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1:31:27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上海2月2日电 题:将与公众暂别 上海邬达克纪念馆迎大客流
中新网 记者 郑莹莹 范宇斌
2024年的上海冬日,在番禺路上,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90多年前设计建造的旧居依旧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
棕色调的花园住宅掩映在绿树之间,清水红砖、耸立的烟囱、装饰性的鸽房,路人随手一拍便是一组老建筑风景大片。
旧居的外墙上挂着好几块牌子,上面写着:邬达克设计,砖木结构,约1930年建。邬达克于1932年至1938年在此居住。
邬达克纪念馆正在进行的“阅读建筑”展览计划于2月4日结束,之后,邬达克纪念馆也将暂时与公众告别。邬达克纪念馆馆长刘素华告知,这几天,即便时常下雨,来参观邬达克纪念馆的游客依然很多,有时还排起长队。
近日,邬达克纪念馆迎来大客流。(邬达克纪念馆 供图)“95后”青年陈先生是一名“邬达克迷”,得知上海的邬达克纪念馆即将暂时闭馆,专程从外地赶来参观。在他看来,高耸的砖砌烟囱,红色的清水砖墙,整个建筑颇具英国乡村风情,色彩协调,层次丰富。
邬达克纪念馆已免费开放了11年了。2013年1月8日邬达克诞辰120周年这天,这幢旧居以邬达克纪念馆之名亮相,11年来,这里接待了超过100万人次的参观者。
60岁的刘素华还记得十几年前的那一天,她驱车从机场回程的高架上下来,看到邬达克旧居的情景:薄雾间,旧居只显出轮廓,那一瞬间,却有抓住人心的美感。
那并不是刘素华第一次看到这幢建筑,光线充足时她也来过,觉得几近破败,没想到却在薄雾中动心了。
(2010年,修缮前的邬达克旧居。 邬达克纪念馆 供图)那一刻,她决定接棒修缮这幢建筑。刘素华说,“建筑跟人太近了,有时候人们会忽略它的作用,而其实我们每一天的‘爱恨情仇’都发生在建筑里。”
她带领团队花了好几年修缮这幢建筑,去了解邬达克,甚至远赴欧洲多地找寻邬达克纪念馆的史料线索与展陈授权。
邬达克纪念馆刚开放的时候,大多数参观者都是老年人,而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慕名而来。“我希望影响到青年一代,希望让更多年轻人对城市建筑遗产有兴趣。”她说。
近日,邬达克纪念馆吸引年轻人慕名而来。 中新网 记者 郑莹莹 摄刘素华是湖南人。一个外乡人在上海这座都市“照料”起一幢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留下的历史建筑遗产,是一番怎样的感受?她称,这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这座城市有很多普普通通的市民,他们对这些建筑遗产的热爱,让她一个外乡人都被打动。
她一直在想,对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而言,乡愁是什么?后来她有了答案,乡愁是弥漫在上海城市中、街区里的人文气息。
2016年的时候,邬达克纪念馆办了一个名为“爱屋及邬”的艺术展。
刘素华解释说,爱屋是屋子的屋,及邬是邬达克的邬,邬泛指上海的城市文化遗产。
确实,邬达克设计的上海国际饭店、武康大楼等建筑,已然嵌入这座城市,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形成沪人的城市记忆。(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