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考古40年:沉睡千年的“六朝古都”

发布时间:2025-01-04 13:27:57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网 邯郸12月6日电 题:邺城考古40年:沉睡千年的“六朝古都”

  作者 牛琳 王天译

  这是一座掩埋在漳河流沙之下长达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都城,其国都地位与南京比肩,两者同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

  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从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首筑城垣,到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一朝焚毁,一代名都经历了鲜为人知的繁华和落寞。

  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进驻临漳,开始了对邺城遗址抽丝剥茧般的持续勘探和发掘。40年来,这座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古都逐渐显露真容,沉睡千年的文明得以重新被世人关注、认识和解读。

邺城周边遗迹示意图。邺城考古队供图

  临漳,河北省邯郸市下辖县,县域总面积752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在多数人眼里,这座中原小县籍籍无名,而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临漳曾居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近4个世纪,鼎盛时期其地位举足轻重。

  临漳古称“邺”,“邺”作为地名,起源于黄帝之孙颛顼(zhuān xū)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封地,逐渐演变为邺,距今4000余年。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为避晋愍(mǐn)帝司马邺的名讳,又因北临漳河,故改名为临漳。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58年,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首筑邺城,并作为他称霸中原的战略之地营建,邺城逐渐兴起。战国时期,魏文侯以邺城为陪都,一代廉吏西门豹、史起先后为邺令,革除陋习,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城很快成为繁荣富庶、易守难攻、交通便利的战略要地。之后的漫长岁月中,秦代在此置县,西汉时为魏郡所在,东汉末年成为冀州治所。袁绍在占据邺城后曾说出“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的豪言,可惜其志大才疏、优柔寡断,最终让曹操争先迎到了颠沛流离中的汉献帝。

  邺城开始走向鼎盛和辉煌,与一代枭雄曹操密不可分。公元204年,曹操挟官渡之战的余威攻入邺城,消灭了袁氏父子的残余势力,初步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掌握了东汉政权后的曹操将汉献帝安置在许昌,而以邺作为自己的王都,开始按照王都规制大规模营建。为增加城市功能,曹操先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铜爵(雀)台、金虎台(后赵时因避讳武帝石虎名讳改名为金凤台)、冰井台,史称“铜雀三台”。同时,建置了大型官营手工业作坊,开设了专门用于商贸流通的商业市场,邺城迅速成为全国文化、经济中心之一,开启了它作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之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的序幕。

  进入东魏北齐后,邺城发展登上历史高峰。公元534年,东魏从洛阳迁都邺城,营建了规模更加宏大的邺南城。自此,邺城包括北城与南城两个部分,外围还形成了阔达一百平方公里的外郭城。北齐时期,大幅重修邺北城、邺南城,力度更超过曹魏和后赵时期。此时的邺城,经过几代人的精心设计和经营,在城市规模和功能上日趋强大完善,成为当时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一定地位的国际性大都市。

邺城遗址平面布局图。邺城考古队供图

  但邺城很快衰败了。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改邺为相州治所,邺城从国都降到州。公元580年,相州总管尉迟迥从邺起兵反对外戚杨坚擅政,旋即失败。邺城为都多年,民风彪悍,城池坚固,杨坚担心故都邺城再起叛乱,下令把所有邺城百姓一律南迁至四十五里外的安阳,并下令彻底摧毁邺城。

  至此,宫殿拆除,城墙推毁,一代名都成为废墟,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公元580年后,邺城基本沦落成郊野,因漳河而兴的邺城更是伴随漳河的屡次泛滥最终被掩埋在泥沙之下。

  “一座大型都城荒废了,不可能完全在人间销声匿迹,也不可能从人类记忆里彻底消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邺城考古队负责人何利群表示,邺城曾先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从公元204年到公元577年,长达370余年之久。后世唐、宋、元、明、清的文献中对邺城的大致位置和情况均有记载,这并不需要人们去重新发现。“只是说学术界怎么发现它、认识它,这里所说的发现,是通过考古学的技术和方法证明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发现。”

  20世纪5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曾到邺城遗址进行短期地面勘察,并在《邺城调查记》中发表了概略复原图。这是中国考古人第一次用现代考古学方法对邺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堪称邺城考古的开端。

  邺城遗址的系统考古工作从1983年开始。这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邺城考古队。

邺城平面布局与中轴线示意图。邺城考古队供图

  为什么要做邺城考古?对此,何利群解释说,因为城市特别是古代都城,是研究古代社会各层面的最好实例。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大家逐渐认可除长安、洛阳、北京、南京等古都外,邺城在中古时期都城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到底有多重要,由于文献资料的相对匮乏,需要考古材料来证明。为了探索中国古都发展演变历程,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组建了邺城考古队。

  考古学者们注意到,从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到隋唐长安城、隋唐洛阳城,都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缺环。城市怎么从规律性不强变成有中轴线?怎么从一重城圈或两重城圈变成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重城圈?什么时候开始按功能进行分区?棋盘格状的里坊结构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而邺城“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正好填补了汉唐都城发展中的一系列缺环。

  “邺城考古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缺环弥补起来,建立和完善中国中古时期的都城发展序列。”何利群道。

  邺城考古队首任队长、现年88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光冀,则指出了邺城考古的另一重要性,“从国际上来讲,日本学者也在研究他们的都城制度的起源。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日本的都城中,藤原京、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等都是跟中国隋唐长安城学的。那么隋唐长安城的源头在哪里?隋唐长安城与汉长安城比来比去发现有很多不同,因此也有日本学者认为,这种城市布局或许源自比隋唐时期更早的都城——邺城,也未可知。”

  这一切,都有待从邺城找到答案。(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