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

发布时间:2024-11-05 13:37:29 来源: sp20241105

  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凝聚力量。代表委员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推动形成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开拓奋进的浓厚改革氛围。

  加快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登记注册、公章刻制、就业登记、设备申领……在黑龙江省鸡西市政务服务中心,可一站式办理多个事项,企业办事时间大幅压缩。近年来,鸡西市不断提升市场准入和退出便利化水平,实现更多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简洁高效办理。

  “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有助于让市场要素流动更加自由,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强劲。”鸡西市市长孙成坤代表表示,未来将不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好为企业提供维权援助、代理援助等服务。与此同时,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整治清理“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江西省南昌市市长万广明代表建议:“首先需要把各项制度规则‘立’起来,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切实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调研中,部分民营企业提出了‘希望惠企政策进一步落地’‘金融资源、土地资源获取公平’等诉求。”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张健委员建议,更加坚定不移地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希平委员建议,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消除歧视性政策措施,在更广泛领域、更深层次上对民营企业做到一视同仁,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订单式”招生、“工学交替式”培养……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卓越工程师学院,硕士生、博士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将进入联合培养企业,在校企导师共同指导下开展工程实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代表表示,“要积极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大改革举措,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委员表示,“为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议支持高校大胆探索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归属等机制改革,赋予高校相应自主权,加快科技成果的示范应用。”

  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财税金融领域大有可为。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代表建议,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做好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跟踪问效,持续推动税费红利精准入袋、及时反哺,促进税收和经济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蓄势赋能。

  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一种“拼箱组柜、成本均摊”的出口方式,成为中小企业产品出海的“绿色通道”。组货人在省内组货仓组货,在蚌埠海关采用通关一体化方式完成报关后,在全国任一口岸均可查验通关,让原先“零敲碎打”的小商品实现组团出海。

  “只有加强合作、扩大开放,才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安徽省蚌埠市市长马军代表建议,加快制定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

  “重庆连续5年开展‘护企兴商’专项行动,完善涉外审判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健康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永利代表表示,要丰富完善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司法政策工具箱,多措并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本报记者华璐月、王丹、陈尚文、王崟欣、王明峰、李俊杰参与采写)

  刘书文 强郁文 刘新吾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