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仁村的四本账(深度观察·驻村日记)

发布时间:2024-12-06 05:46:25 来源: sp20241206

  麦仁村的服装制作车间。

  村民从刘大庄酱菜厂下班,孩子在家门口玩耍。

  麦仁学校的学生在做课间操。

  工人在车间里包装袜子。   以上图片均为李晓晴摄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2023年12月5日到20日,本报记者来到河南省虞城县站集镇麦仁村驻村实践锻炼。麦仁村位于站集镇西部,距镇政府1.5公里,辖6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村民2540人,耕地面积2650亩。半个月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记者坚持写《驻村日记》,记录下乡村振兴一线的澎湃活力,记录下乡亲们奔向美好生活的奋斗热情。本期《新农村》周刊摘选部分日记,带读者细品麦仁村的振兴账本。

  

  产业发展账——

  乡村产业联农带农,2023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

  12月11日  小雪转阴

  今天是驻村第六天,昨晚下了场雪,地里绿油油的麦苗盖上了“棉被”。

  一早出门,就遇到身穿蓝色工装的村民刘信开着叉车忙活。“俺往酱菜厂运豆角,干了7年了,刘大庄酱菜是俺们村自己的品牌!”刘信说。

  记得驻村第一天,麦仁村党支部书记刘礼君就介绍过,刘攀登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开的酱菜厂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我们跟随刘信来到酱菜厂。厂区按加工品类与加工工序划分出工作区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在生产线上忙碌,货架上整齐堆叠着各式包装好的酱菜:有腊八蒜、糖蒜、豆角、萝卜干、泡椒等。刘攀登走过来说:“眼下主要卖腊八蒜和糖蒜,2023年厂里销量比上年增加了20%。”

  小酱菜如何发展成村里的支柱产业?

  刘攀登说:“俺家以前是作坊式生产,我父亲那会儿每天早晨4点就得起床,去镇上赶集卖酱菜。9年前俺建起了加工厂,现在做酱菜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产能大幅提升。刘攀登介绍,厂里配备了两台全自动真空包装机、一台半自动真空包装机,24小时运转,一天就能打包13万包,“机械化大大提升了产能,我们能接更多的单子了。”

  冷库保障质量。2023年,县里投资44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冷库,刘攀登全年支付村集体8万元租金。“以前冬天做腊八蒜,温度控制不好,做出来的腊八蒜有时一批绿、一批不绿,有了控温冷库以后,产品质量有保证,而且夏天也可以做腊八蒜。”刘攀登说。

  电商拓宽销路。麦仁村地处317省道和208省道交界处,发展电商交通便利。“俺2018年开始做电商,坐在家里就有车来拉,货能往全国发。这生意越做越有奔头。”刘攀登满脸喜悦地说。

  酱菜厂做出了名堂,如何带动更多的乡亲?

  从刘攀登的酱菜厂出来,记者碰上村民张玉霞牵着孩子回家吃午饭。

  “俺家就在厂附近,每天中午都能回家给孩子做饭,吃完午饭再回厂里上班,挣钱不耽误顾家。”张玉霞笑着告诉记者,她在厂里主要做快递打包,一年能挣4万多块钱。

  刘大庄酱菜厂解决了村里30多人的稳定就业。大蒜收获的时候,鲜蒜送到腌池前,需要大量工人修剪蒜头,“每年‘五一’一过,俺们村加上附近村,四五百人前前后后要干20多天,人均能增收两三千元。”刘攀登说。

  除了务工,刘大庄酱菜厂还通过订单带动种植户增收。

  村民刘献伟今年49岁,3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他和妻子在家带4个孙子孙女。刘献伟是个种地老把式,一共种了17亩地,每年都会拿出三四亩地种蒜,“村里有酱菜厂,不愁销路。”

  刘献伟算起账:“蒜种、肥料、人工,一亩地成本大概1000元,收入能有5000元,去年我种了3亩蒜,净赚了1.2万元。”

  “一年光散蒜我就能收差不多20万斤,都是俺们村和周边村的村民种的,大伙儿收上来拉到我这儿卖。”刘攀登告诉记者,除了收蒜,酱菜厂还收豆角、芥菜、萝卜等。

  “村里就得有攀登这么能干的带头人,我们尽力帮他做好服务。现在村里有‘企业+农户’‘帮扶车间+脱贫户’等模式,我们还会继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村民。”刘礼君介绍,村里的企业除了刘大庄酱菜厂,还有绿佳食品、辛家驴肉、倩雅内衣等,带动不少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记者跟踪了解到,2023年麦仁村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

  脱贫户增收账——

  监测帮扶措施到位,脱贫群众家门口有活干,月均收入1500元左右

  12月14日  大雪

  屋外飘着大雪,早晨4点,村民刘钦平就和妻子起床了。没一会儿,一盆盆面粉就摆放齐整,两口子开工做起了面条。

  按照一斤面两斤水的比例,刘钦平将原材料倒进缸中,然后将原料缸放进压面机,打开按钮。面团被压成面饼后,切割成鲜面条晾挂起来。两口子将面条称好、装袋后,将两辆三轮车装得满满的,冒着纷飞的大雪,分头送货去了。

  7点多,刘钦平的电动三轮车开到了麦仁村的好运来超市,老板朱雷鸣开门收面。按照前一天晚上在微信上的约定,刘钦平放下40斤面条后就迅速赶往下一家。

  10点刚过,刘钦平跟妻子送完面条回到家里。雪这会儿已经停了,刘钦平给记者倒上热水,在对面椅子上坐下。

  “您大雪天也照常做面、送面吗?”记者问。

  “对,大年三十也不休息。这周边就我一家做鲜面条,我不做大家就没得吃了,呵呵!”刘钦平回答。

  眼前,55岁的刘钦平劲头十足。可在2016年,他因心脏病一度被定为贫困户。

  “那时一年到头看病,没法下地干活。后来村里帮忙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我买了这一整套做面条的机器,总共贷了1万元,一年就还清了。到现在做了7年面条了,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刘钦平算起了他家的收入账:鲜面条两块钱一斤,成本一块五,每天大约做400斤,一个月能挣6000块钱。“俺家还有三亩九分地,秋天种小麦,夏天种玉米,一年下来,总收入有9万多元。”

  在麦仁村,像刘钦平这样稳定增收的脱贫户还有不少,村里对脱贫户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一直不放松。

  村干部介绍,2022年秋天,他们走访发现,村民李中信因为肺结核住进了医院。

  “我们收集了他家的信息,先核对政策,看是否符合监测户申请条件,然后开会讨论、公示,批下来后立刻按流程帮他申请了低保。”麦仁村驻村第一书记宋孝舜说。

  来到李中信家,大门上贴的“2023监测对象明白卡”十分醒目,卡上一项项列出了对他家的帮扶情况。

  李中信肺结核已初步治愈,招呼记者坐下后,他打开了话匣子:“我2022年11月被纳入监测户后,村干部立刻帮我申请了低保,每个月多了300多块收入。多亏了这个政策,让我日子过得宽松多了。”

  宋孝舜介绍,麦仁村现有脱贫户164户,其中监测户4户,风险消除监测户4户。村里有帮扶基地、帮扶车间,经营状况良好,带动400多名脱贫群众月均收入1500元左右,有活干有钱挣,脱贫户整体发展动力足。

  返乡青年创业账——

  发展条件好,扶持政策优,6个年轻人返乡创业,带动七八十人就业

  12月16日  晴转多云

  雪后气温大幅降低。“今年小麦种得都晚,现在降温对小麦好。”麦仁村包村干部郭红旗指着路两边的麦田说。

  来到一片在建大棚的田地,村民刘标正在给大棚扎压条。最近,他天天一大早就钻进棚里,采摘成熟的辣椒,采一批卖一批。

  记者钻进大棚,里边特别温暖。“棚里可比外头暖和多了。”刘标笑着说,“我回村种地第四年了,这个棚夏天种西瓜,冬天种蔬菜。我以前是网络工程师,在外头给人装宽带,28岁那年回了村里,一来是小孩、老人需要照顾;二来是村里发展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种大棚有效益,不比在外头打工差。”

  谈起这些年来村里的变化,刘标很是感慨:“变化太大了!要不是村里修了那条排涝水渠,夏天下暴雨,我的瓜就得淹了。”

  刘标对种蔬菜瓜果很有信心:“基础设施有保障,大棚更是高科技,你看,调温调湿、滴灌设备都配上了,种的品种也好,不仅产量有保障,而且还能卖上好价钱。”

  “俺现在有52个大棚,每个建造成本2000元,两到三年更换一次。土地流转、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费用全算下来,一个西瓜棚种植成本约5000元。俺的大棚西瓜,比露天西瓜早上市两个月,价格卖得高,每个棚净收益在2000元左右。”刘标告诉记者,“我今年打算再加30个棚,这两天正抓紧搭建,春节前瓜苗得移栽进棚。”

  郭红旗介绍,麦仁村鼓励青年返乡创业。“这些年村里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修了排涝沟,给田地都配套了电站、水井,还修了座标准化粪污处理场,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生产的肥料各家都可以按需取用。”

  生产条件全方位改善,道路硬化、村庄美化、河渠靓化、庭院绿化等工程陆续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1989年出生的刘坤之前在浙江海宁打工,2022年他带着技术返乡,开起了嘉瑞沙发厂,专门做沙发套。

  记者来到沙发厂时,刘坤正伏案裁剪布匹,妻子带着纺织工人将裁剪好的布匹织成沙发套。

  “俺15岁就出去打工了,眼看着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交通又这么方便,就动了回来创业的心思。”刘坤告诉记者,“村里帮了俺不少,这家门面就是村支书出面协调帮俺租下来的。有新的扶持政策,村干部都会第一时间通知俺。比如稳定经营一年以后,就能申请5000元补助,还能减免一定比例的租金、水电费用等。”

  记者来到二楼,6名工人正在缝纫机前忙碌,吴亚芳是其中之一。“俺之前在外地做了10多年沙发套,现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而且比以前挣得一点也不少。”吴亚芳说。

  刘坤算了自己的创业账:目前手上的订单能做到2024年7、8月份,每天能做100多套,加上各种补贴,一年大概能收入15万元,还能带动14个工人,人均年收入六七万元。

  “这3年村里陆续回来了6个年轻人,有种地的,也有开厂的,带动了七八十个村民就业。我们聘请专家来村里进行技术指导,每年至少4次,帮助对接服务企业。总之,千方百计努力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让返乡创业年轻人能成事、留得住,让村庄发展更有活力。”郭红旗说。

  基本公共服务账——

  就近入学、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乡亲们日子过得更踏实

  12月18日  阴

  上午10点,下课铃一响,麦仁学校的学生们迅速在操场上整齐排列,做起了课间操。

  操场西侧干净明亮的食堂里,厨师们正在准备孩子们的午餐,大锅里“咕嘟咕嘟”炖着鸡肉,蒸箱冒着腾腾热气。今天中午的餐食是椒香鸡块、清炒白玉菇、馒头和小米粥。

  麦仁学校从幼儿园到初中,一共483名学生,其中一至九年级的学生在食堂用餐。这样荤素搭配的营养午餐,一顿只需1元钱。

  脱贫户刘洋的两个孩子都在麦仁学校就读。记者和他一起算了下教育支出账:女儿义务教育阶段免交学杂费,学校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字典等学习资料,每天有5元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可以免费在学校吃午饭,每学期还有250元的生活补助。上幼儿园的儿子每学期学费1800元,享受补助500元。

  “除了早晚接送两个孩子,孩子妈妈可以在家接点针线活,贴补家用。”刘洋笑着说,“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这日子过得真踏实。”

  麦仁村落实困难学生资助,对留守儿童“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每学期开学前,村里都会统计困难学生并逐一走访,给孩子们送去文具、书本等帮扶物资,向监护人详细了解家庭情况、生活状况,讲解资助政策。

  民生无小事。在麦仁村,除了孩子上学,村民看病也有保障。

  记者从刘洋家出来,遇到了郭红旗,他正要去监测户陈桂英家,“明天要下雪了,老太太身体不好,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我去看看她缺不缺啥。”

  离陈桂英家还有几米,老人就闻声过来开门,笑吟吟地探出半个身子:“知道是村干部来看我了,他们隔两三天就来一次,一直惦记着我。”陈桂英今年75岁,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

  桌面上摆着大大小小的药盒,上面写着“早上半片”“14日吃一片”等字样。因为要吃的药多怕记不住,陈桂英就在开药时,让医生把吃法和医嘱写在药盒上。

  记者帮陈桂英算了算看病吃药支出账:老人常吃药品中,有两种是集中采购的中选药品,价格分别是每盒2.48元和6元,另有两种是甲类药品,报销比例100%,算下来,老人每个月花在吃药上的费用不到100元。根据医疗救助政策,她每年缴纳的380元河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额退回。“感谢党的好政策,让俺过上了好日子。”陈桂英连声说。

  准备离开时,郭红旗细心叮嘱老人:“下雪了就别骑车出去拿药了,如果不够了,就给高万里打电话。”

  高万里是麦仁村卫生室的医生,也是全村脱贫户、监测户的家庭签约医生,经常骑一辆电动车下乡入户开展服务。

  “有了家庭医生,生病了打个电话,过会儿大夫就来了。”监测户李中信还有心脏病。记者到他家走访时,刚好高万里医生来定期随访,给老两口免费量血压、测血糖、配送治疗药物。

  郭红旗介绍,2023年全村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签约管理率都达到了100%,乡亲们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

  离开李中信家,高万里医生又骑上电动车,赶往下一户。一人一车一药箱,他行驶在麦仁村各条村间小路上,风雨无阻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2日 18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