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晋职先当班主任 压力如何变动力

发布时间:2024-12-15 09:21:31 来源: sp20241215

  据报道,四川省教育厅近日发布的《四川省本科院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晋升高一级职称的青年教师,须有至少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

  四川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0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落实。“晋升职称须有学生工作经历”旨在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对高校教师脱离学生、联系学生不够紧密的行为进行纠偏,有着良善的初衷。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和教育生态。在以往,受单一、片面的评价指挥棒裹挟,一些高校教师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爱自己不爱学生”的不良倾向。只顾自己拿课题、做项目、发文章却轻视教书育人的有之,只愿意教书不愿意育人的有之,一下课就匆匆离开的有之,不愿意和学生有过多交集的有之……高校教师远离学生工作,不仅造成师生关系的淡漠疏远,也不利于教学相长,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既要从事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又要承担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对青年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实际上,早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之前,一些高校就认识到学生工作对于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的重要意义,要求新入职青年教师完成一定年限的学生工作。

  从目前情况来看,青年教师大多通过做兼职辅导员尤其是班主任(班导师)的方式来完成“晋升职称须有学生工作经历”。面对这一考题,不同青年教师交出了不同的答卷:有的将其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一年和学生见不了几次面,遑论提供“一对一”的差异化、精准化的关爱与指导;有的将其当成磨砺自我的契机,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加深对青年所思所想的认知与体悟,从而促进教学与科研。

  不论是提升学生对学科、专业的兴趣与认同,还是教育和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抑或是为学生实习实践和就业提供指导帮扶,和“以此为业”的专职辅导员相比,担任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班导师)的青年教师没必要被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所束缚,而是应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样做不仅能够为青年教师“松绑减负”,也能够让学生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塑造育人合力,让青年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工作中,不仅需要鞭策和“紧箍咒”,也需要激励和“制度补血”。发放绩效津贴,减免教学工作量、教研工作量甚至科研工作量,给予优秀兼职辅导员、班导师以褒奖,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获得重要奖项可以开辟职称晋升“破格”通道……只有张弛有度、刚柔并济,“晋升职称须有学生工作经历”才能发挥正向价值,实现预期目标。

  面对参与学生工作的要求,青年教师与其焦虑恐慌,还不如“观念一变天地宽”。在一些大学里,有的教师即使已经成为教授、博导乃至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有的老教师即使临近退休了,都依然坚持做辅导员或班主任,这显然不是源于“紧箍咒”的压力,而是主动的自我选择。看似“自讨苦吃”,实际上却能够收获育人的乐趣和成就感,真正实现了“要我做好”到“我愿做好”的思想升华。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杨朝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