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数据“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4-11-15 03:13:12 来源: sp20241115

  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的智能制造共享备料中心,中国移动5G物联网示范车间机械手在码垛备料。   朱海鹏摄(人民视觉)

  在浙江省温岭市东部新区,工人正在建设一处智能制造未来工厂厂房。该工厂将依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从产品设计、研发、检测到物流配送等全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刘振清摄(人民视觉)

  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正得到越来越多应用:通过消费数据进行反向定制、根据征信数据开展授信贷款,利用医疗数据推进智慧导诊……这些应用场景实现的背后是大量数据的加工、交易。

  2023年12月15日,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数据交易规模增长1倍。数据交易是什么?哪些内容可以交易?如何让更多“沉睡”的数据资源“活”起来?

  

  新兴的、快速发展的领域

  北京测绘设计院完成全国首笔空间数据交易、6家医院数据流通交易在全国率先破冰、积水潭医院实现骨科手术机器人数据估值1000万元入股……日前,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发布多项数据交易新进展。

  “截至2023年11月,北数所数据交易备案规模已超过20亿元,交易主体500余家。”北京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范文仲说,接下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还将推动构建协同联通、内外并存、辐射全国的数据交易市场,汇聚各类数据资源,激活各类交易市场参与主体,力争到2026年累计交易备案规模突破300亿元。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全国数据交易快速增加。2023年11月26日,头豹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上海数据交易所等机构发布《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以下简称“2023数据交易报告”)显示,中国数据交易行业在过去几年内经历了稳定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2022年整体市场规模较上年增长42.0%,达到876.8亿元,占全球数据市场交易规模的13.4%,占亚洲数据市场交易规模的66.5%。

  在这规模庞大的市场中,交易的内容包括什么?应用在哪些方面?

  业内人士介绍,数据交易是以数据作为产品进行分类定价、流通和买卖的行为,是数据要素流通的基本方式之一,帮助数据要素实现信息与货币的交换。在此过程中,交易的不是原始数据,而是相关主体在通过合法手段获取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其采用一定算法,经过深度分析过滤、提炼整合及脱敏处理后形成具有交换价值和技术可行性的衍生数据。

  在全国首笔空间数据交易中,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以其自主获取的中轴线局部空间数据为基础,经过数据资产登记、数据质量评价、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等程序,形成相关数据产品,通过北数所交易平台交易给北京河图联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而经交易后的数据则被开发成互动产品,借助AR等技术为公众提供中轴线虚实融合与沉浸式体验。

  “本次交易取得了空间数据资产的首张资产登记证明,探索解决了空间数据资产化、可靠交易和安全应用等难题,明确了交易数据加工使用权。”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贾光军说,“在交易过程中我们严守地理信息安全底线,形成了依法合规、可靠公平、交易可控、资产化运营的空间数据场内交易模式。”

  头豹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王晨晖认为,数据交易是一个新兴的、快速发展的领域,在这个市场中,企业数据、消费者数据、金融数据等都可以参与交易,应用场景涵盖金融、互联网、政务、医疗健康、通信、教育等各行各业,对赋能其他传统生产要素发展、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域分布和行业应用的集中度较高

  在规模持续扩大的过程中,国内数据交易在地域分布、行业应用、参与主体等方面正呈现一些鲜明特点。

  ——长三角地区占比超1/4。根据2023数据交易报告,全国数据交易在长江经济带较集中,特别是包括上海、安徽、浙江、江苏的长三角地区,占全国数据交易市场的比例为 27.7%;此外,粤港澳地区占14.4%,京津冀地区占12.1%,川渝地区占7.2%。从省份看,发展较好的前10个地方分别为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四川、湖北和河南。

  “总体来说,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数据交易市场的发展。”王晨晖说,一些地区采取了建立公共数据平台的方式,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还有一些地区通过建立数据交易中心或数据交易平台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数据交易服务。接下来,各地区还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政策动向,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全国数据交易市场的繁荣发展。

  ——金融、互联网行业占比超一半。2023数据交易报告显示,从数据应用领域看,金融行业的数据交易规模约为300亿元,规模占比达到35.0%,是目前最大的细分行业数据交易市场。

  王晨晖表示,由于数据是开展金融业务的关键要素,对于金融风控和营销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数据产品在金融业的应用相较于其他行业更为广泛和密集,银行、保险公司、证券、部分互联网企业是目前最主要的金融数据应用方。在数据产品类型上,征信类产品是金融业最为主要的交易产品,包括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其中个人征信类数据产品交易规模占所有金融数据交易规模近26.0%。

  除了金融领域,互联网行业是第二大数据应用行业,其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占比约为24.0%;通信行业数据交易规模占比约9.0%;制造工业、政务及医疗健康行业数据交易情况相当,占整体市场6.0%—7.0%;另有约8.0%的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分布在其他行业,如文旅、农业等。

  ——数据交易所、数商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自2014年首批3家成立以来,作为交易平台的数据交易所机构近年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成立48家数据交易机构。作为以数据为生产经营关键要素的企业,数商企业数量从2013年的约11万家增长至目前的约200万家,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

  专家分析,数据交易在早期主要依赖于政府提供,而现在,数据交易主体已经由政府指导类、数据服务商类、大型金融及互联网企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实现多元共建发展。总体来看,中国数据资源供给端在主体、类型、市场和需求等方面呈现出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趋势。

  拓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

  数据交易快速发展,也面临挑战。行动计划提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数字技术和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场景释放不够、数据供给不足、流通机制不畅等问题。

  “根据调研,2022年我国大部分企业尚未参与到数据交易流通,参与交易流通的企业中,约87.67%的企业购买数据,33.32%的企业出售数据,数据供不应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此外缺少数据定价和评估机制,流通依靠点对点交易,供需双方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数据流通透明度不够高;数据合规、数据评估、数据运营等重要环节缺少统一标准;不同行业、不同设备等数据标准和接口不统一,数据整合互通和互联操作性差,全国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尚未建成,这些难题需要加快解决。

  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是市场普遍关注的另一关键点。“尽量打语音,不要发文字”“可以放心,咱们是长期合作,数据都是真实的”——近年,一些网络平台上的灰色数据交易引发不少关注。专家分析,在推进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近些年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并取得了成效,但部分手机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黑市交易等依旧对个人隐私数据保护带来挑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在余晓晖看来,当前,我国正处于数据资源迈向数据要素化配置阶段的重大变革期,应多措并举,推动构建“强资源、大市场、广应用、善治理”的数据要素发展新格局。

  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明确,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挖掘高价值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培育数据商,繁荣数据产业生态,激励多方主体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到2026年底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围绕发挥数据要素乘数作用,与相关部门一道,从供需两端发力,在智能制造、商贸流通、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若干重点领域,加强场景需求牵引,打通流通障碍、提升供给质量,推动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结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新治理。

  针对个人隐私数据,行动计划强调,制定完善数据内容采集、加工、流通、应用等不同环节相关主体的权益保护规则,完善个人信息匿名化使用规则,在保护个人隐私前提下推动个人信息利用。此前,国家还出台文件,明确对承载个人信息的数据,数据处理者应按照个人授权范围依法依规采集、持有、托管和使用数据,规范对个人信息的处理活动,不得采取“一揽子授权”、强制同意等方式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此外,要加强企业数据合规体系建设和监管,严厉打击黑市交易,取缔数据流通非法产业。

  王晨晖认为,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还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和创新,推动市场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创新化建设,进而实现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