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09:24:21 来源: sp20241116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色黑如珍宝的沃土,关乎大国粮仓的丰盈。数据显示,我国东北地区约有2.94亿亩典型黑土区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4%。
2022年8月1日,黑土地保护法实施。施行两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保护优先、用养结合,让珍贵的黑土地持续发挥效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多管齐下 法治科技双轮“把脉续航”
法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法律与科技“双轮驱动”,为黑土地“保驾护航”。
“保护好、利用好、养护好黑土地是‘国之大者’。”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郧文聚告诉人民网记者,贯彻落实黑土地保护法,用先进科技破解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用严密法律保护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修复保护活动,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黑土耕地保护的通知》《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等一系列关于黑土地保护的政策陆续出台……从中央到地方,打响黑土地“保卫战”,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保护好黑土地,关键是科技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佳宝表示,针对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等问题,科研人员通过开展监测评估、机理揭示、技术研发、模式构建研究,系统调查黑土地土壤资源现状,建立土壤资源清单;揭示黑土退化与阻控机理,突破黑土地健康保育与产能提升技术;研发智能农业关键技术和装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多维度全要素黑土地数据信息监测系统,建立智能化管控系统与决策支持平台;建立黑土地保护性利用长效机制,形成适用不同黑土地类型及地方需求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以养为用 黑土地变身“新高地”
黑土地保护法施行两年来,提出的因地制宜的保护性耕作得以推广。在东北,免耕和留茬养土的耕作方式,形成了“梨树模式”“龙江模式”等代表性的土壤健康管理范式。
“黑土生态系统功能正在逐渐恢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研究员告诉人民网记者,“不论从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指标,还是从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生物活性与功能等生物指标上显示,土壤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黑土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土地变得更“厚”、更“软”、更“肥”。数据显示,耕层土壤的氮、磷、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幅在5%至30%,土壤肥力显著提升;同时,土壤生物多样性水平提高了5%至15%,土壤生物群落功能更加稳定。
在齐齐哈尔示范区,玉米和苜蓿间作种植模式下,大豆产量增加了8%至18%,土壤线虫数量提高约5%至12%,多样性增加约4%至10%。
久久为功 监测体系护航“中国粮仓”
黑土地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黑土地保护如何久久为功?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汪景宽认为,应建立长期、系统的监测体系来跟踪黑土质量变化,为黑土地“量身打造”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
“应立足本地黑土地保护现状,以调查和监测为基础,科学全面编制行政区域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汪景宽说。
“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对黑土地保护的监督作用。”汪景宽认为,一方面,加强黑土地监督与监测能力,着力强化省、市、县三级人大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加强黑土地土壤环境监管、监测和执法能力建设,通过卫片执法和卫片监督等手段,坚决遏制黑土地“非农化”,严查盗挖、滥挖及非法买卖黑土行为,形成惩治破坏黑土地违法行为的强大合力。
汪景宽表示,农业和自然资源等部门应建立黑土地保护监测体系,对黑土耕地质量变化进行跟踪监测,每年对行政区域内黑土地质量监测点和调查点进行耕地质量评价,及时掌握黑土地耕地关键指标和总体质量变化情况,并及时将评价结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按要求向社会公布。
汪景宽补充,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黑土地监测和评价结果。发挥政府投入引领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企业积极参与,形成黑土地保护合力,合理安排黑土地保护项目;根据不同类型区和不同等级的黑土地耕地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制定提高黑土地质量的具体工程项目和技术模式,大力加强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实习生徐皓萱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编:王震、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