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打工别踩上“付费兼职”的坑

发布时间:2024-12-15 12:06:56 来源: sp20241215

  暑期来临,有公司通过发布高薪岗位等兼职信息,吸引大学生线下面试,并以“提供信息”“制作工牌工服”等名义,向学生收取费用。推荐的兼职信息,有的是公开渠道已发布的,有的则暗藏风险,需引起足够警惕。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付费兼职”现象进行了调查。

  _______________

  “电影院检票、扫码,300元一天”“音乐节现场助理,500元一天”“自习室前台工作人员兼职,400元一天”……

  暑假中,网络平台上发布的这些信息吸引了不少想找一份兼职的学生。有学生抱着“高薪”“日结”的期望前来报名,结果却是“想找工作先交钱”。

  不同公司的面试约在同一间办公室

  7月中旬,北京一高校大三学生高余(化名)通过某兼职平台,想找一份“电影院检票”的暑期工,但跟招聘方沟通后发现,所谓的兼职机会并不存在,还要求他缴纳480元“制作工牌的费用”,才能推荐其他工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册了该兼职平台的账号,随机投递了几个岗位,包括演唱会检票员、图书馆管理员、玩偶扮演者等。

  在一则由北京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布的“自习室归类”招聘信息中,岗位描述是“整理、接待”“派发宣传海报”等,工资待遇为每天100元至400元;另一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的“音乐节协助”岗位信息中,招聘方称工作主要是“扮演卡通动漫玩偶”“参与会展活动”等,声称“学生有时间就可以参加、工资一天一结”。

  记者分别添加了这两家公司工作人员的微信。沟通中,他们没有提及此前发布的“自习室归类”“音乐节协助”等岗位,而是发来了一张长图,声称公司拥有“猫咖兼职”“电话客服”“地推拉访”等18种岗位。两位工作人员均表示,“工作前只需要参加一次面试、公司直聘;简单看一下个人形象及沟通表达能力;就近分配、无押金、中介费等,3天内上岗”。

  企查查数据显示,上述两家公司,一家的注册地址在北京市密云区,另一家的注册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

  令人疑惑的是,这两家不同的公司,通知求职者面试的地址,都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某写字楼的一间办公室。

  在“无名”公司与个人签下“服务费”协议

  7月底的一天下午,记者如约来到面试现场。写字楼大堂公告牌到办公室门口,未看到任何有关招聘公司名称的标识。

  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内,有一张前台桌子和4个工位。听闻到访者来意,一名工作人员来到前台,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登记表,让填写名字、手机号码、来访人数等信息。记者注意到,此前已有10人登记了信息。

  在一个靠窗隔间,这名工作人员开始进行“面试”,主要询问个人情况,“之前做过兼职吗?”“接触过兼职中介吗?”“父母都是做什么工作的?”“手机多少钱买的?”

  随后,他介绍说,“公司提供兼职岗位,但前期会有适当的费用,用于购买上班的工牌、服装之类,这些需要你自己提前垫付。”随即要求到访者支付200元,并签服务协议。

  在此期间,记者看到不时有学生前来面试。高余告诉记者,工作人员要求他支付的费用是480元,他当场通过微信支付了。

  高余付款后,工作人员让他签署了一份《兼职服务协议》。其中显示,480元为兼职服务费,“包含乙方兼职期间所需的工服工牌胸卡(部分岗位不需)、促销赠品、物料损耗等”,此外还包括“甲方为乙方提供的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收集发布服务,沟通协调劳务信息通信费、相关客服人工服务费以及公司为兼职开展服务的其他各项支出等”。

  工作人员强调,他们公司是“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会把全北京的兼职资源整合到一起,推送适合你的兼职”。

  记者注意到,在高余与对方签的《兼职服务协议》中,签协议的甲方是“张某某”,协议中写明“一经交款确认签字恕不退还”,但并未载明甲方提供“兼职推送”服务的期限。据了解,高余交的480元,是转给了一个个人微信账号。在工作人员给高余出具的收据上,收款事由写着“服务费”,但并无公司名称。

  记者联系到登记表上的刘金(化名)得知,当天早些时候,他与两名同学也来这里参加了面试,“我们从门头沟区来到朝阳区,来回路上就要3个小时”。

  说起这事,刘金有些气恼,此前他曾与工作人员在微信上确认“入职没有任何费用”,到了现场之后,对方却要求他们每人交480元,“我们还没挣钱呢,公司就要我们交钱,我们肯定不干。”刘金说。

  据了解,工作人员要求来面试的学生支付的费用在200元至580元,此外还有“380元半年、480元一年”的付费方式。

  交费后,工作人员告诉高余,“兼职推送”服务,就是添加“专业人力”微信,人力会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兼职信息,看到感兴趣的兼职信息,人力会推送岗位负责人联系方式。

  同样购买了“兼职推送”服务的姚建(化名)说,工作人员在他付款后声称,他感兴趣的玩偶扮演兼职,目前没有岗位空缺,3天后会给他推送新岗位,但一直没有人联系他。

  高余表示,“专业人力”曾给他推送了一条兼职信息,但这个岗位离他“太远了”,而且仅限女生,“不仅性别不符,兼职地点离我一个多小时车程,看来,所谓‘精准推送’并不精准。”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无名”公司以及个人并无从事人力资源服务、介绍工作的资质,“无名”公司从事职业介绍,并收取费用涉嫌违法,所签订的兼职服务协议内容或可认定为无效。尽管学生不知道对方的具体信息,也可以就现有证据向有关部门投诉,并要求收钱个人予以退费,必要时,可以选择报警。

  小心“付费兼职”的坑

  2023年6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其中规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应当在市场主体登记办理完毕后,依法向住所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从事网络招聘服务的,还应当依法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企查查显示,上述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均不含职业中介服务。

  姚建曾在“专业人力”的朋友圈中看到一则招募线下充场人员的信息,用工方要求学生带好身份证,在多个证券软件开户,甚至包吃包住。

  “身份证都交出去了,不仅学生的个人信息可能会泄露,还有可能卷入不法活动之中。”姚建提醒说。

  7月23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称,7月22日媒体报道了“上百名大学生在西安找暑期工被骗,陕西星启远帆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收了体检费、保险费后杳无音信”的情况,经初查,涉事企业存在未经许可擅自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违规预收费用等行为。目前西安经开区劳动维权部门已责令涉事企业暂停经营,并退还预收费用;待调查清楚后依法依规处理,如发现涉嫌犯罪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西安经开区提示求职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预收费用属于违规行为,请及时向属地劳动维权部门举报投诉。

  学生在“付费兼职”中所遇到的坑,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损失。

  今年1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写报道了多名大学生因“兼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莫名其妙成为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管,致使工作背调无法通过。骗子以兼职之名哄骗大学生给所谓的手机应用小程序“充场”,实则是利用其身份信息注册公司,通过“兼职”窃取个人隐私、冒用身份信息,甚至将人脸识别全过程录制下来公开叫卖。

  针对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一级法官黄曦提示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扣押他人的居民身份证;若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以各种理由要求租用、购买各类工作设备或交钱、贷款才能够安排岗位的,应果断拒绝,以免上当受骗。

  黄曦表示,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一旦权益受到侵害,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依法依规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可以拨打12348法律援助咨询热线,向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咨询;遇到用人单位拖欠报酬和工资,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月29日,记者将相关证据提供给兼职平台。一天后,兼职平台相关人员短信告知,“经核实投诉成立,已反馈警告商家整改”。

  交费后等待了两周,高余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兼职工作,他很无奈,“就当这笔钱打了水漂吧”。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黄冲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