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3:53:40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社 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门睿 吴侃)由中国侨联和中华文化学院联合举办的“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21日在北京结业。
一周时间内,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8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等围绕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时代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新媒体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等主题展开课程学习,并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兴科技企业进行现场学习。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就学习心得和海外华文媒体国际传播经验展开交流研讨。菲律宾《商报》文艺副刊编辑陈淳淳说,菲律宾《商报》前身《华侨商报》创刊于1919年,是菲律宾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100多年来,《商报》秉持自身特色,多角度、全方位报道菲律宾当地的发展与变化,时刻关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赢得菲华民众的广泛喜爱,未来将传承使命、发挥优势,继续为民间交流搭建“桥梁”。
“在课堂上,我们深入学习了中华文明在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中形成的独特内核,实地探访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让我们对中华文明五千年来的薪火相传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菲律宾《世界日报》中国新闻主编吴朝晖表示,无论传统还是现代,海外华文媒体读者始终对中国故事抱有兴趣,希望能将此次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中的动力,为读者提供更丰盛的“精神食粮”。
“当前传播技术迭代迅速,对传统媒体的综合性发展提出很高要求。”柬埔寨《柬华日报》总编辑安佳表示,此次研修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于转型中的海外华文媒体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海外华文媒体站在国际传播的最前线,直接与当地民众对话。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打破地域、文化等原因造成的信息壁垒,不仅依靠华媒人的情怀,也有赖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
新西兰雅风社社长邹家馨表示,成立8年来,雅风社通过传统媒体与线下活动,将诗词、书画、篆刻、京剧等传统艺术介绍给当地民众。“我们还在当地开展了京剧脸谱进校园、儿童书画书法班等中华文化活动,希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把中华文化介绍给当地民众。”
“10年前在英国穿汉服,当地人会问我来自韩国还是日本。现在在英国穿汉服,会有当地人在观察后问我穿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服饰。”英中人文交流中心主席王奕璇表示,这一经历让她意识到,参与国际传播不仅要保持文化自信,还要增强自身专业性,重视对报道事实和细节的考据。
“海外华文媒体要顺应海外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以当地人熟悉的传播方式和话语开展跨文化对话。”《欧洲时报》西班牙分社常务副社长王伟先介绍称,近年来《欧洲时报》西班牙分社通过与当地商界、主流媒体合作,探索将中国影视作品引入欧洲市场,通过参与举办国际交流活动、开设西班牙语短视频栏目等方式,做出海外华文媒体转型新尝试。(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