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6:14:37 来源: sp20241224
绿色制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绿色化和数字化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和成果能推进绿色制造;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相互融合,能产生更多新技术。
在“三码”之外,部分企业又多了一项身份认证——“企业绿码”。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了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并面向绿色工厂试点推行“企业绿码”,对绿色化水平进行量化分级评价和赋码,直观反映企业在所有绿色工厂中的位置以及所属行业中的位置。
公布绿色制造名单、推行“企业绿码”,是为了引领提升制造业绿色化水平。绿色工厂在获得“企业绿码”后,可向其采购商、金融机构、有关政府部门等出示,证明自身绿色化发展水平。“企业绿码”每年更新一次,此次发布的绿色制造名单会动态调整,有进有出。显然,这是要加强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和动态管理,树立领军标杆,引导绿色工厂持续对标、提升水平,带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推动绿色制造迈上新台阶。
绿色制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要走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绿色制造是现代化制造模式,其核心在于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期,产业结构仍未跨越高消耗、高排放阶段。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守护好美丽蓝天,必须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制造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发展绿色制造不仅有低碳环保的“面子”,也有经济价值的“里子”。相较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力往往不够,不少企业认为这是“赔本赚吆喝”。事实上,在绿色制造过程中应用的绿色技术、绿色材料等,不仅能帮助企业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还能提升产品品质、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值。已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青睐绿色产品,愿意为绿色创新买单,绿色消费蔚然成风。比如,2023年11月,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44.5%;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单晶硅等绿色材料产品产量均增长30%以上。
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绿色化和数字化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和成果能推进绿色制造。比如,生产销售等环节互联互通,将数据要素投入生产等,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提升生产效率;再如,企业数字化转型后采集到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数据,可以自动监测并分析节能降耗情况。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相互融合,能产生更多新技术。比如,数字技术与绿色能源技术融合,带来了数字化的绿色能源低碳技术。下一步,着重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应用,将产生更多化学反应。
推进绿色制造,既要开源也要节流。事实证明,绿色产品大有市场空间。以环保装备制造业为例,近年来产值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3%。地方政府、企业等都更有积极性去培育绿色水平更高的新兴产业,大幅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逐步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的全链条绿色产品供给体系。同时,也要注重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升级,鼓励企业用高效绿色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去改造传统制造流程,支撑起绿色制造的“基本面”。
齐头并进、有增有减,才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制造流程数字化,为中国制造加入更多绿色动能。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