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14:45:49 来源: sp20241101
中新社 北京2月27日电 题:直面提振信心“必答题”
中新社 记者 李晓喻
“以务实有力的行动来提振全社会的信心”。龙年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中国国务院着手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并这样发出开工动员。提振信心显然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道“必答题”。
资料图:人民大会堂前红旗飘飘。提振信心,需设定合理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怎么定历来是每年全国两会焦点。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世界经济复苏“乍暖还寒”,外部环境严峻复杂之际,今年中国如何搭建经济发展参照系尤其受关注。
此前的省级地方两会上,多地为今年经济发展设定了“高标准”。如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去年GDP同比增长4.8%,今年瞄准了更高的5%;浙江也将增长目标从去年的“5%以上”调高至“5.5%左右”。但目标之“高”并不局限于增长数字。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亦有一些省份务实地下调了今年GDP增速目标,聚焦于改革创新和改善民生,力图在高质量上有所突破。
观察认为,这种务实有力的思路或继续出现在全国两会上。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2024年定调。在此背景下,中国制定今年经济发展各项目标料将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紧扣时下面临的困难挑战,充分考虑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需要,突出速度和质量的统一。
资料图: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作业。李南轩 摄提振信心,需创新发展路径。
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下,加快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被认为是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振信心的必由之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周文称,新质生产力一旦形成,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已有不少省份抓紧行动,勾勒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如天津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江苏“新春第一会”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在产业创新方面,既要关注产业的未来,又要布局未来的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过,各地尝试“破题”之后,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仍需从更高层面定下基调、填充细节。
例如,在美国持续推行“去风险化”“脱钩断链”背景下,中国如何突出重围,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时,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如何协同发展;如何使政府有为、市场有效,释放全社会创新效率等。在这些重要议题上,外界期待全国两会能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提振信心,需聚焦关键群体。
作为中国60%以上GDP、80%以上城镇就业的贡献者,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事关经济全局,也是提振信心的重点关注对象。
眼下,受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家有观望情绪。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表示将在2024年扩大投资的民营企业家占比上升到四成以上,比上年实际新增投资企业占比高出8.8个百分点,但仍不足半数。
激发民企活力的行动已经在路上。春节前地方两会,“民营经济”成为热词;节后各地聚焦拼经济的“新春第一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亦是一大着力点。不少省份都提到,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企和企业家权益。这种优化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等方面,更体现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真正实现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上。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打造让企业安心的营商环境,去年以来一系列重磅措施已落地见效。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还将为此作出哪些精准设计,代表委员又会贡献哪些真知灼见,值得期待。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中央到地方,中国正以积极的政策、有力的行动,直面提振信心“必答题”。相信在这个3月,答案将更加清晰明确。(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