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印刻“文化殿堂”

发布时间:2024-12-27 08:10:54 来源: sp20241227

  香港商务印书馆在尖沙咀开设的门店。   新华社记者 龙镜伊摄

  繁华的香港街头,大大小小的书店星罗棋布,对许多香港人来说,商务印书馆是植根在他们记忆中的书店。“香港开埠180多年,商务印书馆已在此经营了110年,见证了香港的发展和时代变迁。”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毛永波说。

  110年来,这座文化殿堂不但打造了香港跨越百年且生机蓬勃的文化企业,也承载中国文化伴随着书香,飘向世界更多地方。

  “开启民智,昌明教育”

  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成立于上海,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1914年,商务印书馆设立香港分馆,成立后不久开始承印发售香港课本,并以“昌明教育”为最高目标。

  “早期商务印书馆在香港仅有一间印刷厂和一两家门市,‘商务人’在艰苦的环境下仍坚持经营。”毛永波深知前辈们的不易,“平时写张条子,用的都是裁下的废纸,一个信封也常常反复使用三四次以上。”

  1924年,香港商务印书馆在西环吉席街开办印刷厂,不到十年,业务便进一步扩张,1933年在北角营建占地14万平方英尺的新厂房,“书局街”由此得名。

  除了为香港本地学生提供教科书,香港商务印书馆在1932至1935年间出版了一套南洋学校适用课本。

  “据说在编写华侨教科书时,特意聘请了侨民教师做顾问,把课本中不合当地风俗习惯、生活起居的地方一一加以批注。”毛永波介绍,这些教科书向海外读者介绍祖国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发展状况,有利于侨胞子女了解祖国、增强爱国情。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商务印书馆特别成立了香港教育图书公司,着力出版教科书,并由初期集中出版中国历史和中文科,到如今涵盖历史、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文理商各科。

  “香港成本高、市场小,做出版并不容易。”毛永波感叹道,“文化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事业,是商务印书馆的使命。”110年间,香港商务印书馆虽历经跌宕起伏,却始终以“开启民智,昌明教育”为己任,坚持扎根香港、服务香港。

  “回想曾经,日子虽艰难,却是一份特殊的人生财富。”在香港商务印书馆工作了42年的陈润琼说。从1972年加入到2014年退休,她说,在这里工作收获的不仅是广阔的知识视野、辩证的思维方式,更有一份面对未知挑战的勇气和坚持。

  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20世纪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之初,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中国热”,迫切渴望了解中国。

  “既然世界上有这样的潮流,且香港拥有当时较为前沿的印刷技术,不如将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文章和图片编辑成最直观的画册,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尽快走出国门,让世界看见。”1980年初以编辑身份入职香港商务印书馆的陈万雄说。

  他做画册的想法得到时任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李祖泽的大力支持,专门组织摄影团队前往北京,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拍摄大型画册。

  “为了达到最佳拍摄效果,香港商务印书馆动用了大量人力和财力,花了约3个月时间。”陈万雄回忆道。

  这套画册便是1982年面世并立刻在全球中文出版业界引起轰动的《紫禁城宫殿》,第一版印了7000多册,几个月内就售罄。在当时,这对中文图书来说实属不易。

  随后,由陈万雄参与编辑策划的《国宝》及《清代宫廷生活》更是闻名世界,并由世界顶尖出版社出版了多种外文版本。陈万雄仍记得,自己在编辑策划这套“故宫三书”时曾抛下豪言:“这套书至少能畅销20年。”

  如今,图书出版周期越来越短,但这套风靡海内外的经典之作在40年内一版再版,依然热销。

  在创新中传承发展

  伴随着香港社会的发展需求,20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商务印书馆积极拓展门市网络。1984年在铜锣湾开设现代化的大型书店,1987年率先进入新市镇沙田等地开设书店,2003年后走进大学校园开设书店。

  近年来,面对短视频的攻城略地和电子书的外围包抄,香港商务印书馆凭借“业态创新”而觅得新风景。

  在保留书展、讲座及研讨会等线下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香港商务印书馆将部分业务转移至线上销售,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与作者沟通交流,分享更多心得。

  退休已逾10年的陈万雄更是借助直播平台当起了“网红”,与年轻的朋友分享“商务人”的故事:“出版的背后是文化,希望通过这种全新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感受‘阅读的魅力’。”

  随着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互动日益频繁,各地在文学出版方面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毛永波认为,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交流,有助多触角、更全面地了解市场趋势,不仅丰富了选题,更能多地携手,让中国文化以更多元的形式“走出去”。

  “前辈们殚精竭虑、前仆后继地付出,锻造了香港商务印书馆这块金字招牌,能在这里度过我的一生,非常值得。”陈润琼说。

  (据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郭辛)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