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5:57:20 来源: sp20241205
制图:张芳曼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要求“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今年春节前夕在天津考察时指出:“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体功能之一,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编 者
突出地方特色 注重文明传承
何镜堂
城市文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之间有机联系的集合。城市文脉背后的历史演变反映着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进程,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城市特色和活力的重要体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城市是记录并延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就相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时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考察时强调:“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指出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国1982年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以来,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关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文件。
传承城市文脉要立足当地历史文化传统,结合实际情况,彰显自身特色和优势。以岭南一些城市为例。岭南地处东亚大陆南端,背靠五岭,面向海洋,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岭南文化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气质与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广州,在2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心不改、城址未移,千年古城文脉传承不断,历史文化融入城市血脉中,成为丰富城市肌理、培育人文情怀的宝贵资源。现在,广州正在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作用。在潮州,始建于南宋、几经重建和修缮的广济桥凝聚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匠心和智慧,见证了潮汕文化的发展。如今,这里的木雕、潮绣、手拉朱泥壶等非遗技艺展示成为常态化活动。在汕头,商埠发祥地小公园开埠区恰是回望汕头百余年发展的窗口。独具特色且多元的岭南城市文脉绵延赓续,从未断绝。
对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前提,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首先要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是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结晶。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传承。传承是延续文化生命的关键,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工作,全方位、持续性挖掘其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融汇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中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同时,要注重在传承中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让历史文化更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发挥更大价值,彰显出旺盛生命力。这需要在保留历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于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要在城市建设中形成鲜明的文化标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名片和公众的文化记忆,使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加大文物开放力度,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可将具备条件的文物建筑作为博物馆、陈列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使其成为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以重要文物古迹南越王赵眜之墓遗址为核心建造,造型参照汉代石阙,并以墓室所用红砂岩为主要材料,在石阙上雕刻南越文化浮雕,既诠释传统文化内涵,又体现时代精神。如今的南越王博物院,已成为人们了解广州历史、感受人文湾区的文化窗口。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不可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不得破坏街区肌理与传统风貌。历史文化街区往往体现城市特定发展阶段、反映重要历史事件,凝聚着社会公众记忆与情感。可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的方式,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这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统筹纳入城市空间布局,融入城市建设,彰显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还要保护好街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依存的文化生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和当代价值。例如,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26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街区内的恩宁路骑楼街诞生于1931年,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区内危破旧房密集,居住安全隐患逐渐显露。经过研究,恩宁路永庆坊采用微改造的方式,既保留永庆坊的旧城风貌,又引入创客空间、文化创意等产业,让历史街区再现活力,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的一个生动案例。
设计新建筑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地域性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体现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发展趋势。设计新建筑,尤其是重要的文化建筑,其本身就体现对城市文脉的传承。赓续城市文脉,要在扎根地域和传统的基础上展现时代风貌。传承与创新是文明发展的一体两面,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的设计对这两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以“中华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为总体设计构思,通过对广州的一些传统建筑如镇海楼、中山纪念堂等进行抽象提炼,同时借鉴岭南园林手法,让建筑的人文气息与岭南山水环境高度契合,充分展示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时代气息。又如,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是旧时十三行所在地,目前正在建设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塑造滨水开放的大型文化公共空间,展现滨江都市活力。
总的来说,立足地域特色,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融入现代生活,将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城市文脉才能更好传承和赓续,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荣跃明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扎实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城市文脉,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是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解答好这个重要课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城市文脉有着丰富内涵,一般是指一个城市在发展和变迁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是城市发展中经济政治、历史现实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文脉体现在各类遗址、遗迹和建筑中,也体现在城市的文化精神、艺术风格、时代风尚中。标记城市特色的建筑、文学、艺术、美食、习俗、生活方式等,都是城市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重要体现,如故宫和四合院之于北京、石库门和外滩之于上海、武侯祠和宽窄巷子之于成都等。一系列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串联起来,成为一座城市的根和魂,是城市发展演进的文化基础所在,是流传不绝的宝贵财富,让城市魅力和精神持续散发。
城市文脉形成和积累于城市发展演进的不同历史阶段,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内涵特征。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座城市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各具特色,同一时期的文化也往往包罗万象、各有千秋。随着城市发展和时代变迁,文化也会发生内容更新、观念转变、形态演进,不同类型文化或沉淀传承,或湮灭不闻,但往往会留下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气质习俗,承载着人们的悠远记忆和深沉眷恋。事实上,城市文脉反映着一座城市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体现出当代人对待城市历史文化的立场和态度,不仅展现着历史,也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未来走向。
历史是城市独特的记忆,文化是城市流淌的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保护和传承城市文脉,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加强城市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发掘和阐释城市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将历史文化融入当代生活,为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创造更高品质、更大空间和更多价值。城市建设和更新是社会多元主体、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矛盾和挑战。保护和传承城市文脉,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来谋划和推进,把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处理好城市发展、文化传承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平衡好各方利益关系。注重运用现代技术和多种手段,将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保护和传承城市文脉,持续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习近平主席曾对美国中学生说:“要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五百年的中国去北京,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自1843年开埠起,上海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逐渐集聚了一大批工厂、码头和仓库等工业设施。伴随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一大批工业设施闲置和废弃。新世纪初,上海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和苏州河岸线改造。在“一江一河”滨水空间改造治理中,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历史格局的延续,对沿岸地区的历史建筑、工业遗存等加以系统梳理,进行面貌更新和功能重塑。经过连续20多年的改造更新,沿岸原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被保留下来,并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成为具有多种新功能和地标意义的开放公共空间。其中一些被改造成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室等,成为讲述上海历史、展示文化遗产、留存历史记忆的公共文化空间,有的成为满足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等需要的新空间。昔日的工业锈带转变为今日的生活秀带,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保护和传承城市文脉,是彰显城市精神和展现城市品格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化支撑。可以说,保护和传承城市文脉,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当前,以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在重塑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无论是文商旅体一体化发展,还是以文化繁荣赋能城市发展,文化与经济、科技、社会等的融合正在深入展开。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技术等数字技术创新和丰富文化呈现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展示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内涵和艺术特色,更好展示城市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还有助于打造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为人们带来新的文化体验,以文化产业升级助推消费升级,进一步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在数字化驱动城市发展转型中,要统筹好发展与保护,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更要注重加强活化利用,优化发挥其实际功能,充分激发蕴含在城市文脉中的物质和精神力量,让城市历史延展、城市文脉延续、百姓生活获益。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张 杰
城市是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使城市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动力。这当中,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把城市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释放城市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从一些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看,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发展会更加注重内涵和质量。比如,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和提升城市宜居水平,高端服务、教育等产业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知识经济的基础是创新,创新需要人才和与之相适应的综合城市环境,包括高标准市场体系、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等,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城市文化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与门面,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城市的功能结构出现了新特征。一些融合办公、商业、居住、休闲等功能的新型片区应运而生。这些片区特色鲜明、开放包容、环境优美,极大提升了城市的创新性、宜居性。城市的历史文化、现代功能、生产生活氛围共同构成可体验的综合环境,成为一座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所在。
我国有着悠久的城市建设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营城制度,城邑总体布局纳入礼制轨道,形成特有的空间秩序。我国城市建设在许多方面体现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比如,北京的胡同、湘西的吊脚楼、安徽的四水归堂、福建的土楼等,这些特有建筑既与当地的气候条件、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相适应,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今天推进城市现代化,对于历史文化既要传承,又要创新。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保护历史文化底蕴,发挥城市功能,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6.16%,与发达经济体80%左右的水平相比还有发展空间。近5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每年超过1000万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带来大量新增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我国城市中还有不少老旧街区面临着房屋失修、人居环境差、发展动力弱等综合难题。如何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既不断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并以此带动城市品质的提升,是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必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1982年,我国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截至2023年9月,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99个,中国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274片,历史建筑6.3万多处。我国历史文化保护理念不断提升,保护对象不断扩充。从大拆大建走向“绣花”功夫,从分散保护走向协同保护,实现了保护理念的与时俱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和配套政策举措。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强调“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肌理、历史街巷、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以及古井、古桥、古树等环境要素,整治不协调建筑和景观,延续历史风貌”。2021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提出“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持城市记忆”,对历史文脉保护划出“底线”。这些制度规定的出台,为做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生命系统”。制定城市发展规划,须综合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文化特色等多方面因素。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统筹好发展与保护,既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又充分发挥城市现代功能,让广大市民更加方便、舒适、安全地生活在城市中,增强市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成功探索。比如,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方面通过修旧如旧,尽量保留古调神韵;另一方面通过适度开发,着力引入能够展示福建非遗文化的活力业态,打造沉浸式文旅演艺项目,充分发掘古厝内在价值,古老街区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在千年瓷都景德镇,御窑厂、陶溪川、陶阳里等一批遗产保护与活化项目逐渐建成,老瓷厂区和传统手工作坊区实现华丽转身,陶溪川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意社区,传统手工业成为创业方式,延续千年的古老产业焕发蓬勃生机。
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继续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厚植家国情怀。
(作者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9日 09 版)
(责编:胡永秋、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