画到一些有难度的地方,“老师竟直接上手了”。
这样的竞赛辅导课程,花费了刘燕6节课时费,每节均花费不菲。
刘燕遭遇的,就是纯以营利为目的的“黑竞赛”。
某辅导机构一位教师坦言:“办比赛就是为了销课。有比赛、能获奖,对家长和孩子的诱惑力就大些。不然,家长们买的课包,怎么消费掉?”
市场上,面向中小学生的“黑竞赛”为何屡禁不绝?董圣足分析,一些机构或个人出于逐利性,规避行政监管,擅自违规办赛,并且通过编造各种“利好消息”蛊惑广大学生及家长,以达到“愿者上钩”的目的。
“部分学生家长受旧有观念及习惯思维的影响,仍误认为只要是竞赛拿了奖,就有助于孩子升学或推优,想给孩子‘优化简历’,存在从众心理。还有一部分家长想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仅依靠校内考试又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于是选择参加竞赛。”董圣足表示,家长的这些心理被商业机构或个人利用,导致“黑竞赛”屡禁不绝。此外,也有专家指出,少数学校在招生时仍未根除对竞赛成绩不加甄别“高看一眼”的倾向,也于无形中加剧了家长、学生对竞赛的追逐。
由于竞赛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相关部门很难做到全面、及时、动态监管,也给了“黑竞赛”可乘之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日前提醒,部分机构和个人以研学旅行名义在河北邯郸、山东泰安等地举办“华杯赛”竞赛。经向相关地方政府部门核实,该竞赛为违规竞赛,试卷已被收缴,相关责任人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
薛海平表示,研学旅行是近年来新兴的教育模式和消费业态,涉及教育、文旅、市场等多个管理部门,也易于为“黑竞赛”提供土壤,需要严格监管。
兴趣培养、素质提升,让竞赛回归本义
家长李欣一向热衷于让孩子参与各种竞赛。但凡家长群里有竞赛通知,“都会仔细看看,生怕错过机会”。
即便李欣知道“白名单竞赛”的存在,但她依然觉得“参赛多多益善”,并不是很在乎竞赛含金量。
一次,儿子参加线上奥数比赛时,李欣发现监考一点儿也不严。“为了拿个好名次,我就自己直接上场了。反正只要提交答案,就有奖。”
在李欣孩子的入学简历上,这个“奥数比赛”一等奖,也被列入其中。她笃定,“你别看这些奥数比赛之类虚头巴脑的,但肯定是学校挑选孩子的重要标准之一。”
“长期以来,竞赛获奖证书被家长们视为小升初、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筹码,虽然多次出台政策去规范,但很多比赛热度不减。因此,还需下大力气引导家长、学生真正破除对竞赛的迷信。”董圣足表示,应理性看待竞赛的作用,对于部分具有学科特长和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参与竞赛可以开阔眼界、激发潜能,达到以赛育人的目的。但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参加竞赛。“不可怀着功利之心参加各种无谓的竞赛活动,要自觉抵制各种‘黑竞赛’,否则就会加重学生课外负担,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教育部明确规定,即使是“白名单竞赛”,也均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薛海平认为,此举目的是净化和优化竞赛环境,让竞赛回归兴趣培养、素质提升的本义,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有力抓手。
薛海平还建议,严格监管中小学校招生入学行为。各地教育部门应紧盯招生季等重要时间节点,部署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竞赛结果与招生入学暗中挂钩行为,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学校,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记者 陈鹏)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