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营销模式 酒企出海战略进入2.0时代

发布时间:2024-12-27 18:45:50 来源: sp20241227

  近日,2024酒业文化论坛暨酒企出海“新样本”创新论坛,作为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系列会议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此次论坛上,北京商报深蓝智库酒业品牌研究院发布《中国酒企高质量出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深蓝智库、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等提供学术支持。此外,由海关总署、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钛媒体科股宝以及问卷星提供数据支持。

  此次报告调研历经3个月,深蓝智库酒业品牌研究院基于目前中国酒企出海现状对酒企进行抽样调查,并联合问卷星针对一、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发放超3000份调查问卷的同时,结合钛媒体科股宝针对A股上市酒企海外市场销售情况进行大数据搜集整理。

  《报告》发布整理了目前酒企国际化举措,系统研判当前行业新形势和新挑战,不断助推相关部门制定产业政策与标准体系,是推动酒行业出海政策落地、促进营销策略转变的重要参考。

  2124.31亿元vs46.19亿元

  《报告》显示,目前白酒企业布局海外市场中,主要呈现出主要集中在白酒头部上市公司、出口产品多为核心大单品以及东南亚地区成热门市场等特点。据钛媒体科股宝统计数据,2023年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水井坊、古井贡酒、老白干酒、天佑德酒以及酒鬼酒海外市场营收分别为43.5亿元、1.77亿元、0.4亿元、0.21亿元、0.2亿元、0.07亿元、0.04亿元,共计46.19亿元,占上述7家酒企2124.31亿元总营收的2.17%。

  与白酒企业进军海外市场需要前期较长市场培育成本不同的是,啤酒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具有一定先天优势。《报告》显示,因啤酒具有较高适口性以及消费基础较大,在国产酒推进国际化过程中,呈现出啤酒出口量不断增长、种类更多更全面以及渠道更多元等特点。

  与白酒和国产啤酒不同,葡萄酒消费在海外非常成熟,但作为舶来品,国内葡萄酒企业将产品销往海外市场所面对的市场竞争格局则更为激烈。《报告》指出,纵观目前国内葡萄酒企业出海情况,呈现出核心产区引领下主要销往香港地区的特点,但整体出口量、价齐跌,是横在国产葡萄酒漂洋过海路上的问题。

  寻找增量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国内白酒行业从2017年开始,产量出现七连降,其中2017—2023年,国内白酒产量分别为1198.1万千升、871.2万千升、785.9万千升、740.7万千升、715.6万千升、671.2万千升和449.2万千升。

  首创证券曾在其研报中指出,预计行业端的需求十年后将下滑10%。白酒挤压式竞争更加残酷,从战略层面,也需扩大白酒适龄人口,扩大市场空间,走国际化之路。因此,相较于在国内存量市场生存空间挤压,海外酒水市场更显得大有可为。

  以白酒为例,钛媒体科股宝整理数据显示,7家披露海外市场营收数据的白酒上市公司中,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水井坊、古井贡酒、老白干酒以及酒鬼酒2023年海外市场毛利率分别为92.18%、85.45%、75.75%、77.58%、60.15%、76.67%,相较于2020年的91.43%、84.61%、70.01%、44.64%、60.71%、76.06%,同比提升0.75个百分点、0.84个百分点、5.74个百分点、32.94个百分点、0.56个百分点、0.61个百分点。

  拓展多渠道出海新路径

  深蓝智库酒业品牌研究院对酒企进行抽样调查显示,约30%酒企指出,中国酒文化和海外酒水消费文化迥异,用国内酒水营销模式可能在国际市场就会事倍功半,甚至起到相反效果。此外,超50%酒企均提及关税问题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不得不面临的关卡。

  针对当下酒企出海面临的挑战,《报告》提出,未来在酒企出海的过程中,需要在加强政商对话,创新品牌推介形式的同时,结合餐酒搭配,拓展多渠道发展。此外,从政策端来看,不仅需要推动贸易谈判,制定出口优惠政策,还需酒企静待政策落地,推动标准化统一。除营销端以及政策端,企业还要从产品端入手,研发相关产品,顺应消费需求转变。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酿酒技术顾问、原副院长张五九指出,从技术角度来说,酒业可以借船出海。酒是一种食品和嗜好品,中餐在全世界备受关注,中国酒企应当研究酒与中国菜的融合方式,通过蘸、调、熏、烤、嗅、配等多种方式,使酒和菜融为一体。以已出海的中国菜为媒介,借助其声誉,推动中国酒的出海。此外,酒企在推广时,若酒品与推广地区的酒品较为一致,可以针对稳定性工作的人群进行推广;若酒品与推广地区差别较大,则可以针对新消费人群进行推广。(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