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1:59:35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社 北京2月28日电 题:新要素:中国加速挖掘数据“新黄金”
中新社 记者 王恩博
春节假期过后,中国多部门联手启动全国数据资源调查,这被外界视作从数据中“掘金”的又一举措。
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数据已被中国从生产要素层面给予重视。在近期一系列加快新要素开发利用的部署中,三大方向值得关注。
一是激活沉睡数据,唤醒生产力。
据统计,2022年中国数据产量达8.1ZB(十万亿亿字节),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富集的数据资源是一笔巨大财富,前提是不让它“睡着”。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张向宏直言,目前中国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普遍存在开发动力不足、利用活力不够的问题,导致大量数据沉淀在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平台企业内,无法发挥其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
唤醒蕴藏在“休眠”数据中的生产力,去年成立的国家数据局被寄予厚望。分析认为,该部门从国家层面统一领导和协调数据资源管理,有助于督促各方提升数据意识和数据管理服务能力。
针对数据持有者“不愿开放、不敢开放、不会开放”的难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公开表示,将深化数据赋能,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让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落实数据产权分置制度、优化数据交易场所布局等措施,被提上日程。
二是发挥乘数效应,释放新价值。
“赋能”,这个“互联网+”语境里颇为流行的词汇在大数据时代迎来新内涵。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数据要素并不是单一的赋能“+”,而是能够发挥“乘数效应”。数据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对其他生产要素、服务效能和经济总量产生扩张效应。
中国已开始探索这令人兴奋的前景。今年初,一场由17个部门联手发起的“数据要素×”行动正式启动,先期选取工业制造、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等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中国海量数据资源的乘数效应。在此过程中,数据将不只被简单使用,还将被高效复用。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系统研究所副所长王钺表示,数据在不同领域、不同场景、不同主体间复用可催生新产品、新服务,释放出数据新价值。比如,制造业长期积累的大量工艺数据可帮助众多企业改善产品质量,医疗健康数据可用于临床诊断、药械研发和医疗保险。同时,数据在复用中不会出现损耗,反而会“越用越多”“越用越好”。
三是弥合发展落差,促共同富裕。
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人们逐渐发现,用好数据是解题思路之一。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举例说,“数据赋能”会提升普惠服务精准度。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创新应用持续提升重点民生领域服务的覆盖面和精准性,在医疗、教育、养老、社会保障、就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数字创新应用,能够为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企业等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定制服务。
去年底出台的《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在缩小区域、城乡、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上取得积极进展。
国家数据局有关负责人称,此举有助于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做大蛋糕”,也有助于提升初次分配公平性,推动“分好蛋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同时,数据要素的流通应用为“机会平等”创造新可能,为各类创新主体参与新业态、创造新价值提供平等机会。(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