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沿黄地区生态之变:鸟儿欢歌 民众安居

发布时间:2024-12-05 15:05:13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网 济南10月25日电(周艺伟)“当时我在用望远镜观察豆雁觅食,数量有上千只,突然发现其中一只从未见过。它体型较小,色彩艳丽,和豆雁明显不同。”近日,在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黄河三角洲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科研人员张树岩在日常鸟类监测中,记录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红胸黑雁,这是该物种首次在保护区被发现。

  连日来,记者跟随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绿色先行”山东媒体行活动,走进济南、东营、滨州等沿黄5市,探访各地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们正在围观丹顶鹤进食。周艺伟 摄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成立以来,鸟类种类从187种左右增加到目前的373种。”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科负责人周立城介绍说,该保护区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现共有野生动物163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营造适合不同植被、不同底栖生物、不同鸟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在河流淡水湿地,保护区设置大缓坡和深水区,引进黄河水,建设鸟类繁殖岛、鱼类栖息地;在盐沼湿地,全面修复黄河三角洲受损的盐地碱蓬植被,为鸥、鹤、鹬等珍稀濒危鸟类提供栖息地;在海岸带湿地,通过全面治理互花米草,往日的“绿色沙漠”重焕生机。

  得益于长期的生态保护修复,今年以来,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候鸟栖息情况持续向好。5月初,工作人员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在保护区内繁殖;6月中旬,首次发现疣鼻天鹅在保护区内繁殖;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位列其中。

  “湖山上头别有湖,芰荷香气占仙都。”在山东,不仅有黄河入海口的芦花飞雪、鸥鹭齐鸣,还有东平湖的波光潋滟、渔歌唱晚。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是黄河中下游重要的蓄滞洪区。

  “过去家家户户流行网箱养鱼,网箱网围众多,导致水质‘过肥’,湖里长满杂草。”从渔民转业到绿化养护公益性岗位的李后芹说,经过治理,如今东平湖水变清了,野生动植物也多了起来。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是黄河中下游重要的蓄滞洪区。周艺伟 摄

  据东平湖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张松介绍,近年来,东平县开展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我们先后关停沿湖607家淀粉加工、造纸等污染企业,清除网箱网围12.6万亩,销毁大型采砂船370艘,清理沿湖沿河砂场109处。”

  张松称,当地还加快滨湖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修复,修复湿地3.4万亩;常态化开展菹草清理、增殖放流,利用25万亩大水面,发展“生态渔业”;探索完善生态隔离带管护机制,结合渔民转产转业,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余个。此外,还实施黄河滩区迁建等工程,9.2万名民众迁居,确保黄河长久安澜。

  经多年治理,东平湖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水质持续改善。目前,东平湖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局部达到二类标准,核心区水体透明度超过3米。同时,东平湖区生态物种得以恢复,消失多年的洄游型刀鲚重现,世界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在此“安家落户”。

居民们正在黄河街道幸福河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娱乐休闲。周艺伟 摄

  对黄河滩区进行有效治理的,还有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原来我就住在黄河滩区,一到涨水时就得搬到堤上,有时来不及,就爬到房顶上躲水,很是折腾人。”今年80岁的居民邢大爷表示,后来搬到幸福河社区后,周边配有黄河文化广场、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感觉方便多了”。

  黄河街道地处章丘区西北部,北接黄河,有21个黄河滩区行政村。为了让黄河滩区民众远离黄河水患的威胁,黄河街道实施了滩区迁建工程,2020年启动选房搬迁工作,超1.2万名滩区民众迁入幸福河社区。

  黄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杰介绍说,民众搬迁入住后,街道对滩区内原有房台进行整平,并调整为基本农田,新增农业用地2000余亩。目前,滩区各村整平土地均已对外发包,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每年集体增收约200万元人民币。(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