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5:28:31 来源: sp20241126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原则。坚持守正创新,着眼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合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全面把握好守正创新的内涵意蕴和方法价值,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1.文化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由文化本身的特征属性和发展要求决定的。这些特征属性决定了文化的作用和功能,也影响着文化发展的节奏与步伐。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征,其发展和演变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一样,都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依次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经由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演变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文化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的,是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关键性因素。守正创新,守正是前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守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文化是熔铸在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历程中的基因和纽带。人类社会创造的语言、价值观念、传统习俗、艺术形式等各种文化要素,通过代代相传得以传承和延续。文化的传承既可以使人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增强民族归属感,也能够增强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文化的守正创新,既要承继和保留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品格,又要按照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其创新转化,并不断创造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文化要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能够反映时代进步和人民需要。当文化最大限度地反映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就能够提供与实践要求相适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整个社会增强文化认同、释放思想活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文化建设需要适时调整发展战略,谋划发展布局,在传播形式、机制载体、内容表达上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成为推动社会生产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
2.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正创新的精神特质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厚植优势、抢抓机遇,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守正创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作为、呈现新气象,为实现人民精神富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一系列创新性、战略性谋划,阐明了守正创新的意蕴内涵和价值地位,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立场、文化追求。
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守正创新的思想智慧。“正”即是指坚持正道,坚持真理。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其身正,不令而行”。不仅是儒家,道家也同样重视“正”的地位和影响,比如老子就特别强调“以正治国”。“正道”体现了中国哲学对遵循规律和事物发展脉络的正确认识与客观态度。“新”是指革故鼎新之意。《周易》言:“日新之谓盛德”。《礼记》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都是中国哲学对创新的重视和启示。守正创新,既有坚持正道、遵循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有与时俱进、创新转化的主观作为,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方法智慧,也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时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在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
体现了“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要求。“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二个结合”是推动文化建设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要求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积极探索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创新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持续前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断深入。从文化领域和文化建设来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守正”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体现了“创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文化建设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以实践证明了守正创新对推进文化建设、推动“第二个结合”的重要作用。
3.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既要守正,也要创新,两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两翼。守正创新是有规律、有要求的创新,要求我们必须把“守正”和“创新”辩证对待,不可偏废。
一方面,守正是前提,“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坚守好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灵魂。“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它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新时代推进党的文化工作所必须遵循的第一要义。守正创新,首先强调要守正,就是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方向。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态度揭示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未来方向。这是我们党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文明冲突、文化霸权主义的精神武器,也是打破“历史终结论”、实现精神富有的思想指引。
另一方面,创新是动力,“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在传播形式和内涵表达上符合人民意愿和时代要求。新征程上,担负好新的文化使命,需要以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通过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激发文化创作者的积极性,让广大文化工作者能够依照时代要求,结合群众需要,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悔于时代的作品。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高度,建构符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涵价值、贴近中华民族发展实际、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现实的传播话语。源远流长、光辉绚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血脉,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实现文化繁荣的巨大宝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形式与人民群众接受程度的适应性,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程度与文化传承保护的适应性。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号召力。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特质,也是党领导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和认真贯彻的方向原则。坚持守正创新,既要秉持理性、辩证的态度,也要有自信、包容的情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奋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光明日报)
(作者:李梦云,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