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学科专业 中国古典学“学什么”?

发布时间:2024-11-21 18:09:31 来源: sp20241121

原标题:揭秘新学科专业 中国古典学“学什么”?

  中国教育部日前在其官网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新增的24种本科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设的中国古典学专业位列其中,吸引颇多关注。

  中国古典学的主要学习和研究内容是什么?将如何培养人才?针对上述疑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吴洋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揭秘新专业。

  对于中国古典学专业“学什么”的问题,吴洋表示,中国古典学是以中国古代经典研究为主要的教学和研究主体,以古代中国的本体研究为目标所设立的新专业。

  他特别指出,不同于西方古典学,中国古典学在研究方法上更强调继承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入乎“小学”,参稽“汉学”,出乎“大学”,在中国传统文献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古代经典的诠释。同时,中国古典学还重视对古代中国多民族历史语言文化的研究,致力于传授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下的优秀传统文化观念。

  吴洋说,与古代文学、古代哲学等专业领域相比,中国古典学专业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回归典籍本身,甚至尽可能是“最初的版本”。相关的广泛深入研究对于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立独立自主的学术体系极有意义。

  谈及课程设置,吴洋介绍,其中既有包括《周易》研读、《尚书》研读、《诗经》研读等大量原典研读类课程,也有“校雠学”这样的治书之学,即以古籍为中心,研究古籍的版本、校勘、成书及其流传等文献问题。

  在专业学习中,学生们还将接触到“中国古代术数”这门课。吴洋介绍,这门课主要讲述古代术数基本知识及其思想流变,术数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知识体系和信仰模式,诸如天文、历法、星占、卜筮、堪舆、符咒等,它们共同构建和支撑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世界观。

  “术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基因,且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考察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有效途径。”吴洋说。

  此外,新专业的培养体系还将包括相对应的实践学习,包括游学、读书班、共研课题、古琴以及其他传统文化习得等,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具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

  吴洋表示,中国古典学其实是一门交叉学科,不仅是人文学科内部的交叉,而且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交叉,还可以与理工科交叉。“比如,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数学观念和科学意识,又如何在数字人文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这些都将是中国古典学的学科特色。”

  据悉,中国古典学专业2024年起即可进行高考招生。展望人才培养,吴洋说,人大国学院希望通过全新的学科规划和专业培养方案,实现本硕博知识与课程纵向贯通。“希望新学科能培养出精专于中国古典学的学者,即便有的学生后来有了其他方向的研学选择,相信本学科打下的基础也将为其将来的发展加分。”

  他特别强调,中国古典学绝非一门“关起门”的学科,而是既要研究中国典籍和文化在本国的起源和发展,也要研究它们早年出海后的发展和影响。新专业将积极鼓励学生访学、参与联合培养项目、参加国际会议、发表国际论文。“我们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中国传统学术路径,熟悉中国古典知识体系,并具备世界人文学术视野。”

(责编:申佳平、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