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竞争最激烈的“公考”剧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失败

发布时间:2024-12-24 00:58:01 来源: sp20241224

  2009年,一部讽刺传统教育体制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火遍全亚洲,成为许多中国人对宝莱坞电影最初的印象。15年后,该片编剧重归教育议题,制作出2023年印度电影市场的年度黑马——《12年级的失败》。

  如果说《三傻大闹宝莱坞》讲述的是3名精英院校的高才生如何追求个人的自由与梦想,《12年级的失败》则将视角延伸至印度更广阔的基层土壤,指向了一个更为沉重与现实的主题——印度公考。

  “考公”,这是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议题。2024年度我国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次,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57∶1,而在印度,这一比例大概为一千多比一。

  印度联邦公务员委员会(UPSC)组织的印度国家公务员考试(CSE)被认为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报道,2022年,印度有近115.2万名考生参与国考,最终仅有933人成功通过考试。

  通过考试的考生需要经历预试、主试、面试3轮考试,考期长达一年,考试内容涉及英语、文学、数学、政治、法律、经济等多个学科,总答题时间高达32小时。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考试机会仅有4次,而据印度CSE在线辅导网站ClearIAS统计,大多数人都在第三或第四次考试中才能获得成功。也就是说,对于一名普通的印度考生而言,3年乃至更久是他们通过国考普遍所需的时间。

  《12年级的失败》的主人公马诺吉也是在第四次尝试中才终于通过了考试。马诺吉是一名典型的“小镇做题家”,他出生于极端贫困而又土匪横行的昌巴尔(Chambal),曾因“作弊未遂”而折戟12年级的考试,但他立志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印度警察局的官员。

  没有金钱和家庭的支持,马诺吉一边打工一边备考,他扫过厕所,做过图书管理员,在面粉厂狭窄的厂房里一天工作15个小时,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马诺吉用4年时间实现了他的梦想。

  这并非编剧为了反映主题而艺术加工的虚构故事,它改编自孟买警察局附加专员马诺吉真实的经历。事实上,一名印度考公人需要付出的努力并不比马诺吉小。

  曾有媒体报道过一名普通的印度女孩加米尼·辛格拉是如何通过这场“世界上最难的考试”。在近3年的时间里,辛格拉远离朋友、娱乐和社交媒体,每天黎明起床,严格规划自己的饮食和起居,每日学习时间长达10个小时,她的家人也全都参与其中帮助她备考,报道用“僧侣般的牺牲”和“几乎完全退出现实世界”来形容她的生活。

  而这份“牺牲”甚至是印度少数中产阶级的“特权”。对于更广大的贫困考生来说,全职备考是一种“奢侈”,他们必须在高压备考的同时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就像电影里一天只休息3小时的马诺吉。纵使付出如此努力,“上岸”的机会依然渺茫,每年都有许多考生在耗费多年停滞的生活与事业之后,依然换来失败结果,有的最终选择自杀。

  高居不下的“考公热”背后,是印度严重的失业率、极大的贫富差距和底层人民狭窄的上升通道。相较于许多发达国家对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的忧虑,在印度,人们更担心的是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养活不断增加的工人。

  据报道,印度独立智库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的数据显示,虽然25岁以下人口占印度人口的40%以上,但截至2022年12月,有近一半的青年人(45.8%)处于失业状态。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20年的一份报告,要想满足年轻人的就业需求,印度需要到2030年创造至少9000万个新的非农就业岗位,这要求GDP年增长率达到8%至8.5%。

  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推动一部分拥有良好教育和家庭背景的印度人转去海外市场寻求机遇,使印度裔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移民群体之一。而对于条件有限的广大底层人民,“公考”成为了那根少有的能够真正改变命运的“稻草”。

  成为国家公务员,不仅意味着获得一份几乎终身稳定的工作,同时也意味着良好的社会地位和优厚的薪酬待遇。以印度行政服务局(IAS)为例,初级公务员的起薪就有5.6万卢比(约4800元人民币),最高可以达到25万卢比(约2.15万元人民币),而一名普通印度百姓月收入的中位数只有27200卢比(约合2354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公务员还享有包括免费医疗、交通补贴、住房补贴、饮食补贴在内的多项福利。

  也因此电影里马诺吉的祖母会愿意拿出此生的所有积蓄支持他考试,因为对于这样的底层家庭而言,成为国家公务员是真正意义上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足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但对于马诺吉而言,他坚持考公的理由又不止于此,这部电影所想要传达的有关“考公的理由”也不止于此。

  《12年级的失败》最广为流传的片段是,马诺吉在第四次考试中终于走到了面试环节,面试官问他:“这是你最后一次尝试,如果没被选中你要怎么办?”

  马诺吉的回答是:“我会接受这一点,但我不会接受失败……我的目标不是成为一名印度警察局官员,目标是改革我的国家。”

  坚持考公的马诺吉想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而是一个国家的命运。电影里有一个片段是,马诺吉的好友高里在最后一次公考失败后选择继续为其他考生提供指导,并在最后替马诺吉解决了生计问题,支持马诺吉全力备考。他对马诺吉说:“这不是你的战斗,这是我们的战斗,即使我们中有一个人获胜,全群皆赢。”

  在种姓制度名亡实存的印度,“公考”所承载的不只是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还有一个阶层的。宗教、种姓、社会系统是一张严密的巨网,看似残酷的公考竞争,反而成为突破这张巨网的某种光亮的可能。虽然更多的“马诺吉们”都只能在一次次失败中“重新归零”,但依然期待他们之中有人能够成功,在那个他们所无法抵达的世界中代表自己发声。

  就像在最后的面试中,马诺吉被主考官质疑,为什么要在一众名校毕业的精英中选择连12年级考试都未能通过的他。马诺吉说:“他们可能是顶级人物,但他们从未见过我所经历的事情。”

  他们没见过会公然带领全校学生作弊的校长老师,没见过底层人民如何被掌权者欺压,没见过公然受贿的政府官员和警察。也因而,当家境良好的朋友潘迪在父亲的要求下以“受贿”为目标参加公务员考试时,马诺吉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诚实的官员”,他相信“如果一个诚实的人拥有权力,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这是这部电影理想化又动人的部分。毫无疑问,马诺吉的经历是一个幸存者偏差的故事,是一场“小镇做题家”的现实童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位考公者都抱着如马诺吉般的目标,成为印度警察局官员的马诺吉也不见得就能“改革整个国家”。

  但这部电影的出现依然充满时代价值。导演刻画了一个坚持不懈的考公者,也用他来叩问观众“选择考公的理由”,叩问“一个系统究竟应该选拔什么样的人才”,这是这部电影为当下印度社会所提出的某种时代之问。

  在更底层,这部电影所表达的是一个更为朴素的母题,在“考公”的外衣之下,它想讲的实际上是一个人如何不断坚守自己心中的目标与正义,讲述的是勇敢与诚实如何带领我们前行。

  马诺吉说:“如果我没有被选中,我就会成为一名学校老师并教导村里的孩子不要作弊……如果我不能成为照耀地球的太阳,我仍然可以成为一盏灯照亮我的街道。”比起探讨“如何成功”,导演更像借此在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失败”。

  就像电影的最后,马诺吉的朋友潘迪在第四次考公后依然失败,但他因此成为了一名电视台主持人,这是此前他从未有勇气告诉父亲的,这是他真正的梦想。

  裴思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