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09:44:15 来源: sp20241227
经过20余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网络文学正由小众走向大众,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数字阅读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近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保持长期稳定较快增长,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扩张,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从2017年的129.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83亿元。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表示,从报告看,我国网络文学行业内容生态日臻完善,知识产权(IP)全产业链要素更加活跃,业态模式持续创新。
据了解,在2023年的383亿元总营收中,订阅收入、版权收入和广告收入分别为143.16亿元、68.17亿元和154.08亿元。“2023年,广告收入占比为40.2%,首次超过订阅收入(占比37.4%)。”张毅君表示,广告收入的增长对行业发展正发挥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网络文学行业规模为何能保持可观增速?持续深耕现实题材,多元要素融合正赋能网络文学行业内容创新。在平台和作者的努力下,现实题材作品类型更趋成熟,精品意识持续增强,呈现与传统文学融合的新趋势。同时,融合要素的内容产品也渐成气候,尤其是文化自信、强国叙事成为网络文学创作新趋势。此外,新的传播技术推动产品创新,让用户群体得到进一步拓展。例如,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文学作品进行创新和衍生产品开发,赋予了内容IP衍生的增值服务。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累计达到5.5亿人,同比增长10.44%。伴随着有声书、微短剧等产品的规模数量不断提升,市场覆盖能力持续加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也找到了新的增长路径。
近年来,爱奇艺、腾讯、优酷、芒果、抖音、快手等多个内容平台相继推出针对微短剧的扶持计划,助力网络文学和微短剧在多个层面形成有力的双赢趋势。“网络文学改编成网络微短剧具有天然优势。”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认为,微短剧的受众人群和网文市场高度重合,网生市场与年轻团队相辅相成,将走向创新、精品、多元的方向。在点众科技执行总裁李江看来,微短剧目前仍然存在剧集数量过多、内容质量不稳定、题材趋同等问题,行业亟须向内容精品化、主流化方向提质升级,实现“网络文学+”新业态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表示,网络文学与网络微短剧应相互赋能、携手追求精品。网络文学和网络微短剧作为互联网时代新生的文艺形态,同传统文艺作品一样,承载着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启迪思想、温润心灵的重要使命。文学是源头,有丰富的IP资源,要打通从网络文学到网络微短剧的转化道路,充分发挥文学的内容引擎作用,在转化创新中实现网络文艺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表示,近年来,文艺作品创作、传播、开发的产业链逐步完善,网络文学作品向微短剧转化的比重不断提高。网络文学与网络微短剧的“双向奔赴”,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突出思想价值引领;要聚焦精品创作,推动行业提质升级;要加强双向融合转化,赋能产业创新发展。行业从业者要抓住时代机遇,突破单一发展模式的局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网络文学前景可期,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业内人士坦言,目前,网络文学相关内容产品质量、数据资产规范、版权保护体系以及长效监管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都是我国网络文学行业面临的“成长中的烦恼”。为此,行业要更加注重核心IP的全产业链体系建设。张毅君表示,模式创新、技术赋能、IP整合以及国际化发展,将为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下一步,通过不断提升网络文学内容精品能力,加速建立健全IP全产业链发展机制,稳步推进海外传播生态体系建设,都将更好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韩秉志)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