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7:49:24 来源: sp20241118
《龙》 韩美林绘
3月6日,韩美林艺术展在黑龙江哈尔滨落幕。这次展览分为“生灵”“载道”“欢洽”“妙思”4个单元,涵盖书法、绘画、雕塑、铁艺、陶瓷、紫砂、印染等不同艺术门类。在“载道”单元,我与观众分享了对古文字美学的理解与思考。几十年来,我热心于收集整理古文字符号,对它们进行临摹和再创作。这些来自遥远时代、介于文字和图画之间的“形象”,给年少时的我很多想象空间。直至今天,我的创作力仍然澎湃涌动,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中国艺术家带来的内生动力,源源不断,绵绵不绝。
结缘“天书”
滋养绘画
我的主业是绘画创作,但与书法结缘更早。我5岁开始学习书法,六七岁时,我在土地庙意外发现几本古书,书上的篆字就像好看的图画一样。我感到新奇有趣,经常临摹、篆刻。不久,我又在中药铺看到“龙骨”,好奇地把上面的甲骨文也当成“图画”临摹下来。从此以后,这些文字符号盘桓在我的脑海,千变万化,相伴一生。
参观贺兰山岩画是我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我对古文化的兴趣自此进一步加深。20世纪80年代,我第一次来到宁夏银川,走进贺兰山深处,先人留下的岩画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想象,我徜徉其中,灵光闪动。八入贺兰山,每次都带给我不同的发现与感悟。我着迷地把那些符号和岩画记录下来,它们不仅属于古文字学的研究范畴,还是历史、考古、美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我四处寻访,从甲骨、石刻、青铜、岩画、古陶等文物上搜寻、记录下数万个古文字符号,其中很多都是“意义不明”或“待考”的字符,我称之为“天书”。
年少时,我喜欢古文字,因之似“图画”。如今,我研究书法,同样为了画画。我努力捕捉中国古文字的神韵气质,并寻求它们在艺术上的价值。它们教会我一种能力——“概括力”,使我在创作时能够迅速抓住所描绘事物的特点,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既展现事物本质又具美感的形象。我以几十年艺术生涯对“美”的理解与积淀为基础,用现代审美意识解构古人创造的文字,进行再创作,将“天书”创造性地拓展至水墨、陶瓷、紫砂、印染、木雕、铁艺等各个领域。通过与各国美术机构、博物馆合作办展,我将这些作品带出国门,希望能向世界展示数千年中华文字中蕴涵的丰富形象和古朴美感,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文明的广博与厚重。
深入民间
创新传统
我热爱中华大地上生机勃勃的民间艺术。剪纸、土陶、年画,都是我的灵感来源。
2023年4月,我带领“艺术大篷车”采风团队再次出发,前往江苏宜兴、南通,深入贺兰山、三江源,走进多彩贵州,展开为期2个多月的艺术创作之旅。1977年“艺术大篷车”始发至今,深入各地采风已是我每年的例行功课。40多年来,从山东、河南到陕西、宁夏,从云贵腹地到江浙水乡,我一直行走在路上,随走、随想、随创作。我们不踏足热门旅游景点,专挑乡里坊间、深山老林和黄土沙海这样充满原生态之美的地区。没有“艺术大篷车”的实地考察寻访,没有鲜活的所见所闻,我就不会数十年如一日地充满创作冲动,笔下的诸多艺术形象更是无从谈起。艺术家脱离实践和生活,艺术创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的初衷是去学习,向人民、向土地学本事、学精神。在素有“陶都”美称的江苏宜兴,“艺术大篷车”的到来让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当地制壶名家聚在一起,探讨造型创新难题。我们共同实验、磨合,打造出一件件颇具意义的作品。“雨露天星提梁壶”便是我与紫砂艺术家顾景舟共同创作的作品之一。我在设计中融入当代审美,将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形成方中有圆、圆中有方且兼具流动感的视觉效果,既有简约现代的形式意味,又不失紫砂温润古朴的材质美感。
如何继承创新传统文化艺术?我的答案是“提炼与充实”: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典型、传承精髓,创作出融合当代审美理念的艺术作品。例如,在陶瓷、木椅等传统手工艺品上篆刻“天书”,使作品既具历史文化底蕴,又呈现当代几何美学意蕴;将民间剪纸、刺绣中的常用花纹图案,排列组合成具有现代风格的纹样,印在丝巾和背包上……由此,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艺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时尚。
扎根民族
走向世界
勤学苦练,是艺术工作者走向成功的捷径。为设计鼠年生肖邮票,我一口气画了700多幅不重样的稿样;创作“天书”时,我的手写得满是裂口,血痕斑斑;篆刻陶器时,每刻一刀,我都咬紧牙关发力,竟崩坏了半颗牙……如同一头牛,我一直埋头拉车;一抬头,竟走向世界。
1980年,我的首次国外个人艺术展在纽约举办。同年,我的作品在美国21个城市巡回展出,让当地民众近距离认识了以刷水画创作的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和活泼顽皮的小猴子。多年来,“艺术大篷车”前往欧洲、非洲和美洲,汲取世界艺术营养。2016年,“韩美林全球巡展·美林的世界”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为期4个月的展览吸引超过10万名各国艺术爱好者,留言簿满载他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感叹与盛赞:“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中国绘画可以这么有趣”“看到这些画作,中国仿佛近在眼前”“东方艺术的深刻与宁静,令人肃然起敬”……
意大利于世界艺术而言意味深重。我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便开始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东西方艺术各有所长,我与意大利艺术家亦惺惺相惜,建立起深厚友谊。2013年,意大利著名设计师亚历山德罗·门迪尼专程到北京参观我的艺术馆。3年后,他从米兰赶至威尼斯,观看我的个展。85岁的他细致地欣赏每一件展品,尤其喜爱蓝染花布、紫砂壶和木雕椅子,久久驻足,细细品味其中的东方神韵。对艺术的共同追求和情感共鸣令我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艺术与人格成为友谊的基石。
此后,我的全球巡展陆续走进法国巴黎、列支敦士登瓦杜兹、韩国首尔、泰国曼谷等地。纯真可爱的动物刷水画、展现母爱亲情的雕塑、沉静古朴的木雕椅等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东方艺术的传统神韵、当代表达和精神内涵,展现出中国艺术语言蕴含的爱与美,促进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理解。这也是2015年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和平艺术家”所应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将现代理念与民间艺术相融合,并且深信有根的艺术才能发展繁荣,经受时间的检验,这与教科文组织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产生共鸣。”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这样评价。
回顾由民族至世界的艺术之路,我视“与传统共命运”为自身使命,致力于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视“爱与和平”为创作母题,传递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视“生活实践”为灵感来源,古今合璧、中外兼收。直到今天,我的作品仍充满变化、不断提高,我的艺术春天仍在盛期……
(作者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迪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5日 17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