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6:13:20 来源: sp20250111
女性因生理构造和承担多重角色需要更频繁更长时间使用厕所
在景区和商场,上个女厕咋就这么难
□ 本报见习记者 丁 一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出门游玩,找个厕所怎么这么难?”山东济南市民王然(化名)抱怨道。
元旦假期,王然和家人一起前往北京旅游,在一些景点和大型商超,王然发现女厕所排队特别长,家人只能在附近等她,极其影响游玩体验。后来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她只能少喝水。
女厕所等候人数过多,一直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节假日,各旅游景点、各大商超的女厕所门口往往排了长队,而男厕所门口通常无人排队,有女性受访者吐槽:有时上个厕所得排半小时队。
受访专家认为,配备满足妇女需要的公共厕所,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尺度和体现妇女权益保护意识的重要标准。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时,应当考虑妇女的特殊需求,配备满足妇女需要的公共厕所和母婴室等公共设施。地方政府应积极落实优化公厕建设与改革,在设计标准上提高女性厕位比例;采用潮汐公厕、公厕“智慧化”建设等方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缓解女厕所供应不足的情况。
上女厕所大排长龙
男厕所外空空如也
和王然一样,北京市民赵芳(化名)也刚刚经历了如厕难问题。今年元旦假期,她前往江苏南京游玩夫子庙等景点,做旅游攻略时已做好在外上厕所困难的准备,因此除游览计划外,还设计了如厕方案,可结果还是出乎意料。
赵芳将她拍下的照片给记者看,长龙中,不少女性穿着又厚又长的羽绒服在厕所门口等待,为打发过于漫长的等候时间,大部分女性正烦躁地看着手机。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旁边的男厕门前空空如也。
“每次去景区和人多的商超游玩,我都很害怕排队上厕所,甚至一想到就发怵,想上厕所却不得不憋着排长队,多难受啊!”赵芳说,“在南京玩的时候都不敢喝水,尽量等到中午或晚上回到饭店再上厕所,很不舒服。”
不少女性都有类似经历。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发现,对女厕所排队久的吐槽比比皆是:“我以为大家在排队买东西,便凑前看看,怎么排队的都是女同志?再一看,她们竟然在排队上厕所!”“设计不公平,公共场所女厕所为什么永远在排队?”“节假日期间各个场所对女士真的很不友好!”“上一次女厕所,经常要等十几二十分钟,而男厕所几乎从来没有看到有人等候”“重庆也是,经常遇到男厕所外没啥人,可是女厕所门口却排起长队的情况……动辄几十上百人的长队,真心不少见呀!”
某商场工作人员说:“没有上厕所自由。我在地铁站的商场里面工作,每天上3次厕所的时间加起来要一个半小时。总共3个厕所:员工厕所、地铁站厕所、商场厕所,每个厕所几乎天天都要排队,为什么不能多加厕位!”
记者走访多个演出场所看到,演出开始前和结束后,女厕所门口经常排起十几米的长队。记者随机采访了数位女性及其随行的男性朋友,部分女性告诉记者,“人太多了,我尽量不在演出场所上厕所,演出结束后我再去附近找公共厕所,或者去办公楼‘蹭’一下”“希望可以增设女厕所”;一些男性受访者表示,“不清楚为什么两边(指男、女厕所)差距这么大”“出门在厕所附近等女生是常态,一般找个地方坐坐,没座位只能干等”。
除了景区、大商超、演出场所外,部分高校也存在类似现象。
“考前想去厕所,竟然排了快20分钟,直到考前5分钟才进考场!”一名在北京地区参加某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告诉记者,她提前半小时来到考场,看到女厕所门口排起了长队,而男厕所的队伍就明显“短”了一大截。排队20分钟后,她才排到队伍前端,而男厕所门口早已无人等候,“心惊胆战的,生怕因为排队延误进考场,又生怕排不上队导致考试中途去厕所”。
多位受访学生称,一些高校厕所“大排长龙”和“空无一人”现象并存。重庆某高校学生小刘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女生数量大概是男生数量的三倍,教学楼每层都有几十个教室,但男女厕所数量相同,每次下课女厕所都要排队。
“如果是两小时之内的课程,我会下课回宿舍上厕所,如果课程占据整个半天,那只能尽量少喝水。有时候会坐在边上,提前一两分钟溜出教室。遇到比较难的课程,那只能‘憋着’。”小刘说。
男女厕位比例失调
一些女厕还被占用
记者近日走访北京东城、西城、朝阳等地多处旅游景点和大型商场时发现,女厕所排队时间通常长于男厕所数倍。在北京朝阳某购物广场,记者发现该广场一层没有厕所,五层是电影院,五层女厕所有四个厕位,二三四层厕所有七个厕位,但均有个别厕位被杂物占据。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女厕所隔间被锁起来充当杂物间的现象很普遍,这导致厕所在人员密集的时间段更为紧张。另外,一些商超女保洁员居多,也加剧了女厕所被占用的情况。
“剩下的厕位还会时不时地‘少’几个,比如很多隔间里是马桶,倘若卫生处理不及时,抑或没有或用光了一次性马桶垫,使用起来就会很不方便。”赵芳说。
山东枣庄市民宗女士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母亲,她告诉记者:“大部分学龄前儿童,不论是男童还是女童,基本上是跟着妈妈上厕所的。希望有关部门在修建公共厕所时可以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设置男女厕所的比例,并增设第三洗手间、亲子厕所等。”
同宗女士有同感的宝妈还有很多,多位受访家长表达了两点顾虑,一是孩子年幼,不具有自理能力,需有人辅助上厕所;二是担心孩子独自去厕所会有安全隐患。
“从使用者需求角度来看,女性因特殊生理构造使用厕所时间相对较长,同时女性承担多重角色,会因换装、哺乳、陪同子女如厕等多种原因而更为频繁、更长时间地使用厕所。”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部主任方洁分析认为,从服务提供者角度看,购物商场等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的公共场所,设计规划比例的不合理容易造成使用障碍。同时,女厕所对清洁服务的要求高于男厕所,清洁不及时也是导致女厕所排队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高丰美看来,配备满足妇女需要的公共厕所,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尺度和体现妇女权益保护意识的重要标准,早些年公厕设计有对称设计的偏好,男女厕的面积通常为1:1,相同面积下男性小便池占的面积更小,男厕站位多,女厕厕位不足,男女厕位比例失调。
落实优化公厕建设
合理规划厕位数量
那么,公共厕所设计应当满足什么标准?
据高丰美介绍,住建部曾对72.6万人的平均如厕时间进行实际统计,并于2016年修订《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该标准提高了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从原来的1:1提高为3:2,人流量大的地区提高为2:1,不断更新的设计标准越来越贴近女性的现状与需求。原国家旅游局2017年发布的《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也提出,提高女厕位比例,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小于3:2。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指出,城镇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标准化建设与实际需求相适应。2022年修订的《民用建筑通用规范》也明确,男女厕位的比例应根据使用特点、使用人数确定。
但受访专家指出,对于上述规定,部分地方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地方政府在公厕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困难。比如,早年的公厕设计带来的后续改造工程浩大,公厕设施老旧、人员配备不足,导致精细化管理困难,难以短期内回应女性厕所的建设和改造需求。”高丰美说。
方洁认为,地方各主体的管理责任不明晰是首要痛点,对于男女厕位比例的落实问题,当前各主管部门、经营单位以及区县政府、街道乡镇的责任尚未明确。各地不同场所、不同类别厕所的男女比例均需结合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均待调研和考察。此外,日常维护、清洁、投入人员管理等均需要资金投入,对于地方财政也是不小的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优化公厕男女厕位比例。
2022年12月,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公共厕所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不断优化公厕男女厕位比,交通客运场所、商业区、旅游景区(点)等人流密集区域不宜低于1:2或1:1.5等规定比例,并探索设置“可变式厕位”,让部分男厕位可以临时供女性使用,以缓解高峰时段女厕位需求。
2022年12月1日施行的《成都市公共厕所管理条例》明确,新建公厕女厕位与男厕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应小于3:2,在人流量集中的场所不应小于2:1。2023年3月15日正式实施《无锡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规定,人流量集中场所,女男厕位比例不小于2:1。
在高丰美看来,地方政府在做新区规划和老城改造时,对于公厕的投放位置、建设设计要注意更科学和便民。同时,要加快推动公厕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积极落实优化公厕建设与改革,从设计标准上提高女厕位比例,建设更加人性化、考虑女性需求、环境友好的公共厕所。
“在公共服务设施中,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新增公厕、潮汐公厕,安装移动便携厕所;倡导相关单位、医院、加油站等免费开放单位的厕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高丰美建议,同时,加强公厕“智慧化”建设,建立公厕“智慧化”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时反馈公厕运行状态,统计分析公厕人流量及使用频率,实时监测公厕卫生状况,以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
关于解决高校女性如厕难问题,方洁建议,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楼区域上课人数和错峰上下课来避免排队情况,或者对公共厕所做结构性改造,结合实际需求来设计厕所布局和厕位数量。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