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0:57:30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社 北京2月12日电 题:东西方文化中,龙形象有何异同?
——专访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施爱东
中新社 记者 徐文欣 金旭
2024年是中国农历甲辰龙年。中国人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画龙点睛等与“龙”相关的成语或典故,是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和精神风貌的概括。作为“龙的传人”,海内外中华儿女将“龙”视为感情寄托和身份认同。
中国龙的身份与寓意经历了哪些变化?在东西方文化中,龙形象有何异同?龙为何能成为象征海内外中华儿女精神气质的符号?近日,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爱东就此接受了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被想象出来的动物。中国龙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何时?是如何形成的?
施爱东:早在甲骨文、金文的时代,“龙”字的用法已非常多样,由此可以确定,3000多年前龙文化已经兴盛。不过,在上古有关龙的叙述和图像中,只能看出两个比较稳定的特征:一是很有威力的神性动物,二是蜿蜒条状动物。从《山海经》中“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等可以看出,古人喜欢借用“龙形”来说明怪物的形状。正因如此,大自然中的蛇、蟒、鱼、鲵、虫、蜥蜴、鳄,甚至虎、猪,以及非生物的星座、闪电、彩虹、山脉等,全都被学者们解释成了龙的原型。
市民在位于太原市的山西博物院参观新石器时代彩绘蟠龙盘。韦亮 摄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日书》中有《盗者》章,已经出现了十二种动物的搭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未书动物名)、巳虫、午鹿、未马、申环、酉水、戌老羊、亥豕。这一时期,龙尚未进入十二种动物的名单中。
此外,甘肃等地也出土了类似文献,十二种动物中均未出现龙。可见,龙进入十二生肖动物系列,很可能是秦代以后的事。
要追溯龙的起源及其本义,和抓住一条龙一样困难。龙的概念从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正因为谁也不知道如何定义龙,所以任何条状动物,都可能被视作龙。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中国文化史上一切兽头条形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只要原物上没有明确注明名称,全都可能被解释成龙。
在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上展陈的玉龙。泱波 摄中新社 记者:东西方的龙形象发生了哪些变化?16世纪,欧洲为何掀起“龙时尚”?
施爱东: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龙形象都一直在变化、发展。
16世纪以前,欧洲没有“龙”的专用译名,人们用“一种盘结的蛇”(serpiente)来描述这一形象。作为一种蛇形动物,龙以负面形象出现得更多,比如《圣经》中的龙形象是邪恶的,是撒旦的化身;在艺术作品中出现比较多的是“圣乔治屠龙”等主题的故事。
而在东亚,龙是一种能够沟通天地、兴云布雨、化生万物、兆示祥瑞的神奇动物,还是中国“皇帝的纹章”。
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不断交叉融合,龙文化也发生变化。
16世纪前后,中国龙纹传入欧洲,且常常被人们作为来自神圣东方的吉祥礼品奉献给教堂,以作装饰之用。
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消费品展区,历峰集团展厅展出的江诗丹顿腕表表盘底盖内侧饰有蓝底龙形象珐琅纹饰。盛佳鹏 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最早将中国的“龙文化”系统介绍给欧洲。利玛窦手稿中将龙写作Dragoni,并有注音。这些介绍集中体现于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整理出版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1615年)。金尼阁的侄子小金尼阁(D.F. de Riquebourg-Trigault)将此书译成法文时,一律将龙译作 Dragon,这是中国“龙”与西方Dragon的第一次完整对译。
在早期入华的欧洲传教士笔下,龙纹总是与皇家气派相伴出现。这样的介绍让那些醉心于东方神秘文化的浪漫贵族心驰神往。
17世纪到18世纪,在伦敦、巴黎等中心城市,绣有龙、凤、麒麟图案的服装受到贵族阶层热捧,被认为具有“难以言状的美感”。那时候,整个欧洲都充满对异域中国的奇妙浪漫想象,伦敦和巴黎的许多博物馆至今还保存着当时欧洲贵族在中国定制的龙图瓷器,这些瓷器中的龙形象非常精致、成熟,没有丝毫“邪恶”的意味。
2024年2月4日,新春舞龙活动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举行,向当地民众送上新春祝福。李洋 摄在西方现当代影视作品中,尽管龙仍常以海怪之类的恶魔身份出现,但也开始出现一些善良的、可爱的形象。以《驯龙高手》为例,制作者将龙族设计为没有语言能力,却能依靠动作和眼神跟人进行心灵交流的神奇动物;在1998年的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中,花家为保护花木兰,派出一条木须龙陪她参军打仗,这条可爱、淘气的木须龙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很受观众喜爱。
中新社 记者:中国民间社会对龙的印象经历了怎样一个变化过程?这反映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心理?
施爱东:中国龙经历了“神奇动物——帝王专享——国家象征——中国人的象征”四个阶段。在帝王的统治下,权力和神力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帝王对龙纹的占用,进一步强化了龙纹的神秘力量。
2024年2月4日,龙年春节临近,吉林长春的小朋友在剪“龙头”。张瑶 摄中国民间社会一直有权力崇拜,但对龙的态度却充满矛盾。各地流传着许多英雄与恶龙搏斗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黑龙江的故事。传说,东北有条大江叫“白龙江”,江里住着一条白龙,终日作恶多端。小黑龙“秃尾巴老李”为惩恶扬善,与白龙爆发了一场激战。当白龙浮出水面时,百姓就往它嘴里扔石灰块和石头;当小黑龙翻出水面时,大伙儿就往它嘴里扔馒头。几个回合下来,小黑龙越战越勇,白龙被劈成两半。没有了恶龙的侵扰,人们安居乐业,从此白龙江也改名为黑龙江。
其实,在民间社会,龙可以用来代表很多东西,比如,龙脉指山脉河流的走势;龙卷风指剧烈的天气现象;“龙抬头”指一种天文节气等。百姓用“龙”来代表各种难以由人力控制的自然力,而流传的各类传说是人们试图征服自然力量的愿望。
在江苏省兴化市昭阳街道八字桥广场,小朋友展示“龙”形糖画。周社根 摄中新社 记者:海内外中华儿女为何被称为“龙的传人”?龙为何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施爱东:“中国龙”的形象需要放在中外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语境下才能凸显其象征意义。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在歌曲《龙的传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首歌呈现出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热情。
歌曲将长江、黄河,以及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等中国意象融入“龙”的名下,将每个中国人都定义成“龙的传人”,也凝聚起包括华侨华人在内的中华儿女共识,呼应着中华崛起、巨龙腾飞的时代要求。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点,正需要一些励志的故事和歌曲来鼓舞人心,这首歌唱出了人们对于“龙”的共鸣和自豪感。
机甲艺术装置“长城龙”亮相北京圆明园,该装置将"长城与龙"融于一体。赵文宇 摄龙在中华文化中被尊崇为神圣的动物,被赋予了吉祥如意、威武不凡、勇猛无畏、和谐美好、智慧超群、天人合一等美好寓意,反映出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和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追求。随着历史的演变,中国龙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新社 记者:“龙”为何能成为象征海外华人精神气质的符号?
施爱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这种文化认同也被华人带往海外。
早期华人多处于西方社会底层,需要抱团取暖,因而更加依赖于一个共同体,龙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主要象征物,自然能得到更多认同。
在湖南省沅陵县举行的中国·沅陵2023年传统龙舟大赛上,表演队伍手持“龙旗”奔跑。杨华峰 摄三角黄龙旗(1862年,清朝将三角黄龙旗作为官船的旗号,该旗颜色为正黄色,形状为三角形)色彩鲜艳、形制特别,易于辨识,是海外华人较早的身份符号。此后,华人将其作为身份标识,一直沿用至今,大多出现在节庆、游神等活动中。
海外华商最早开始意识到龙旗是一种“无形资产”。早在19世纪,在清朝官员还没意识到龙旗的象征意义时,一些在海外贩卖中国产品的商人已经开始借用三角黄龙旗进行产品宣传。许多中国商人为了标识商品产地,往往悬挂龙旗以作招徕。龙旗后来逐渐成了中国商人从事商务活动、节庆活动的标识物。
黄龙旗最早只是清朝水师官用的身份标识,后来成为海外华商标识商品产地、区分国别的商标符号,进一步又被拓展为华人的身份标识。这种符号意义的转化,是中外政治、文化、经济交流不断深化的结果。当下,唐人街、舞龙、龙舟等华人文化都与龙有关,龙成为华人身份认同和精神寄托的一部分。
受访者简介: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科学哲学。著有《中国龙的发明》《故事法则》《故事机变》《故事的无稽法则》《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等。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