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千年古都流转百年光影

发布时间:2024-12-29 23:28:01 来源: sp20241229

  四月的北京,繁花似锦。一场光影交织的盛会,为古都增添了更多绚丽色彩。

  4月18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在雁栖湖畔拉开帷幕。“天坛奖”评选、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北京市场、电影嘉年华、大学生电影节……百余场活动将密集登场。

  荟萃世界电影精品,搭建文明互鉴桥梁。历经十四载光阴,北影节已成长为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电影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增进中外电影文化交流互鉴的前沿窗口,是北京送给世界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厚植电影文化发展沃土

  1905年,电影《定军山》亮相北京前门大观楼,千年古都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2011年,北影节诞生。14年来,北影节致力于汇聚世界电影文化优秀成果,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推动跨区域、跨文化电影传播, 为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首都力量。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有着丰厚的影视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北京先后创作出品《长津湖》《流浪地球2》《第二十条》等优秀电影作品,电影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2月,北京市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首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资助扶持优秀作品创作生产、推动影视产业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完善影视拍摄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12条举措,为影视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北京目前注册影视机构2万余家,约占全国总量的40%;拥有电影院线30条、城市影院313家,银幕2271块,座位29.26万个,单体影院票房、单块银幕票房和人均观影场次、人均贡献票房保持全国最高。今年一季度,北京电影总票房超过7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票房第一。

  “北京是一座有着深厚电影文化积累的城市,这为办好北影节提供了强大的信心和底气。”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说,“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提升北影节的品牌影响力,激励电影创新创造、孵化新人新作,助力电影的发展和市场繁荣。”

  推动国际影视交流合作

  “春天,来北京看全世界最好的电影。”北影节期间,中外影人齐聚一堂,以“各美其美”的自信姿态展现不同国家的电影艺术。

  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北影节自创办以来,在嘉宾规格、参赛参展影片质量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持续提升。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自设立以来,累计吸引了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部影片报名参赛。

  今年的北影节更加突出国际性,“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由塞尔维亚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担任。“天坛奖”收到的报名长片中,国外报名影片达到1318部,比例超过87%。

  2024年是中国与巴西建交50周年,本届北影节邀请巴西作为主宾国,还首次增设外交官电影季、“北影节国际会客厅”,以电影为媒促进国际影视交流、推动文化合作。

  此外,本届北影节期间,来自中国、加拿大、波兰、黎巴嫩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专业人士将参与4场核心论坛,共同探讨AI技术发展、电影创作多样性、投融资破局、数字技术拍摄等热点前沿话题。

  备受影迷期待的“北京展映”共策划16个展映单元,精选国内外佳作240余部,计划在京津冀地区的27家影院剧院放映约750场次。“既有影史经典,也有最新获奖作品。”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多年参与北影节展映单元的策展工作,在他看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影人成为北影节的“老朋友”。

  探索电影产业未来图景

  《重影时刻》《现世方舟》《万物起源》《火箭升空》……北影节期间,观众在前门鸿庆楼旧址可以感受到“XR北京单元”带来的沉浸式体验。装置空间、交互场域和全景幻影3个板块,将分别以混合现实、虚拟现实和360影院的形式展演来自十多个国家的19部作品。

  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本届北影节,首次设立的“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将首发电影全产业链AI赋能全流程全景展示;首届AIGC单元围绕AIGC技术及应用进行充分探索,为创作者们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首次打造电影跨界活动,将拓展“电影+”“文化+”“数字+”的新生态,助力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优秀年轻电影人才的发掘、培养。今年,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5部影片脱颖而出,入围本届“注目未来”单元,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独特风格的青年影人将在北影节崭露头角。北影节评奖体系中首次面向学生群体设立短片竞赛和短片创投单元,进一步完善影人培育、激励机制。此外,还将举办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为中国电影发展汇聚青春力量。

  面向未来,北京正在奋力“书写”中国电影新的篇章。(新华社记者涂铭、杨淑君)

(责编:王仁宏、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