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招商引资迎禁令: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

发布时间:2024-12-30 12:40:54 来源: sp20241230

  中央给地方下了一道禁令,地方招商引资迎来重要变革。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这一重大部署,叫停了内卷式招商,现实意义很强,影响深远。

  招商引资是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但一段时期以来,有些地方片面追求本地局部利益,为争夺投资、项目,违规实施税费、用地等各类优惠,人为制造“政策洼地”,使招商引资陷入盲目无序竞争。一时的资本流入,埋下了长期隐患。

  拼政策优惠的内卷式招商,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这降低了资源要素整体配置效率,一定程度上导致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制约了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势有效发挥,也导致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受损,增加了地方财政的压力。有的地方没有兑现政策优惠,则影响到政府信用。

  禁令正是针对地方招商引资问题的一剂猛药,旨在从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短视行为,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招商、良性招商。

  一家汽车产业链独角兽企业负责人对三里河表示,不少地方政府曾开出优惠条件吸引建厂投资,“但我们会优先考虑利用当地尚未充分利用的产能,这样能避免重复建设”。

  “内卷式招商不可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吴萨在接受三里河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不应开出过度优惠、不符合当地实际的条件,以免引发内卷,降低国民整体福利。

  三里河注意到,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明确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也不得在要素获取、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

  禁令的实施还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支撑,这有利于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配置。

  这也是防止重复建设,防范产能过剩,避免财政资源过度消耗,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必然选择。

  面对禁令,一些地方政府可能面临挑战:失去政策优惠,如何吸引优质投资项目?如何创新招商方式?

  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地方政府可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转变为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强化产业链配套等举措,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

  单纯依赖“政策洼地”难以持久保持竞争优势,唯有构筑“改革高地”,方能奠定长远且坚实的竞争力基石。越早明白这一道理,地方政府就能越早掌握未来主动权。

  要实现这一转变,须提高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政策指导,建立规范招商引资的法规制度,强化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落实,努力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模式,并加强对招商引资违法违规和恶性竞争行为的监督问责。

  (“三里河”工作室)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