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医者仁心 传递“清贫牡丹”精神

发布时间:2025-01-04 13:35:40 来源: sp20250104

原标题:王振义:医者仁心 传递“清贫牡丹”精神

9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4级新生集体观看了话剧《清贫的牡丹》,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学第一课”的传统项目。话剧的主角原型,正是即将迎来百岁华诞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崇高称号。

王振义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他无私公开治疗方案,只为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年逾耄耋仍奋战在医学救治一线,为青年医生指点迷津,培养出一支血液学精英队伍,还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

但当被问起这些功绩时,这位医学泰斗总是谦逊地回答:“我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攻克最凶险白血病“第一人”

1978年,王振义投入白血病的治疗研究。当时,白血病治疗的主流方法是化疗,但化疗除了杀死癌细胞,还会杀伤健康细胞,其5年存活率只有10%—15%。面对化疗的弊端,王振义结合国外研究和“改邪归正”这一中国传统观念,提出了让癌细胞由“坏”变“好”的诱导分化设想。按照这个方向,他埋头一干就是8年。历经无数次失败后,王振义最终发现,国产全反式维甲酸可在体外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王振义经仔细研究,建议一名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疗程,小女孩病情明显好转,在一个月后完全缓解,直到康复。这是世界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为了拯救更多病人,王振义放弃了申请专利。现在全反式维甲酸的价格只要200多元一盒,还被纳入了医保。

从此,王振义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格局。2010年他与学生陈竺、陈赛娟等又提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诱导分化治疗方法,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年无病生存率跃升至90%以上。这一方案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上海方案”。

“上海方案”只是王振义厚厚功劳簿中的一页,他还是我国血友病诊断体系的奠基人。早在1954年,为了解决病人小手术出血不止的问题,他多方钻研,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中以石蜡代替当时国内尚无的硅胶,确立了凝血活酶检测的国产方法,实现对血友病A、B的分型诊断。1956—1959年,他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建立了我国血友病的诊断体系,将中国相关研究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1979年,王振义又在国内首度提纯因子Ⅷ相关抗原,并制成抗血清投入治疗,在国内推动了对血管性血友病和血友病携带者等方面的研究,成为中国血栓与止血方面的大家。

“一门四院士”薪火相传

王振义先后担任过内科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培养了21名博士、34名硕士。每当提及恩师,他的学生们无不流露出感激和崇敬之情。

王振义在1978年首期招收的研究生中,陈竺、陈赛娟结为伉俪。如今,陈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赛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血液研究所所长。陈国强也是王振义的得意门生,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博士生导师。

在人才培养和传承方面,王振义有一个“抛物线”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在科研“抛物线”顶峰开始下降时就应该退下来,让更强的下一代顶上去。1995年,时任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王振义主动让贤,举荐42岁的陈竺继任。

他的苦心没有被辜负。2001年,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成为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100余项国家级课题、80余项省部委级重大课题、14项国际合作课题等。今年6月,陈赛娟、陈竺和赵维莅带领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王振义家的客厅里,挂着一幅素雅的牡丹画,话剧《清贫的牡丹》的剧名正源于此。王振义说,为人做事也应该像这幅画,对待事业要勇攀高峰,对待荣誉和地位要清静淡雅,保持一颗平静之心。

(冯 妍 记者 王 春)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