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田“王牌飞行员”打造会飞的“新农具”

发布时间:2024-11-24 13:13:31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嘉兴8月18日电(黄彦君 张敏慧)种田明明是跟土地打交道,却有人成天想着怎么“上天”?在浙江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飞行员”李东亮的“战场”是一片田地。

  走进他在平湖开办的一家公司,一架架农业无人机整齐排列,组成了助农增收的“王牌舰队”。“我从小就喜欢机械模型,尤其热爱研究各种航模。”李东亮介绍,兴趣使然,自己在本科和研究生时期选择学习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

走进李东亮的公司,一架架农业无人机整齐排列。平湖市传媒中心 林宇晟摄

  2008年,李东亮研究生毕业。当时正值无人机从军用向民用领域快速拓展的时期,这对于专攻研究测量、遥感技术的他来说吸引力十足。

  “我能不能自己研发无人机技术并让技术落地?从那时起,我有了自己开一家无人机技术公司的想法。”李东亮回忆道,了解到平湖对高层次人才有优惠政策后,他便把这颗创业的种子落在了平湖的土地上。

  2013年,李东亮在该地创立了一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拥有首个国家认证的无人机检测实验室。仅用四年时间,公司团队就自主研发出了“虎蝠”系列高精度差分测绘无人机,并成功通过了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的权威验证,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随着“虎蝠”一炮打响,这家小公司在行业内声名鹊起。接下来,如何让技术回归田地?

  通过实地考察,李东亮发现,随着近年来平湖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生产对于农业种植正在提出更高的要求,播多少种、浇多少水、施多少肥、什么时候该打药,或许都需要一双‘会飞的眼睛’来助力。”李东亮说。

  抓住这一需求后,2018年底,他又在当地创办了另一家企业,专门从事播种、喷洒农药、施肥等无人机农业植保服务。通过无人机对数据进行精准定位,为不同的农田和作物提供个性化的种植解决方案。

  随着无人机飞向农田,越来越多的农户看到了这个“新农具”的作用,“农田飞行员”的需求不断加大。

  “农忙季节时,公司的无人机飞手常常‘档期排满’,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东亮决定开展无人机培训,让农户自己掌握技术。

无人机在农田中作业。平湖市传媒中心 林宇晟摄

  亲自动手编制《测绘航空摄影作业指导书》等教学电子教材;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手开展现场教学;购置50台多功能农业无人机,免费给农民提供培训和实操……目前,李东亮已教授来自浙江、上海、江苏的“学生”1200多人,经过培训和实践,他们都能够独立执行飞行任务。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学员中还有一些年轻的农创团队,有志于从事无人机农业服务。其中,孵化后运营最好的农创客团队年收益已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

  “如今,已有500多台‘虎蝠’无人机在全国各地的农田里作业,服务农田20多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0%以上,每年能为公司创造2000多万元产值。”李东亮说。(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