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深度关注)

发布时间:2025-01-05 02:17:44 来源: sp20250105

  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谢家坞村的雾耕栽培大棚里,红彤彤的小番茄挂在藤上、长势喜人。

  “不仅要把小番茄种出效益,还要把这里打造成乡村旅游的网红景点。”农村工作指导员张良正与村干部聚在一起讨论大棚的发展前景。“前几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接力棒交到我这了,我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把更多项目带进村,带动村民增收。”张良说。

  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

  2003年12月,浙江省委提出,“从各级机关挑选一批党员干部下农村,基本实现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派驻一位农村工作指导员”。2004年3月,浙江下发《关于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通知》,省派首批100名农村工作指导员直奔情况最复杂的100个村子,带动市县乡选派3.8万名机关干部,实现村村都有农村工作指导员,这一制度正式形成。

  20年来,一轮接一轮接续选派,一任接一任用心帮扶,选派单位从机关单位拓展到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选派人员从党政干部拓展到专业人才,省市县选派的党员农村工作指导员全部兼任村里的第一书记。

  田间地头、项目现场、村民家中……截至目前,13批、48万余名农村工作指导员脚沾泥土、一起奋斗,把幸福送到百姓的家门,与乡亲们共同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精准匹配、人岗相适,把基层需要的干部派下去

  “我从小在山区农村长大,对农村感情很深,想回村里为老百姓干点事。”2021年10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即将选派新一轮农村工作指导员赴淳安县临岐镇叶家畈村。听到这一消息后,王暨平毛遂自荐,“父亲干过34年驻村蚕桑技术员,这让我对农村情况十分熟悉”。

  叶家畈村地处山区,考虑到王暨平在市级部门工作多年,处理复杂问题经验丰富,组织决定派他去驻村。

  产业不强、治理无序……到村里后,王暨平通过调研发现,村里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据悉,之前叶家畈村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近50岁,村党支部书记又因身体原因,多次提出辞职。

  “必须要物色1名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暨平拿着党员名册一个个翻,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发现1名在杭经商的党员是合适的人选,见了10多次面、通了近百个电话后,终于说动对方回村发展。

  人回来后,王暨平又积极联系县里选派帮带导师,和联村干部帮着新书记一起访农户、下地头、推项目,几个月时间连续攻克旱改水、专项债等难题,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说“新书记带来了新气象”。“把带头人选好、班子建强,这是留给村里最大的财富。”王暨平说。

  “派谁去、派去哪里、怎么派?这些问题不厘清,工作就是一本糊涂账。”浙江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重点在精准,基层需要什么干部就选派什么干部。”

  不仅是王暨平,从一个个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工作实践来看:人派对了,村子的变化就会日新月异。让合适的人去合适的村,浙江想了很多实招:

  先定标准、后定干部。从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优秀干部职工中选派,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专业技术特长,懂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建设规划的优先选派。

  供需对接、精准匹配。从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确定需要帮扶的重点乡村;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农村工作指导员信息库,综合分析干部的专业背景、特长优势、工作经历,推动派出单位与派驻地方双向选择。

  因村派人、因人定村。推行党群部门重点派驻党组织软弱后进村、经济部门重点派驻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政法部门重点派驻情况复杂村、涉农科技部门重点派驻产业村,确保最有用的人在最需要的村。

  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探索,目的是让人岗相适。杭州市淳安县探索“揭榜挂帅”的选派模式,面向全县干部“发榜”,干部可以结合特长优势、工作经历“揭榜”,最后通过比选择优等方式“定榜”;金华市武义县向软弱落后村选派导师型指导员、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选派经理型指导员、向矛盾隐患村选派“老娘舅”型指导员;绍兴市柯桥区探索“区统镇用、精准选配、专兼协作、组团驻村”的模式,累计派出农村工作指导员6300余名。

  谋发展、谋福祉,把实实在在的问题解决好

  “兰亭芳湖飞白鹭,谢家四季有鲜果。”走进谢家坞村,山水秀丽如画,田园瓜果飘香,村民迎来送往笑意融融。

  从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到全国文明村,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从30余万元跃升至近7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约7000元增长到6万多元。

  “6任农村工作指导员,有的发展现代农业,有的提升村容村貌,有的带动村民增收,一任一任为村子发展尽心尽力。”谢家坞村党总支书记陈志芳说。

  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从建立之初把“扎根农村、走进群众、了解民意”作为重要任务。20年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工作不断拓展丰富,既要带动产业兴旺,又要改进乡村治理,还要督导组织建设……简而言之,就是要为村子发展谋出路,为村民生活谋福祉。

  在浙江,1个村、6任农村工作指导员,20年接续帮扶的生动实践还有很多。不少农村工作指导员将自己5年、10年甚至20年的青春奉献在不同村子的热土上。

  从2004年起,陶招贵担任过柯桥区5个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每个村都留下了他的帮扶成果。在丹家村,指导村民科学养殖家鸡,打响了“丹家家鸡”的品牌知名度;在前畈村,多方奔走、争取资源,打通了连通2个自然村的路;在安华村,给村庄来了场“大整容”,主干道路“白改黑”,拆除河边洗衣台、彩钢棚……村民见到陶招贵都会亲切地打招呼,邀他去家里坐一坐。

  这样的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他们的精神赓续传承:连续4次任期结束后被村民按手印联名挽留的张新建,用设计艺术擦亮“平阳黄汤”非遗品牌的徐浩,帮助当地修路修桥兴办茶叶合作社的苏玉婷……

  在党建工作中,他们加强班子建设,理顺干群关系,是优化组织、建强队伍的辅导员;在强村富民上,他们外引资源、内挖潜力,是冲锋在前、蹚出新路的引领者;在基层治理时,他们指导开展民主议事,帮助健全村规民约,是化解矛盾风险、促进和谐稳定的“老娘舅”;在为民办实事上,他们把村民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记录在“民情日记”中,是了解群众诉求、解决实际困难的“贴心人”。

  从一人派驻到组团帮扶,把干事创业积极性激发出来

  走进武义县大溪口乡溪口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大棚。大棚内探出个身子,皮肤黝黑,笑容纯真。要不是经人介绍,真以为他是在棚内作业的村民。

  他叫杜龙岗,是浙江省农科院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和玉米育种专业的专家,2021年8月接过接力棒,被派驻到溪口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一到村里,杜龙岗就发挥专业优势,带来了“水果玉米和优质稻轮作”等高效科技产业帮扶项目。

  “光靠我这点专业资源远远不够,如何让其他人才也帮助村子发展?”杜龙岗琢磨从“娘家”单位借力。

  在省农科院大力支持下,杜龙岗积极联系专家下乡到村指导。水产、植保、旱粮、水稻,各领域的专家都被他请了个遍。如今,省农科院与武义县实施院地合作项目55项,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创新1000余万元,帮助结对的溪口村4年内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7万元增长到110万元。

  农村工作指导员,派下去的是一个人,背后是整个团队并肩作战。

  20年来,浙江各派出单位把派驻地作为部门工作联系点、村情民意观察点、工作创新试验点,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

  个人是点,集体是面,以点带面力量大。比如,绍兴明确要求,在确定市派指导员的同时,每个派出单位组建驻村工作组,集合全单位力量开展驻村工作,创新推出“组团驻村”的模式。

  对农村工作指导员,在支持帮扶工作的同时,还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

  管理上更加严格。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各级党组织和农业农村部门、乡镇党委、派出单位各司其职。

  考核上更重实绩。重点考核派驻期间现实表现、帮促业绩和群众口碑,要求他们每年向村子述职,进行满意度测评。

  关爱上更讲实效。明确农村工作指导员行政关系、职务、待遇保持不变,落实工作经费和生活补助;对表现突出的在评先评优、选拔使用上优先考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9日 19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