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人民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二

发布时间:2024-12-15 18:18:52 来源: sp20241215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持续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人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之路。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持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一)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

  医疗卫生机构和床位数量显著攀升。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和床位数分别从1949年的3670个、8.5万张增加到2023年的107万个、1017万张,分别增长290.8倍、119.3倍。其中,医院数和床位数分别从1949年的2600个、8.0万张增加到2023年的3.8万个、800万张,分别增长13.8倍、99.1倍。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1949年的0.16张提高到2023年的7.23张。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2万个,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94.9%,2000年以来保持在90%以上。202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95.5亿人次,其中51.8%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这一比例自2004年以来均稳定在50%以上。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显示,87.1%的居民在县域内医疗机构就诊,89.9%的家庭15分钟以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8万余个,双向转诊人次数达到3032万人次,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二)医疗卫生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卫生人员力量日渐充盈。全国卫生人员总数从1949年的54.1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1524万人,增长27.2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49万人,增长23.7倍。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478万人,增长12.2倍;注册护士564万人,增长169.8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由1949年的0.67人提高到2023年的3.4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由0.06人提高到4.00人。

  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3年底,卫生技术人员占卫生人员的比重提高到82.0%,比1978年提高50.7个百分点。医护比从1949年的1:0.09优化为2023年的1:1.18。截至2021年底,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占6.5%,比2002年提高5.4个百分点;大学本科占37.7%,提高24.5个百分点;大学专科占38.8%,提高12.1个百分点。

  (三)医疗保障网底不断织密织牢

  医疗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截至2023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3.3亿人,参保覆盖面自2018年起持续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07年的不低于40元提高到2023年的640元,增长15倍;2023年,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84.6%和68.1%,连续多年稳定在80%左右和70%左右。为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我国建立医疗兜底保障机制。2023年,医疗救助基金共资助802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国纳入监测范围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各项医保综合帮扶政策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1.9亿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1884亿元。

  医疗服务更加便民惠民。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67.6%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59.2%开展了预约诊疗;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55.0万家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2023年,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2亿人次,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125万人次,有力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四)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药品品种数量大幅增加。经过75年的努力,我国已扭转了缺医少药的局面,药品品种和数量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实现了药品注册申请、审批、生产、销售全程监管。1953年我国颁布第一版《中国药典》,仅录入531种药品;2020年颁布的第11版《中国药典》显示,我国药品品种总数已提高到5911种。

  药品供应保障力度加大。1979年我国引入基本药物制度,2011年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覆盖,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总品种增至685种,在覆盖主要临床病种的基础上,重点聚焦癌症、儿科疾病、慢性病等病种。自2018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实施以来,九批药品集采共覆盖374种药品,中选药品价格平均下降超50%。

  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大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力度,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切实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

  公共卫生资源稳步增加。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力度,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1950年的61个增加到2023年的3426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从1950年的30个增加到2023年的823个。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共有床位32.5万张,卫生人员101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长97.6%和61.1%;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从2010年的4.64人提高到2023年的7.15人。2009年我国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2023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15元提高到89元,服务内容不断拓展。

  疾病预防控制成效显著。我国1962年消灭天花,基本消灭和控制了鼠疫、黑热病等烈性传染病;1994年消灭脊髓灰质炎;2008年消除丝虫病;2012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2017年首次实现了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国家免疫规划,逐步将免疫规划疫苗扩大到14种,可以预防15种传染病,目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疫苗可预防的多种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1955年的2139.7/10万降至2023年的198.2/10万,死亡率由18.4/10万降至1.9/10万。

  (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有效增强

  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完善。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缩短到4小时以内,国家层面建立了72小时内快速鉴定300种病原体的技术体系,100%的省级和90%的市级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能力。此外,还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建成4大类59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

  重大疫情防控能力持续提升。我国有序有效处置了血吸虫病、“非典”、H7N9、新冠病毒感染等重大突发疫情,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实现国内“严防控、零输入”和援非抗疫“打胜仗、零感染”。2020年,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我国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随后及时将全国总体防控策略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推动防控工作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最大限度保障人民正常生产生活。

  (三)慢性病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慢性病监测体系不断健全。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中国居民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报告系统,1980年开始建设国家综合疾病监测系统,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国的以死因监测、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肿瘤登记为主体的慢性病监测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国有485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896个区县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慢性病早筛早诊早治稳步推进。2005年开始,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国每年向高发地区居民提供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早筛早诊早治惠民服务。截至2022年底,我国高发地区重点癌种的早诊率已经达到55%以上。2022年,我国居民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5.2%,与2015年的18.5%相比下降了3.3个百分点。

  三、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阔步向前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从“团结中西医”到“中西医并重”,不断增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能力,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康复、重大疫情防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日益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把“团结中西医”作为卫生工作三大方针之一,200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9年颁布实施《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7年正式实施首部中医药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建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和机制保障。

  中医医疗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9.3万个,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8.6%,其中,中医医院从1950年的4个增加到2023年的5053个;床位173万张,占17.0%。2023年,全国已有9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9.6%的乡镇卫生院、94.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2.9%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服务。医保药品目录内中成药(含民族药)品种从2000年的622种提高到2023年的1390种,占比保持在40%以上。

  (二)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中医药健康服务获得更多认可。2023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15.4亿人次,出院人次4981万人次,分别占医疗服务总量(不含村卫生室)的18.8%和16.5%。2023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1]达到24.62%,比2016年的12.85%提高11.77个百分点;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阅读率、信任率均高于90%,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充分发挥作用。在“非典”、流感、埃博拉出血热、新冠病毒感染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应急中,中医药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

  中医药卫生人员力量日益增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中医药卫生人员104.5万人,比2008年增长2.0倍;中医药卫生人员占卫生人员总数的6.9%,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86.8万人,增长2.4倍;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同类人员总数的18.2%,提高6.6个百分点;中药师(士)16.1万人,增长80.9%。

  中医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自1956年批准成立首批中医学院以来,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了近200万名中医药专门人才。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411所高等西医药院校或非医药院校设置了中医药专业。截至2023年底,共评选表彰了120名“国医大师”、201名“全国名中医”和60名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使中医药根脉相继、薪火相传。

  (四)中医药走向世界步伐逐步加快

  中医药文化传播愈发广泛。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182个中医药类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部分中药材品种已纳入《美国药典》《欧盟药典》,《中华医藏》首批“养生卷”74种图书正式出版。

  中医药“走出去”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2年9月,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13个成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29个成员国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律法规。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截至2023年6月陆续制定颁布95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四、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高度重视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群体的健康权益,大力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总体健康水平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一)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仅35.0岁,1996年超过70岁,达到70.8岁,随后持续提高,到2021年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达到78.2岁,2023年进一步提高到78.6岁。

  国民体质水平明显上升。2020年全国7岁及以上人口中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67.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比例为37.2%;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比例为90.4%,比2000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1995年的0.65平方米提高到2023年的2.89平方米。

  (二)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优孕优生服务体系持续健全。截至2023年底,我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5亿人,比1994年增长26.2倍。全国所有县(市、区)普遍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023年全国共为828万名农村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平均达96.9%。2023年,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和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8.2%、97.0%和94.5%,比1996年分别提高14.5个、16.9个和29.0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由1991年的80.0/10万降至2023年的15.1/10万。

  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2023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4.3%,比1990年提高48.0个百分点;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8‰、4.5‰和6.2‰,比1991年分别下降30.3个、45.7个和54.8个千分点。2015—2019年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结果显示,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降至7%以下,低体重率降至5%以下,6—17岁儿童青少年贫血率为6.1%,儿童营养不足问题得到持续改善。

  (三)老年人健康服务积极推进

  老年健康服务能力稳步提升。2019年我国出台首个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就构建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出明确要求。截至2023年底,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6877个,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综合性医院1109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7755个,国家安宁疗护试点覆盖185个市(区)。2023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有1.4亿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管理,占比为62.5%。

  医养结合逐步推进。2013年,我国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开始推进医养结合。2016年起组织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先后两批确定了90个国家级试点单位,对试点工作典型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截至2024年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共有8.7万对;两证齐全[3]的医养结合机构共有7800多家,共有床位200万余张。截至2022年底,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为53.1%,比2020年提高15.1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振兴发展全面推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以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根基。

  注:

  [1]2016年起,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调查包括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和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两方面内容。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主要涉及4个指标: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阅读率、信任率和行动率,分别指接触、阅读、信任和使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人占总人群的比例。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

  [3]指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或备案,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