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香港过渡性房屋里“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4-12-31 04:09:57 来源: sp20241231


这是3月6日在博爱江夏围村拍摄的服务大楼。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这是3月6日在博爱江夏围村拍摄的服务大楼。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新华社香港3月30日电 题:香港过渡性房屋里“稳稳的幸福”

新华社记者谢妞

对香港的基层市民来说,过渡性房屋是他们漫长安居路上的一个栖身之所,可以纾缓居住的压力。日前,记者前往香港元朗的博爱江夏围村过渡性房屋,实地探访住户的生活情况。

住在博爱江夏围村过渡性房屋的谭先生最近收获感满满。曾经是英语老师的他继续在江夏围村发挥所长,成为一名教小朋友英语的志愿者,让他重新找到自我价值。

谭先生在2021年6月入住博爱江夏围村过渡屋,此前他住在湾仔的劏房,约8平方米的空间租金达每月8000港元,让年近70岁的他倍感压力。在社工的推荐下,他申请了过渡性房屋。

“搬进来之后,我终于拥有一个能够舒展的空间,社工也格外关注我们的居住体验。邻里之间的友好往来,让我有了家的感觉。”谭先生说。

过渡性房屋是一个汇聚政、商、民三方力量的合作项目,目标是向长期轮候公屋或有迫切住屋需要的市民提供相对舒适的住所作为过渡。

这是3月6日拍摄的博爱江夏围村住宅大楼内的走廊。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这是3月6日拍摄的博爱江夏围村住宅大楼内的走廊。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博爱江夏围村目前是香港最大型的过渡性房屋项目,项目分为两期共1998个单位,可以容纳约6000人,租金在每月2130港元至4510港元不等。每个“家”都配备独立洗手间和煮食空间,并向住户免费赠送桌、床、电视机、空调等家电,住户可实现“拎包入住”。

截至3月中,博爱江夏围村过渡性房屋项目的入住率超过90%。部分单位已经流转供第二批居民入住,项目单位的使用率超过100%。

“住房问题困扰香港多年,过渡性房屋项目是一项很重要的社会工程。香港有许多家庭生活环境恶劣,特区政府有责任多途径满足基层市民的住房需求,帮助他们提高居住质量,让他们生活更有安全感。”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香港的“共融社区”,8幢黄色、蓝色、白色相间的住宅大楼矗立在江夏围村,为整个社区注入生机与活力。此外,村内共有约1.6万平方米户外空间,包括两座总计约1990平方米的服务大楼,户外空间设置了健身设施和带有遮阳板的座椅供市民锻炼和休息。

在其中一座位于村口的服务大楼里有一间小型超市,超市内日用品以及湿货、干货、冻肉等一应俱全;另一座服务大楼设有长者服务中心、家庭服务中心、综合医疗中心等。

记者在服务大楼告示栏上看到,服务中心定期开设手工班、健康讲座、象棋班等,也会在节假日期间举行各种趣味活动,拉近邻里关系。

“我们希望在城市的万家灯火中,可以提供属于他们的一盏灯。”何永贤说。

这是3月6日在博爱江夏围村拍摄的服务中心。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这是3月6日在博爱江夏围村拍摄的服务中心。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入住近两年的宋女士感慨道,以前他们居住在唐楼中的劏房,环境恶劣,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搬到过渡性房屋后,不仅房子宽敞了,卫生环境也大大改善。“晚饭后还可以带孩子去活动中心玩,结识新朋友,孩子的性格也变得开朗。”

目前,香港拥有超过21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分布在各区,与“简约公屋”项目并驾齐驱,提升基层市民的居住环境。

为了让更多基层市民“进得来、住得安”,特区政府房屋局去年9月推出“住得易”过渡性房屋中央统一平台,申请者只需按提示输入基本资料和选择希望入住的3个过渡性房屋项目即可完成申请。

特区政府房屋局过渡性房屋专责小组项目总监黄永雄表示,通过“住得易”平台申请的市民,一个月内便可知道首选项目的申请结果。房屋局也举办过渡性房屋开放日等活动,组织“看楼团”让更多市民实地了解过渡性房屋的居住环境。

黄永雄告诉记者,特区政府发展博爱江夏围村过渡性房屋项目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教授基层市民一些基本生活技能,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在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更快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深方能叶茂。“过渡性房屋不止是居住环境的改善,更是生活各方面的提升。特区政府会继续与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努力推广过渡性房屋,为更多市民提供更经济、更安全、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早圆‘安居梦’。”何永贤说。

(责编:曹欣悦、贾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