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仪式感,让传统节日更鲜活

发布时间:2024-11-24 06:12:43 来源: sp20241124

原标题:唤醒仪式感,让传统节日更鲜活

  河北石家庄一家年货市集内,商家为市民现场写春联。新华社发

  在上海豫园商城拍摄的“一夜鱼龙舞”主题灯组与观灯人潮。新华社发

  在遵义开往重庆西的5630次列车上,旅客在车上观看民族特色舞蹈表演。新华社发

  游客在陕西西安大唐芙蓉园观灯留影。新华社发

   【圆桌访谈】

   编者按

   传统节日是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是中国文化基因的表征。如何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特邀专家学者探讨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的守与创,并请仪式参与者、文艺创造者共同讲述动人的节庆故事。

   访谈嘉宾: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晓峰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萧 放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陈 波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美莹

  1 仪式感赋予节日新活力

   记者:逛灯会、赏非遗、买国潮、写春联等正逐渐成为部分人庆祝传统佳节的仪式。根据您的观察,如今的传统节日体验中,涌现出哪些新形式、新样态?

   萧放:传统节日是我们的传统时间制度设计,它服务于传统社会时间节奏,是传统文化的特别呈现。当代社会的传统节日,首先是当代人的节日,是人们日常生活诉求的集中表达。人们在传承节日习俗内涵的同时,会不断融入新元素、增加新过法,如春节期间的手机拜年、微信红包、电子烟花、贺岁电影、乡村春晚、旅行过年等。在新媒介时代,当代传统节日保持了家庭团聚的功能,同时,人们更重视跨越时空的社会交往,网络问候成为新的节日习惯。一些传统节日用品也因技术手段与审美意趣的提升,从实用的形态变成了艺术作品。比如,山西花馍本用于祭祖祈福,如今制作得精美绝伦,其审美需求远大于实用需求。这些节日用品既服务了节日生活,又让节日更加可视、可感,提升了节日影响力。

   陈波:国潮是指“中国文化元素+当代潮流时尚”。传统节日中涌现的国潮热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表现,是文化精髓的立体呈现、文化传播的重要依托、文化叙事的重要支撑。各类文化产品的形式、内容创新赋予传统节日新活力。在文旅融合层面,城市、景区借助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节庆活动,打造中秋灯会、创意市集等沉浸式的空间,为游客创造了交互体验式的文化场景。在传播层面,各大平台通过推出地域性、创新性、互动性内容和打造IP的方式,借助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元的传播渠道,让网友足不出户就能感知传统文化。此外,群众的自发性文化行为也推动了节庆习俗的传承发展,人们身着传统服装游园林、唱昆曲庆花朝,以文化自觉为内生力推动文艺民俗步入大众视野,以古典的中式美学唤醒大众的民族记忆。

   刘晓峰:节日仪式感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记得在一次春节聚会上,一位老年人提议:“古人过年饮屠苏酒,有个规矩是自幼齿饮起。我们今天也仿效前贤,从年轻人开始饮起。”这个节庆仪式的变动产生了非凡效果——年轻人站起来提酒、神采飞扬,年长者感怀多多,讲起一生经历的难忘往事。我想,“叙齿之饮”赋予春节聚会的就是这种仪式感。传统节日的习俗都经历过千锤百炼,如果认真研究便会发现其中很多合理内核是能够活用到当代的。

  2 传统节日迎来复苏,更多的是文化需求

   记者: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节日外,寒食、花朝、中元等节日越来越受关注。这些传统节日的回归,反映出人民群众怎样的期待与诉求?

   萧放: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往往关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节日,忽略了一些有情调、有趣味的小节日。这些相对“冷门”的节日中,有些节日曾是大节,如寒食、上巳都是春天祭扫与郊游的重要时间。壮族、畲族、黎族都将农历三月初三作为地方重要节会,广西南宁“三月三”歌会成为城市名片。花朝节是传统百花生日,年轻人穿着漂亮的春衫,徜徉于郊野,春愁与春乏,一游了之。中元节主要集中在南方秋收之际,人们除了传统祭祀外,如今也看重家庭聚会与放河灯活动。在经济发展、社会富裕的背景下,人们期待更多地亲近自然、沟通交流,因此各色传统节日被翻出来,古为今用。总之,节日发挥着调剂情绪、表达情感、沟通社会的功能,对节日的重视体现了人们的新期待与新诉求。

   刘晓峰:2021年,我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花朝节的文章,后来被网络平台转载,并获得大量转发。我认识到,人们不仅欢度盛大的节日,还开始关注一些小节日,这些传统节日亟待人们深入认识、理解和传播。大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源自新时代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种现象的推动力来自人民群众对文化传统再认识的意愿——想赋予生活新的意义,想给予重要时间节点以文化解释。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既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有。关注中国文化的出发点、寻找自己文化的“根”,是来自中国当今社会内部的一种巨大的原动力。

   陈波:人民群众对传统节庆的需求和重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主义文化浪潮中顺势而上的具体呈现。传统节日迎来复苏,大众对节庆形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传统节庆为大众塑造了开放的仪式空间,人们更加专注自身感知,从浓厚的节日氛围与传统文化环境中获得精神慰藉。此外,全球化浪潮为人们带来了高频度的空间转移和深度的文化交融,难免会引致心理疏离、身份认同缺失。因此,人们期待在传统节庆中获得集中的情感价值与情感体验,通过共寻、共享民族传统与风尚,加深中华民族的身份归属,促进主体间的互通共情、文化共鸣和情感连接。

  3 守与创,让传统节日“活”在当下

   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人感叹“节味淡了”,缺乏节日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让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您有哪些建议?

   萧放:传统节日在当代没有以前的热度是可以理解的。生活富裕、社会稳定之后,人们对节日的期待降低,网络时代人们交往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减弱,这些都影响到节日氛围。如何让传统文化对接当代生活,需要我们认真思考。首先,我们要准确把握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节日是一种调适与增进人与自我、社会、自然三种关系而形成的节俗仪式与行为。其次,我们根据现代社会人们的新生活形态,运用新技术手段,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形式多样、具有参与性的节俗形式,让节日习俗更贴合今天生活的需要。比如,可以开发保健的年节屠苏酒、清新自然的清明团、驱邪祈福的端午五毒饼、造型各异的七夕巧果等更精致、更有创意的节日传统饮食。人们在节日用品、节日环境、节日互动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更广阔的空间。节日不同于常日,节日是生活的波澜,我们用心对传统节日进行观与赏,自然就会体味到节日的乐与趣。

   陈波:互联网等科技的普及一方面便捷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节庆行为的变迁,消减了逢年过节时欢庆忙碌的节日氛围。在宏观层面,需要建立起中华文明的本位立场,增强文化、民族、国家认同。在微观层面,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特别关注一些濒临消失的传统节日活动或技艺,防止文化遗失。一些文化产品新形态虽推动了大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但如汉服、民族曲艺等活动形式仍主要停留在亚文化社区内部,亟须进行知识普及、实践、传播的体系化建设,实现全民性的文化参与。各类文化主体应多措并举,在保持传统节日核心意义的同时,营造节庆氛围。媒体、文化机构需要顺应节日传统,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精髓打造符合大众审美的创新型文化产品。此外,应注重将家族节庆与社区节庆相结合,重拾传统节俗中凝聚亲情的重要内核。

   (项目团队:记者 王美莹、陈冠合、吕慎、颜维琦、苏雁 通讯员 孙樱芝)

(责编:温璐、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