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为纽带,连接城市的历史与未来

发布时间:2024-11-25 02:40:33 来源: sp20241125

原标题:以美育为纽带,连接城市的历史与未来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以“One Space,More Chance(一个空间,无限选择)”为展览主题,亮相2024年米兰设计周中国周,通过生动的视频和海报产品,向全世界传递副中心在绿色城市打造过程中的创新方案和发展成果,展示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成果以及宜居宜业的全新城市风貌。美好生活离不开“美”的滋养,美育作为提升审美素养的关键力量,能够帮助人们深化对美的感知与理解,坚定我们的生活信念,激励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让生命焕发勃勃生机。

不仅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年来,还有不少地方积极探索,深入挖掘并利用当地的历史街区、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艺术场所的丰富资源,精心策划并组织展会活动、戏剧表演、文艺展出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凝聚审美共识,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开展美育教育,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同时,美育教育的创新实践,也为城市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如福州以三坊七巷为载体,打造“有福之州”的城市主题。三坊七巷属于当地特色建筑形态,是中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通过保留老街故居,改拆为修,让古街区的空间形态和场所内涵融入当下,将厚重历史转化为现代人身居其中、可触可感的文化体验;在浙江杭州,一座融合宋韵文化与亚洲植物文化的“亚洲花卉主题园”,以花为媒、铭刻亚运记忆,向人们传递合作开创美好未来的心愿,成为热门打卡地……这些城市以美的创造为打造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写下生动注脚,构筑起城市文化建设新高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当美的创造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当美的存在浸润着城市中每一位居民,城市的人文精神将愈加璀璨、城市文化建设的脉络将愈发清晰。城市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不仅具有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等功能,更有益于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对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创新美育工作思路和途径,构建起“大美育”崭新格局,通过美的创造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强化美育资源供给,以美育为引擎,为城市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此过程中,需精准把握美育资源供给的方向与核心,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这一宝贵财富,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提炼具有地域性、独特性的美学基因。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由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构成,凝聚着当地人的共同情感和价值观念,也形塑着独特的城市文化主题。以湖南常德老河街为例,历史上常德曾遭受七次毁城之灾,又七次重建。这里的古城、古街,一次次从废墟中重生并不断展现新面貌,靠的正是那割不断、毁不掉的文化根脉。如今,常德老河街呈现出独特文韵,让人们感受着古城的文化魅力。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激发文化生命力、增强城市韵味。

创新美育内容形式,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松花江畔,被誉为“冰城”的哈尔滨,形成了冰雪节庆、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体育等一大批独具北国特色的文化体验项目,展现了这座城市独有的地理风貌与文化底蕴,引来世界瞩目。哈尔滨充分运用丰富的冰雪资源和人文风情,发展冰雪产业经济,展现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之美。同时,哈尔滨的走红,离不开用新技术新媒介呈现城市文化的持续探索。善用数字媒介,并不是简单将城市故事“搬上网”,而是通过对传统节庆、民俗和生活方式的现代演绎,将现代设计理念和科技手段融入历史文脉,塑造富有活力的城市形象,赋予城市文化更大吸引力。数字媒介塑造的城市文化新景观新体验,令人眼前一亮、心有所动,让更多人记住一处景、爱上一座城。

加大美育普及力度,涵养市民人文素养。市民审美能力的提升,关乎城市文化的整体塑造和提升。美育的普及,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更能够推动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上海市政府依托文化基础设施优势,组织全市200余家专业文化艺术场馆机构“打开围墙”,开展艺术普及教育活动近8000场,与市民共享艺术之美,让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歌舞剧团、剧院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持续打造上海市的“文化地标”。这种开放的姿态,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亲身体验艺术魅力的宝贵机会,更在无形中推动了城市美育共同体构建,让美育的涓涓细流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如此,期待更多地方立足本地特色,开放新型文化空间,以城市规划的视角谋篇布局,打造更多市民美育实践的生动课堂,让城市因美而更动人、市民因美育而更幸福。

美育,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正在为城市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美育赋能城市文化建设,牵引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归根结底是人民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以美育为纽带,连接城市的历史与未来,打造更加美丽、文明、和谐的城市家园,让城市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地、成为展现中华文化之美的重要窗口。

(作者:倪宇婷,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