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以对增量政策有信心

发布时间:2025-01-02 01:11:50 来源: sp20250102

  从9月24日至10月12日,中国的宏观调控实现了一次里程碑式的出手。这是一次“2+3+1”的基本架构,即两次会议(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和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三场发布会(9月24日金融部门,10月8日发改委,10月12日财政部),一部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现在,有必要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让大家可以从全貌上看看中央的部署和考虑。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政策结构和机理的分析,说清楚“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内在逻辑,真实地增加投资者和市场的信心。

  一、对于拉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决心,不用有丝毫怀疑

  这一次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虽然后手肯定还有,但在官方的态度上,则是毫无保留的。

  所有的政策措施,都不是9月才突然开始准备的。疫情之后,2023年一季度经济恢复的态势是不错的,但二季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三季度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企稳回升。今年一季度的开局也是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政治局4月30日研究经济形势时,强调“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说明对可能的波动有所准备。到了7月30日的半年度会议,则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并要求“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增量政策”就是由此而来的。经济部门对于经济运行的动态一直是紧密跟踪和观察,所谓的“信息茧房”是停留在非专业人士的臆想中的。所有的政策都是在充分观察、认真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准备,所需要选择的,是时机。而这个时机,是在9月下旬到来的。一旦时机出现,中央直接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没有丝毫犹豫和耽搁,这本身就是最清晰的信号。

  一揽子的举措,体现了经济部门的担当和作为。这一次,几个部门确实在职责范围内尽力了。金融部门的表态、所推出的新举措,之所以能点燃市场的热情,是因为投资者判断这些举措力度够大、能够管用。发改委的内容之所以综合,是因为要从统筹协调的角度,完整传递贯彻落实五方面方案的部署,包括一些市场不太关心但必须要做的事情,如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新型城镇化等,因为这些都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特别是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等经济部门一般不涉及的问题,这次发改委说得非常坚决,这是值得点赞的。财政部门这次没有直接说数字,和我们10月10日文章的判断“‘X万亿’一定会有,只是有的可能还需要走法定程序”完全一致,但这并不是一种不确定性,相反,恰恰是一种态度和方向的确定性,因为财政部门的态度足够鲜明,给市场的想象空间是有实质支撑的。有很多政策,都可以看到部门之间内在的协同,如发改委其实已经提到“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而财政部则详解如何“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这就是政策信号的一致性。

  新闻发布会的节奏步点,体现了系统推进的逻辑。三场发布会并不是全部的政策亮相。10月8日发改委发布会提出的五方面举措,实际上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基本框架,是一个总部署的落实方案。其中发改委根据自身职能强调了宏观调控和扩大有效需求,财政部是突出强调财政政策在这五个方面的作为,而金融部门是围绕金融政策和提振资本市场作出部署。10月14日将要召开的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会,主题是助企帮扶,这显然是五个方面中第三个举措的具体部署落实。接下去有很大可能,还会由住房主管部门推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政策。这些组合起来看,是运用了总分结合、循序渐进的系统方法,每一次发布会都是有计划、有步骤、有考虑的。所以,有些目前看着还比较“虚”的政策方向,下一步一定会有具体的落实举措。

  二、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核心,是要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信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增强信心。如果技术性地分析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话,可以看到非常明确的问题导向。所以真正专业的做法是,对近几次中央会议关于经济运行存在问题的概括进行系统梳理,看看经济部门是如何从问题出发提出对策的。这样,才可以不局限于金融圈热衷的股市思维,甚至不局限于调控政策的细则本身,而是真正从全局上把握这一轮调控的基本脉络。

  首先,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在多次会议中,这都是放到国内经济存在问题的第一位的。在增量政策中,围绕“两新”“两重”的内容之所以较多,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两新”看,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直接部署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样具体的经济政策问题,是比较少见的,说明将之作为了一个关键点。今年已经出台很多政策,重点是要见到对拉动消费和投资的实效。从“两重”看,根据相关报道信息,超长期特别国债在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部署,今年推出的节奏也比较快。发改委主要是明确项目清单,财政部则加快下达资金,这次也明确了一定的提前量。对此,我们的判断是:这是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是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的主抓手,目前的进度会进一步加快,会在稳就业、促增收等方面提供基础性的支撑。

  其次,解决民营企业预期问题。10月1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征求意见时,不出意外听到了一些声音,如,有的质疑一些“常识性”的提法也写入法中等。对此,建议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明知道是“常识”还要写进去,恰恰说明有些事情是过去执行层面没做到或者做得不够好的,所以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如果去看看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那个部分,就不难发现,对民营企业家们最顾虑的那些问题,其实都白纸黑字写了如何办,其中关于产权保护,从过去的“依法平等保护”,改为现在的“依法平等长久保护”,这都是希望企业家能够安心。三中全会后不久出台了关于市场准入的意见,也是在释放信号。当然,这次央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等都是非常好的举措,10月14日的发布会也一定会作出更加具体的部署。我们的判断是:这次直接从民营企业最顾虑、最担忧的环节着手,又加快基础性的法律出台,体现出的诚意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经济就无法有效循环起来。对于财政部放出的信号,各方的总体评价是积极的,相信会对化债起到比较积极的效果。相关具体的分析已经有很多,财政部也明确说了,全国所有的预算单位和基层财政运行,账是清楚的。这里提醒大家的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也可能会加快出台。也就是说,单看财税领域,也是一个短期和中长期结合的组合拳,既要化解当前的困难,也要建立长久性的新制度,这样才能真正消除问题的根源。还要看到,市场关心的“财政扩表”问题,绝不仅仅为了满足化债的需要,同样也是给经济工作做加法的重要途径。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说,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这里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较大”两字的空间。当然,确定赤字率也需要走相关程序,对此不能着急。自从我们提出“X万亿”以来,据说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梗,但其实我们隐含的意思是: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是可以保持一定弹性的,要看经济运行的情况,而对有关部门下一步调控的政策力度,我们是有信心的。谁要是认为弹药箱里没多少东西了,那才是真的不懂宏观调控。

  第四,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围绕“止跌回稳”四字,三场发布会都有具体的阐述,其中几个关键性的环节,都有明确的措施。从房地产企业的研判看,还是比较认可这些举措的。相信下一步还会对房地产市场提出更加细化的调控举措。谈到房地产,人口问题是绕不开的,这虽然是中长期问题,也和短期的很多策略判断结合在一起。在这方面,此次同样提了“一老一小”问题,如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等,说明上面也是高度重视的。而我们再次提醒,一定要关注城镇化,前些天也已经推出了五年行动计划,这同样是经济领域的一个大招,会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第五,解决资本市场问题。关于提振资本市场,各方面的分析已经很多。对于股市我们不想发表太多观点,但是有一个想法是:所有的宏观调控都不是简单地只为股市本身,要真正让大家摆脱在股市上的“焦虑感”,改变“赚一把就撤”或者“解了套就撤”的思维方式,关键还是要看经济的基本面。而上述所有的问题,都是经济部门在努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都很难,有的可能也不会毕其功于一役,但至少我们相信,这一次并没有回避任何问题,是真的要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从上到下都有决心、有共识,这才是我们最大的信心来源。只要能真正解决经济运行中的这些基本面上的问题,那么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一定会反馈到股市的长期健康运行上。

  三、对下一步几件事的建议

  我们说过,还有更多的增量政策正在路上。在宏观部门先发声后,各部门、各地方肯定会跟上,真金白银也一定还会有,对后续政策是可以保持期待的。个人再提几条建议:

  一是要注意倾听市场的声音。这次政策组合拳与舆论的互动是过去很少经历过的,是十分宝贵的经验。今后,建议把预期管理放到整个宏观经济治理最重要的位置,财政、金融、产业、就业、投资、消费等政策都要围着预期来,要通过多代入“政策需求方”的思维来设计和推出政策。按照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的新要求,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要时刻收集市场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建议有关部门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做到市场有什么问题就回答什么问题,市场有什么顾虑就打消什么顾虑,不断提升市场对政策的信任度。

  二是要积极创造经济工作的“风口”。类似于“低空经济”这样的风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今后,建议有关部门可以结合新质生产力的推进落实,有意识地推出一些过去没有提过的新产业、新概念,为经济工作创造新的“刺激点”和“兴奋点”。这既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要,也是为各类资本指出方向、引导市场要素流动的重要途径。产业政策可以从聚焦产业本身逐步向服务企业转移,多培育一些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产生好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企业加快成长。

  三是要多做一些稳定人心的事情。各方面观察这一次的增量政策,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怎么落实,这就要抓案例。建议开展一次“对违规执法的执法”,谁再敢违背中央精神搞什么趋利性质的“远洋捕捞”,一旦发现就严惩不贷,形成警示效应。各地要行动起来,多解决经营主体的实际困难。对前些年出去的企业家,要欢迎回来,要让他们看到中国发展的机会还很多、包容性也很强,欢迎他们继续投身于祖国发展的大潮之中。

  作者:董煜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三里河”工作室)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