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4:32:19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忻州12月29日电 题:守望山村40余年 “大山的女儿”见证乡村蝶变
中新网 记者 杨静
走进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段家湾村,曾经出了名的贫困村如今大道平坦宽阔,青砖院落干净齐整,白雪覆盖下的苗木依然充满绿意,这显著的变化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桂珍的功劳。
医病、育人、治贫,刘桂珍忙了40多年。
40多年来,从乡村医生、代课教师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山的女儿”刘桂珍“一肩四担”,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为村民谋幸福,在默默坚守中追求和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1978年,刘桂珍正式成为村医,为村民看病至今。杨静摄不忘初心 坚守一线无怨悔
段家湾村多年来一直缺医少药,村民们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1977年,村里还没有医生,县里培训赤脚医生,给了段家湾一个名额。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父亲一句“村里就你一个高中生,你不干谁干”,让一心想考大学、出大山的刘桂珍学起了医术,1978年,她正式成为村医。
直到现在,刘桂珍依然是村民们最信任的“全能医生”。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只要村民需要,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刘桂珍为村民李天平扎针。杨静摄天气寒冷,王家会村68岁的李天平近日腰疼得厉害,刘桂珍每天上门为他扎针。“刘书记给我看了几十年病,平常也来看我们,送东西送药。她对所有村民都是这样,就和我们家人一样。”李天平说。
刘桂珍告诉记者,她的辛苦和付出也赢得了村民们的敬重和赞誉。一次,她去给村民看病,路不太好,她就把自行车锁好停在路边,徒步走到病人家里。邻村村民路过看到她的自行车,怕丢了,就帮她把自行车扛回了家。“很感动,村民们也对我好。”刘桂珍说。
刘桂珍曾教书的小学。杨静摄1988年,段家湾小学唯一的老师离开了,刘桂珍又当起代课老师。直到2017年,村小学合并到乡镇中心校,她才卸下这一重担。
1996年村支“两委”换届,一边行医一边教学的刘桂珍,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开始兼任村委会主任。
先行先试 蹚出一条致富路
“抬头看大山、低头见石头”。当时的段家湾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是乡里、县里有名的“三无”村,村民们的收入主要靠种植玉米、黍谷、山药蛋等作物,产量不高,收入平平。
2017年,段家湾靠苗木产业实现整村脱贫。(资料图)杨静摄“想帮助村民们增加收入。”为改变段家湾村落后贫穷的现状,刘桂珍赴内蒙古、山西太原考察调研,了解市场信息,并率先在自家承包的3分河滩地里种油松树苗,到第三年,3分地油松树苗卖了7.5万元,收入相当于种庄稼的近百倍。
随后,村民们都开始跟着发展育苗产业。刘桂珍又当起了技术指导员,给村民传授育苗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全村育苗面积迅速发展到80多亩,每亩平均收入六七万元,最高的能达到10万多元。
冬日,白雪覆盖下的苗木依然充满绿意。杨静摄2017年,段家湾靠苗木产业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底,段家湾村集体收入超过了15万元。现在的新段家湾村,合并了周边几个自然村,刘桂珍放弃了搬迁进城的机会,留下来继续服务村民,带动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
多措并举 开拓渠道促增收
近年来,刘桂珍又带领大家推广先进技术,调整树苗品种结构,一方面改用营养杯育苗技术培育大苗子,一方面又发展了云杉、国槐、白皮松、樟子松等多种树苗,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组织村民稳定发展育苗产业的同时,刘桂珍还千方百计为大家开辟更多致富门路。段家湾周围山坡上生长着不少野生的串地龙、柴胡等中草药,刘桂珍发动村民利用农闲时间上山刨药材,同时带领村民种植中药材。
此外,刘桂珍还带领村民开发山泉水项目、试种云南松露菌、打造农家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段家湾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正阔步前进。
刘桂珍获得的荣誉。杨静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党的二十大代表……说起自己的各项荣誉,刘桂珍总是很害羞。“我就是做了一些很平凡的事。”刘桂珍说,希望继续发挥余热,为村里、为村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