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前哨有群“海上花木兰”

发布时间:2025-01-10 23:41:01 来源: sp20250110

“三八女炮班”组织训练。杜程宇摄

碧波万顷,海天交融。

金秋十月,黄海深处的海洋岛依然草木葱茏。辽宁省长海县海洋岛“三八女炮班”民兵正在岛上训练。海风划过女民兵们的面颊,吹起耳边短发,一颗颗汗珠从额前滴落……

上世纪50年代末,守岛部队在海洋岛张家楼设立哨所,并配置一门火炮。为保证哨所减员时火炮仍能正常发射,部队决定在驻地组建一支民兵炮班。岛上的男人们常年出海打鱼,在家春播夏锄的“渔家女”便承担起火炮射击训练的任务。1960年6月,5名“渔家女”成为第一代女炮手。1964年,在全军炮兵比武大会上,她们9发9中,在众多射击能手面前一战扬名。

“海岛上生,浪涛里长,我们是英姿飒爽的渔家姑娘……”63年时光荏苒,海洋岛“三八女炮班”的民兵“母传女”“姐传妹”,常年配合守岛部队执行执勤巡逻任务,接力守卫祖国黄海最前端,被誉为“海上花木兰”。

现任班长牟苹丽是2008年加入女炮班的,一干就是15年。记者翻开她家中的相册,从亭亭玉立的少女到温婉娴静的母亲,从老式迷彩服到21式作训服……牟苹丽将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女炮班。

“我刚加入炮班时负责压弹,一夹炮弹重约10公斤,每天要进行几百次的压弹训练,手指经常被夹得生疼,胳膊更是酸得抬不起来。”牟苹丽笑着说,那时年纪小,力气也小,好几次哭鼻子想打退堂鼓,但一想起入班仪式上“海岛姑娘决不能给炮班丢脸”的誓言,便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牟苹丽是第14任班长,班上9名队员来自岛上不同岗位,有村干部、老师,有护士、企业员工。身份变了,但老一代女民兵留下的“不畏艰苦、卫岛戍边”的奋斗精神没有变。“海岛姑娘决不能给炮班丢脸”这句话,是一代又一代女民兵的青春宣言;坚韧与执着,是一代又一代女民兵刻在骨子里的精神。

海岛上最难熬的是夏天,紫外线强,空气湿度大,走两步就汗流浃背,更别说进行军事训练了。烈日下,女民兵们穿着20多斤重的战斗装具,与守岛官兵一起摸爬滚打,累了就枕着头盔躺在地上休息一下。一次,她们配合部队执行高炮演训任务,需要全副武装通过近400米长、最大坡度达70度的陡坡,快速占领阵地后射击。由于天气溽热,刚跑到阵地的女民兵宋爱民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她强忍不适坚持上炮操作,取得首发命中的好成绩。

“我们不畏惧训练的苦累,却害怕面对孩子的眼泪。”牟苹丽说,作为女民兵,有时难以兼顾好训练和家庭。一次,女炮班协同部队执行演训任务,到达演训地点后按规定不能与外界联系。演训持续了10天,任务一结束,大家连忙拨通家里的电话,好几名女民兵听到孩子哭着问“妈妈你去哪儿了”的时候,都哽咽难言。“每名队员都亏欠家人很多,我们将对家人的愧疚化作练兵动力,让家人以我们为傲!”牟苹丽擦去眼角的泪花,坚定地说。

近年来,随着新装备入列、新任务下达,女炮班着眼支援保障打赢需求,练就新本领、担当新使命、履行新职能。“以前演训时,我们主要跟随部队,他们指哪我们打哪,炮打得准就行。现在则需要自己搜索和发现目标,负责支援保障部队行动。”牟苹丽介绍,她们在操炮基础上,完成新式防空武器操作、目标识别等多个课目训练,实现技能升级。

前两年,部队举行联合演习,女炮班接到指令后迅速转入战斗状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占领阵地、射击前准备等任务。“一号方位出现小型机……”牟苹丽发出旗语信号,女民兵们密切协同,迅速完成目标捕捉。导调组判定:女炮班要地防空能力达到演习协同要求!消息传来,大家相拥而庆。

国庆节前夕,“三八女炮班”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长海县文化宫举行,63年守岛、尚武、奉献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位听众。“今年,‘三八女炮班’被授予辽宁省‘时代楷模’称号,大连市面向全市下发向她们学习的决定。”大连军分区领导介绍,“三八女炮班”的精神对于当前聚力推进辽宁振兴具有积极意义,我们要让光荣传统在新时代焕发更大光彩。(孙福涛 高勇)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