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再现文物风华(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发布时间:2025-01-07 09:19:56 来源: sp20250107

  张孝宅在演示古书画修复的装裱手法。   宁勤波摄

  人物小传

  张孝宅,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浙江美术馆高级文物修复师。60余年的书画修复生涯中,张孝宅心无旁骛,静心钻研,总结出一套修复及装裱各种纸本、绢本以及破损、霉变、虫蛀的出土和传世文物书画的技术。他完成修复的书画包括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作品,如五代黄筌《花鸟图》、宋马公显《竹阴闲坐图》、元赵孟頫《牵马图》、明蓝瑛《雪山行旅图》、明唐伯虎《仕女图》、明董其昌《山水图》、清黄慎《老翁图》等濒临毁坏的珍稀古字画,让一件件珍宝的原始风貌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

 

  一幅幅发霉破损的书画,外行人看后一声叹息,但在文物修复师张孝宅眼中,仍有被“抢救”的可能。当作品原貌重新展现在观众面前时,很少有人了解修复过程中的“妙手回春”。张孝宅就是这样一位“古书画背后的人”。

  从“明四家”之一唐伯虎《仕女图》,到清光绪皇帝御书《波靖南溟》……由张孝宅完成修复的书画来自历朝各代,更有许多国内外博物馆馆长、画家和收藏家慕名而来,请他修复藏品。与张孝宅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书画修复工作中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脉传承。

  “书画修复急不来,慢工才能出细活”

  1961年,18岁的张孝宅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杭州书画社工作,师从著名书画修复专家陈雁宾先生。3年学徒苦练,又到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参加学习培训,张孝宅裱画修复的技艺不断提升。

  如今,81岁的张孝宅已是浙江省第二代文物古书画修复师的杰出代表,这份坚守走过六十三载岁月。“回想最初,只是听师傅吩咐,为了修复而修复,现在与古书画相处久了,好像能感受到它们的生命力。”张孝宅说。

  张孝宅告诉记者,书画修复工序繁多,最重要的是“洗、揭、补、全”四道工序,细分的话还有二十几道小工序,“每道工序环环相扣,书画修复急不来,慢工才能出细活。”

  拿到书画,张孝宅一般要先了解作品基本情况和损伤状况,第一步先“洗画”,去除书画表面的各种杂质,然后将画心从装裱纸中分离出来,这便是“揭”的步骤,也是整个修复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如若操作不当,就会对书画造成巨大损坏。”

  “揭”好后,就要“补”“全”。“‘补’是最费功夫的一环,要选择合适的补料进行补缀,必须与画心用料在质、纹、光、色四方面保持一致,坚持‘修旧如旧’。”张孝宅说。

  张孝宅在修补明代吴伟绢本《三星图》时,发现前裱者图快图省事,将作品“修复”得面目全非,竟然用颜色纸代替补绢,如膏药般密密麻麻贴在画心背面破洞上,令他气愤不已,他在自己的修复日记上写下“可恨!”二字。

  为抢救这幅画作,张孝宅前后花费两年时间,仅为寻找合适的补绢就四处奔波一年多,此后又对每处大小不一的破洞严格按照流程依次修补,最终修复效果令人赞叹。“虽然繁琐的步骤费时费力,但可以延续画作‘寿命’,使其真正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张孝宅感慨。

  “每抢救一件文物,都是在复活一段历史”

  修复了许许多多的书画,提到其中最难忘的经历,张孝宅说,当数协助师傅陈雁宾修复出土文物北宋纸质经卷《妙法莲华经》。

  1963年,浙江省博物馆将7卷北宋纸质经卷《妙法莲华经》送到杭州书画社修复装裱。拿到经卷时,损坏程度令师徒二人大为震惊:纸上满是泥土,由于长期深藏塔内,受潮发霉严重,同泥土粘结在一起,成了一卷卷筒状硬块。“这批经卷纸质酥朽,稍加触动就会呈片状剥落,既不能干揭又不能水泡。”张孝宅回忆,就连当时已有40多年修复经验的师傅也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经过反复研究,张孝宅和师傅决定采用一种由外向内软化的方法。“师傅找到一条线索,据说旧时裱画中有一种用蒸汽蒸画的方法,但因年代久远已经失传。具体如何蒸,蒸多久,湿度、温度如何掌控等,早已没有细节留存。”张孝宅说。

  尽管在正式修复前已经进行了反复实验,但在实际修复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情况。边蒸边揭、蒸软几层揭几层,揭不开便再蒸再揭……最终,师徒二人攻克了难度最大的揭展难关,揭开了7卷经卷。

  这次文物抢救与修复工作,让学习裱画还不到3年的张孝宅,渐渐领悟到这份工作的意义,“每抢救一件文物,都是在复活一段历史。”

  有了这次经历,1966年,杭州书画社指定让张孝宅修复北宋文物红罗绣花经袱。首次独当一面,张孝宅兴奋之余倍感压力。他分析,由于这是件丝质经袱,再用“蒸汽法”处理,丝织物恐怕会受高温收缩变形,思前想后,他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热气渗透法。

  那段时间,张孝宅没少往图书馆跑,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将热气调整至恰当温度,既能软化丝织物,又能避免高温对丝织物的伤害,这是在‘蒸汽法’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张孝宅说。

  经过数月精心修复,经袱最终还原了原本杏红色的双丝素罗面貌,再现了我国高超绝伦的纺织、刺绣技艺,为研究我国古代丝织、染色等工艺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1987年,“蒸汽法”与“热气渗透法”同时获得原文化部全国文化科技成果三等奖及浙江省原文化厅省文化科技成果二等奖。

  在张孝宅看来,作为书画修复师,应把握一个尺度,最大限度地保留古书画原始面貌,不擅作改变,“书画修复不仅要求修复师拥有高超的‘医术’,还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仁心仁德守护书画生命。”

  “古老的技艺要传下去、活起来”

  张孝宅用大把时光挽救下一件件珍贵书画,时间好像也更“善待”这位耄耋老人。如今的他手不抖、眼不花,依然活跃在书画修复一线。从2012年开始,他还成为中国美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系的特聘教授,教学至今。

  眼下的杭州绿意葱茏,风景正好,张孝宅开始了在中国美术学院的课程。课堂上,他为学生演示着装裱手法,20多名学生围着他,或观摩,或拍照,或记录,格外认真。随后,张孝宅让大家上手体验,耐心指导学生的手法……“修补古字画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正确的修补思路,二是过硬的技术,三是修补的材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临下课前,他又嘱咐说。

  上完这堂课,00后大三学生张云清对书画修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上学期修复字画到这学期完成装裱,体验了书画修复全流程,这种经历弥足珍贵。”张云清说,“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询问我们的意见,他说要向年轻人学习,希望通过科技手段助力修复。”这让张云清等一众学生颇为惊讶,作为书画修复界的专家,张孝宅的谦虚、严谨与真诚令大家难忘。

  毕业学生宁勤波对此感触更深。作为助教,宁勤波会在张孝宅在校期间做好配合工作。平时,他也会在校外的书画修复工作室从事相关工作。“读书时对张老师的一些嘱咐感受不深,直到自己从事这行后,才发现其中的重要性。”

  宁勤波说,张孝宅有个专门的盒子,里面收集了各种裱料。“张老师修复过的书画,对应纸张、补绢等都会留意收集。”起初他并不以为意,2020年,张孝宅带领学生一起修复明代六尺绢本设色《山水图》,修复过程中所需的补绢由张孝宅事前准备,随后大家用显微镜复核,发现补绢与要修复的绢本画心材料相差无几。这件事给了宁勤波很大的触动:“我这才明白张老师所说的,修补材料很重要,想要修旧如旧,不能‘料到用时方恨少’。”

  张孝宅的“宝贝”不只有集满材料的盒子,每修复一件作品,他都会拍下对比照,并认真记录,如今已记满了好几本厚厚的相册簿。每当翻阅相册,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专注溢于言表,受他影响,学生们也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

  张孝宅的夫人从年轻时就是他的助手,虽然嘴上埋怨,但始终陪伴左右。“他这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修复到关键环节就会废寝忘食,现在一把年纪了还在带学生,我就陪着他一起。”对此,张孝宅说,“文物修复一定要有责任心,古老的技艺要传下去、活起来。”

  这些年来,从杭州书画社到中国美术学院,张孝宅带过5名徒弟、200名左右学生,其中有的选择继续深造,有的在博物馆等文博机构从事书画修复,也有的办起修复工作室……“不仅是书画修复技艺,张老师对待文物的坚守与热爱,还有为人处世的谦卑、真诚等品质,都是我们作为学生要延续下去的。”宁勤波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1日 0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