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一带一路丨王义桅:绿色发展与工业化如何并重?

发布时间:2025-01-01 08:16:05 来源: sp20250101

   中新社 北京10月18日电 题:绿色发展与工业化如何并重?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

  作者 崔白露 王宗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包括“促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始终是鲜明底色。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共识从何而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作出相关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8日开幕,备受瞩目。本次盛会有哪些值得关注之处?围绕绿色发展有什么新提法和务实举措?

  王义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推动国际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加强全球互联互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当前世界正处于关键转折点,此次盛会的召开,向世界传递出各国团结、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信心和力量,因此备受全球期待。

  目前,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除共商共建共享之外,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也被明确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

  本届高峰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包括“促进绿色发展”,提出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到2030年为伙伴国开展10万人次培训。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放是本色,绿色是底色,廉洁是亮色,同时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从单纯的资金、土地、原材料、能源投入,转向制度、规则、标准和模式的创新,推动发展模式向数字化、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本届高峰论坛的举办,将进一步汇聚各方共识和力量,在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在培育新增长点方面实现新突破。

   中新社 记者: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为何中国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王义桅:《易传》称“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华传统文化强调,自然不仅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也是一个“万物生生”的生命世界。“天人合一”思想、“万物并育”理念,要求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这就是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文化底蕴所在。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多处于快速工业化或工业化初期阶段,将占世界碳排放的主要份额,如不走绿色发展道路,会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减排目标的实现。但这些国家同时也面临实现现代化的现实任务。发达国家虽拥有先进技术与充足资金,但也存在投资成本高、标准高、附加政治条件、自身产业空心化等问题,或不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或无法助其发展基础设施和工业化。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凭借鲜活的现代化经验,中国以自身“新发展理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创造了一条既高标准又接地气的发展道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秉承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新之举。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不仅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在海外的践行,回应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现实而紧迫需求。

台州市仙居县广度乡风力发电机。(无人机照片)陈月明 摄

   中新社 记者: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转型已成全球共识。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程度、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不同,实现绿色发展的阶段、能力等差异较大。共建“一带一路”如何与各国的发展实际相对接?

  王义桅: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有主要化石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有中低收入国家,也有生态环境脆弱国家,亟需跨越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共建“一带一路”可从三方面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际相对接。

  一是“因地制宜”,发挥各国优势。如尼泊尔、埃塞俄比亚的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共建国家借助先进电网技术协助两国修建水电站、建设智能高效电网等,有效解决了这些国家的能源利用问题。

  二是“绿色转型”。在全球退煤进程中,中国不仅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还推动燃煤电站存量项目绿色转型发展。例如,巴厘岛长期依赖外岛输电和燃油发电,当地的中资发电厂采用最新型现代化环保技术,有效解决了大型电厂的污染问题。

  三是“并联发展”。共建国家很多尚未完成工业化,共建“一带一路”基于实际国情,让产业数字化、产业绿色化与国家工业化“并联发展”,在切实提高当地民生福祉的同时,帮助这些国家逐步实现绿色发展,解决“既要又要”的问题。

2022年4月6日,中国驻菲使馆部分馆员和中国驻菲企业、机构工作人员,登上新落成的中国援建菲律宾马尼拉B-I大桥合影留念。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 供图

   中新社 记者: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上曾出现“过剩产能转移”“污染转移”等论调,对此您怎么看?

  王义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千百年来遵循的价值理念。中国持续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将中国优质产能与共建国家需求对接,助力其绿色转型,而非将过剩产能和污染产业转移到这些国家。

  例如,始终坚持环保高要求的中老铁路,最终成为绿色丝绸之路的典范,肯尼亚蒙内铁路的“让长颈鹿不低头过去”,也体现了中国分享优质产能和技术的诚意。

  一些国家缺乏相关技术,难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如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水资源极其丰富,但因缺少水电站而利用不足。中国借助技术与资金,因地制宜,让丰水的国家用上水电,让兴风的国家用上风电,让富光的国家用上光电。

  此外,电能的使用存在高峰和低谷,经常会出现用电高峰时缺电、用电低谷时发电量过剩的情况,加之储能技术还不成熟,致使一些国家能源使用率低下。中国利用在国内建设电网的丰富经验,帮助各国解决这一问题,如华为公司在突尼斯安装智能电网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能源的使用效率。

  共建“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共享现代化经验的过程,避免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弯路。中国以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助力共建国家实现绿色转型。

2017年5月30日,蒙内铁路移交仪式在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举行。宋方灿 摄

   中新社 记者:欧盟于2021年提出的“全球门户”计划一直将气候与能源合作作为关键环节。中欧双方在绿色发展方面有哪些契合和互补之处?如何携手共建绿色合作之路?

  王义桅:中国与欧盟都是全球治理的倡导者,绿色是共通语言。更重要的是,双方一直是多边主义支持者和维护者,分歧少、求同存异空间大。依托共建“一带一路”与“全球门户”计划,双方可超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传统鸿沟”。当前,中国与欧盟以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为引领,积极推进中欧共同与第三方开展环境和气候合作,在充分尊重其他国家意愿的基础上,助力“共同好友”绿色复苏。在平台搭建上,强化多双边机制执行,积极搭建绿色发展合作平台;在产业发展上,推动低碳发展零碳转型,精细谋划产业近中期发展布局;在信息共享上,强化大数据决策运用,防范局部生态环境风险。

  例如,中欧援助非洲国家开发绿色能源,通过利用欧盟先进技术、中国制造和资金,结合东道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需求,实现了多方共赢。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不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完)

  受访者简介: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当代政党平台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曾任中国驻欧盟使团外交官。近著《“一带一路”的灯光》(少儿版“一带一路”)、《时代之问中国之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读物)、《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一带一路”的理论与实践》《国之交如何民相亲: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之道》,专著《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连获2015、2016年度“中国好书”,《中国联通世界》获中国政府出版奖。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大会边会发表“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主旨演讲。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