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互搭平台,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发布时间:2025-01-10 19:40:38 来源: sp20250110

原标题:凝聚共识,互搭平台,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域,家校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对于良好教育环境的打造和教育支持系统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互动是家校共同体构建的关键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家校沟通的意义价值,厘清家校沟通的当前困境,找准当前困境的破解之路,才能有效地提升家校沟通效果、切实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沟通的意义与价值

家庭教育责任的担负需要学校的助力,学校育人目标的实施也需要家庭的支持。

在“双减”政策出台前,全社会弥漫着以“分数”为重的教育气息,将知识学习视为教育的唯一重心,家长和学校在各自的教育领域带领学生为“分数”奋斗。“双减”政策实施后,全社会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原有模式提出了深刻挑战。家庭与学校双方只有通过深度沟通,才能实现互相搭台和密切合作,促进“五育”并举的教育模式有效落地。

家庭和学校共同构建和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如果双方存在冲突分歧无法弥合,就会使得教育生态环境变得沉闷压抑或动荡不安。良好的家校沟通可以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情感互动,提升双方在教育过程中的信任感,提高教育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学生、家长和教师幸福感和获得感。

家校沟通的困境

教育共识建设不到位,易引发信任危机。在家校沟通中,学校的倾向与家庭的倾向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学校说的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而家长问的是“为了谁的孩子好”和“为了孩子什么好”;学校关注全体孩子和孩子的全面发展,而家长关注的是自家孩子,希望自家孩子获得最好的发展。比如,学校希望课堂管理松紧有度,但有些家长期望课堂管理严一些,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有些家长则期待课堂自由度大一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家长的教育期待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点。

家校权责界限不清,易发生越界沟通。一方面,教师对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界限把握不清,过多地将工作职责转嫁给家庭,发生“学校教育家庭化”的问题,使得家庭在合作共育过程中承担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职责,担负了过多教育压力而产生抱怨心理。另一方面,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及权利意识的觉醒,家长常常以知识凌驾者、责备者、孩子保护者和需求者的身份对教师专业权力范围内的事项进行干预,对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管教方式提出种种质疑。被指责和投诉的风险性压力使得有些教师在教育中变得畏首畏尾,不敢教、不敢管,难以守住教育的底线和原则。

家校沟通模式存在单向化倾向,易致沟通不畅。传统的信箱、热线等家长意见反馈途径往往成为摆设,新兴的家委会也难以起到信息向上传达的作用。实际上,很多家委会被质疑立场没有站对,他们是与学校而不是与家长建立同盟关系,使得他们在沟通中向下传达多、为学校办事多,但为家长反映需求少、为家长办事少。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采取消极抵抗的方式对学校的各类要求不予响应;有些家长通过匿名性举报这种成本低但制衡性强的方式促进自身需求的满足;有些家长采用过激的、反复的举报方式来让学校和教师“低头”;还有些家长抓住学校和教师的小失误进行扩大化举报,发泄自身诉求被忽视的不满,释放心中被压抑的愤怒情绪。

家校沟通困境的破解路径

增加教育共识,促进家校教育共同体建构。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论坛、家长大讲堂、家庭读书会等主题式的教育活动向家长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缩小家校之间的认知误差和理念分歧,共同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家校合作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还可以通过一对一沟通等模式进行家校互动,了解双方教育认知,体会双方教育需求,明确双方教育责任和边界,形成教育共同体意识。

创新沟通渠道,畅通家校沟通对话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线下与线上的沟通渠道,建立稳定、长效、多元、平等的沟通对话机制。在信息的自上而下传达方面,可以通过公示栏、家长信、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措施、进度、方法等信息向家长公开,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知晓度;在信息的自下而上传导方面,可以设置校长信箱、校长邮箱、校长热线、主任校长接待日等多种途径听取家长意见,在家长委员会设置专门的意见收集和传达小组,定期进行意见收集工作,加强信息的向上传导,并将处理措施进行互动传达。

做好舆情监控,建立家校冲突预防与应对机制。建设家校冲突舆情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潜在的冲突风险,做好预防处理;及时解决较轻微的家校冲突,做好需求响应,以防止潜在冲突向显性化过渡、轻微冲突向严重化发展。成立家校冲突应急管理小组,建立冲突应急机制,提前确定好家校冲突事件发生后由谁负责,做哪些事项,每个事项如何开展,按照流程机制对已发生的家校冲突事件及时反应、有效应对,尽最大可能降低家校冲突的负面影响,发挥家校合作的建设性作用。

(作者:田宏杰,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教授)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