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人海和谐 厦门向新

发布时间:2024-11-22 16:21:08 来源: sp20241122

  

  ◇1988年3月30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打响了厦门整治环境污染的一场大硬仗。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

  厦门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城市,开展科学系统治理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在做好“山海林田河湖草”生态治理的同时,厦门坚持把最好的城市界面留给人民。

  厦门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湿则湿,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到“先梳山理水,再造地营城”。

  厦门在全国率先启动“多规合一”探索,把城市建设融入自然山水格局中,构建“一屏一湾十廊”生态安全格局和“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对涉及生态环境空间准入的建设项目进行精准研判。

  从筼筜湖综合整治到五缘湾生态保护修复,从栗喉蜂虎的保护到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保护区建设,厦门的城市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既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又凸显过去、当下与未来之间的发展联系。

  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生态文明的厦门经验,正在为服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史湘洲 康淼 齐中熙 陈弘毅 颜之宏 高敬

  在厦门岛的中西部,纵贯着一条玉带般的水体——筼筜湖。漫步湖畔,但见波光粼粼、白鹭翔集,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当夜幕缓缓降临,城市灯火渐次亮起,流光溢彩的夜景令人流连忘返。

  36年来,这片水域发生了从“筼筜恼火”到“筼筜夜景”的生态蝶变,见证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厦门实现人海和谐、城湾共生的生动实践。

  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到省里工作后,他依然牵挂着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厦门要实行“跨岛发展”战略,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始终对厦门充满深情、寄予厚望,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厦门的发展理念之变、发展方式之变注入强劲动能。

  从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筼筜湖综合治理出发,厦门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城市,开展科学系统治理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如今,美丽中国的厦门实践正在向全国更多地方提供生态治理思路,并且走出国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生态文明的中国智慧。

  人民至上 共建共享

  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筑坝围垦,曾经的渔港——筼筜港变成了筼筜湖。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拉开序幕后,筼筜湖两岸工业区和居住区成片开发,37平方公里汇水区内的污水直排到2.2平方公里的湖体中。

  曾全程见证筼筜湖治理的厦门市民陈亚进回忆:“当时,在湖边走路都不敢说话,担心一张口就吃进蚊蝇。”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回应厦门市民群众“筼筜湖何时不再黑臭”的强烈诉求,1988年3月30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打响了厦门整治环境污染的一场大硬仗。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针对前期资金不足问题,明确每年投入1000万元财政资金,占当时全市基本建设支出近10%。

  截污、清淤、活水、美化环境……上世纪80年代至今,厦门共投入近20亿元资金用于筼筜湖治理,先后完成五期筼筜湖综合治理,实现了从点到面、从水下到岸上、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的生态巨变。

  厦门市副市长张志红介绍,厦门抓住源头治理这一祛除筼筜湖水质“病根”的关键要害,先后关停、搬迁125家污染企业,分期完成对湖区周边36条排洪沟、27个大型排洪沟口、数十个雨水口的全面截污,实现晴天污水不入湖不入海。

  如今,筼筜湖南北两岸的排洪沟口、雨水口全面截污;溢流调蓄池从源头上提升筼筜湖流域水质;16座污水提升泵站和1座海水泵站让湖水更好与海相通,大大改善湖区水动力条件。筼筜湖区水质显著改善,水体复氧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周边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人民至上、共建共享,是贯穿厦门城市海洋生态治理的主线。

  从五缘湾出发,一路可见椰风寨、黄厝海滩、胡里山、厦大白城……十几公里的“黄金海岸”全部免费对市民开放,配建多种旅游服务设施。沿着厦门“最美环岛路”骑行或者慢跑,成为不少市民的日常健身选择,更是外地游客“打开厦门”的首选方式。

  在做好“山海林田河湖草”生态治理的同时,厦门坚持把最好的城市界面留给人民。

  2005年,厦门五缘湾综合治理启动前期,各方围绕治理方案产生了分歧。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潘世建告诉记者,当时的五缘湾是养殖场和晒盐场,淤积严重。有人建议把湾区“一填了之”,卖地搞房地产,这样“来快钱、出政绩”。

  厦门市委、市政府组织多场专家论证会,反复论证研讨、权衡利弊,最终拍板决定把最好的资源全部留给百姓。五缘湾不仅保留了原生水面,还打开海堤,引水入湾,清淤活水,实施陆海环境综合整治,留出大片湿地建设公园,构建人与水对话的亲密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城市绿肺”。

  更可贵的是,五缘湾的核心地带——一座湖心岛完全保持原生态,成为候鸟繁衍生息的“专属天堂”,市民可以环湖远瞰这些“老朋友”,整个五缘湾区更成为厦门新的“城市会客厅”。

  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碧海蓝天带来的高品质生活,厦门不断筑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5个湾区的综合整治开发、海堤开口清淤整治工程、滨海岸线保护与修复、矿山整治、海漂垃圾治理、珍稀海洋生物保护……从筼筜湖治理出发,三十余年来厦门接续发力,实施一系列提升生态和城市品质的项目。

  随着人民群众对“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提出更高期待,厦门历届党委政府持续推进从“海域”到“流域”再到“全域”的生态保护修复,让生态红利释放出“1+1>2”效应。

  经过6年多建设,一条全长200多公里的山海健康步道宛如一条蜿蜒巨龙,将厦门闹市区和山海湖等串联在一起,把“城市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

  漫步山海健康步道,市民游客可以穿林海、登高峰、赏湖景、瞰海天,步移景异,在倡导践行绿色低碳出行的同时,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共赏厦门生态宜居之美。

  厦门的生态文明实践始终坚持“开门治理”,专家、干部、群众等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成为一种自觉和共识。

  在厦门岛中心城区内,一片接连成片的全封闭“土山”格外引人注意。寸土寸金的厦门岛,为什么保留这样一座“土山”?

  这里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栗喉蜂虎的自然栖息地。2010年,观鸟爱好者首次在此拍到一群栗喉蜂虎。在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呼吁下,2011年,厦门正式设立五缘湾栗喉蜂虎市级自然保护区,包含骑马山和通屿湿地两个片区,保护区总面积约40公顷,实行封闭式管理。

  保护区成立以来,栗喉蜂虎数量稳中有升:2023年,骑马山繁殖区内亲鸟繁殖数量保持在200只以上,通屿湿地觅食区在迁徙前可观测到3000只以上。如今,越来越多栗喉蜂虎选择在厦门越冬迁徙,成为厦门生态美、环境优的最佳“代言人”。

  在厦门西海域的西北端,曾经臭气熏天的马銮湾如今新芽萌绿、草长莺飞。在马銮湾的生态三岛公园中,一株株凤凰木随风摇曳。每株凤凰木上都挂着一块认养牌。

  “我曾参与马銮湾建设,见证了这里从‘臭气熏天、无人问津’到‘漫天飞鸟、热闹非凡’。我想在曾经奋斗过的地方种一棵树,持续支持马銮湾生态修复。”厦门市民吴玉梅说,她每到周末都会带着孩子或朋友到访生态三岛公园,看看自己认养的凤凰木,在清新的海风中与自然亲密接触。

  系统规划 科学治理

  厦门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全市海域面积33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699平方公里,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是一个典型的海湾型城市。厦门岛以158平方公里的面积承载了全市近一半人口。“地少人多”、深度开发的市情,决定了厦门在航运、养殖、旅游等方面有着用海矛盾突出、海洋环境总承载量低等特点。

  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厦门市委、市政府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海湾型城市唯有通过系统治理,才能将生态效益最大化。

  坚持陆海统筹、综合治理。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体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综合施策把陆域污染管好了,才能标本兼治。厦门很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于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市级海洋工作协调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分管,下设海洋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海管办”)。

  厦门坐拥福建第二大河九龙江的入海口,随江水而来的垃圾一度成为厦门主要的海漂垃圾来源。“以前一到台风天,大量垃圾堆在海岸没人管,经过‘海管办’协调,由市政园林局成立海上环卫处负责处理海上垃圾。现在,这一机制仍在发挥作用。”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蔡伟中说。

  在厦门市环境卫生中心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记者看到一个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厦门海域水文、洋流情况,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通过海岸边的摄像头随时巡视海面,还可以依托大数据研判海漂垃圾来源和流向,及时安排清理。

  该管理站站长张梁华说,通过不断扩充力量,如今厦门的海上环卫队伍已经拥有多艘大型船只,实现了对厦门200多公里海岸线“全覆盖”治理。

  厦门还与漳州、泉州等相邻城市协同开展“岸上管、流域拦、海面清”的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形成源头减量、治污保洁、清理转运全链条治理工作体系。

  坚持尊重自然、科学治理。上世纪50年代,厦门上万军民历尽艰难险阻建成高集海堤,将厦门岛与大陆相连,为厦门国防事业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此后,因围垦造地等原因,杏林湾、五缘湾等多个湾区又兴建起海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式海堤阻断了厦门东西海域的海水交换,海域淤积和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短板。

  筼筜湖治理一期工程中,厦门为海堤开口建闸,让一度与海洋隔断的湖体重新“拥抱”大海,通过把死水变活水,大大改善了筼筜湖水质。2010年起,厦门启动海堤开口改造、海域清淤等一系列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先后拆除大雌海堤、钟宅海堤,并完成高集海堤开口1060米、集杏海堤开口265米及马銮海堤开口240米改造,累计清淤量约1.7亿立方米。

  这些工程使人为隔断的海域重新连片畅通,有效实现东西海域水体交换,水质环境和水动力条件显著改善。根据推算,厦门海域纳潮量增加1.3亿立方米,主要潮流通道和港区前沿流速普遍增加,湾区水体半交换周期减少2天,为维护厦门海域生态平衡和港口等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不能打破自然系统”。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海岸地质研究室主任戚洪帅说,厦门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湿则湿,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到“先梳山理水,再造地营城”。

  2014年,厦门在全国率先启动“多规合一”探索,把城市建设融入自然山水格局中,构建“一屏一湾十廊”生态安全格局和“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对涉及生态环境空间准入的建设项目进行精准研判。同时,划定生态控制线981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58%,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204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12%,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84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积25%,以此合理确定城市发展容量。

  坚持因地制宜、一湾一策。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发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动员令,鼓励厦门加快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生态城市转变,并指明了“四个结合”的跨岛发展战略思路——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结合、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结合、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凸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结合。

  落实这一重要指示要求,厦门市2002年以来相继开展海沧湾(西海域)、五缘湾、杏林湾、同安湾、马銮湾等五个湾区综合整治与开发工程,打造环绕厦门的“美丽蓝湾”。

  全市海域养殖退出25.8万亩(约172平方公里),推动传统渔业生产转型升级,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空间。其中,海沧湾(西海域)整治面积70平方公里,清退养殖2万多亩,有效改善海洋环境和生态景观,保障港口航运和滨海旅游主导功能,取得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其他湾区,厦门因地制宜开展退垦还海、养殖清退、岸线修复、生态补水等工作,设置纳潮口以增加湾内纳潮量,提高海湾水体交换动力,改善海域水质。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总工程师林怀远说,厦门充分利用抛荒地和沼泽地建成园博苑、五缘湾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打造海沧湾公园、环东浪漫线等公共空间,让健康海洋生态系统和优美湾区人居环境相得益彰。

  位于厦门同安、翔安两区交界的下潭尾海域,曾经有大片原生红树林。由于盲目围海、无序养殖,这里一度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原生红树林消失殆尽。

  2005年,受厦门市政府委托,厦门大学红树林科研团队开始在下潭尾种植试验林。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卢昌义说:“下潭尾生态修复工作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科研团队以整体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宜林则林、宜滩则滩,尽可能地保留当地自然风貌。”

  如今,这里已是福建最大的人工重构红树林公园,85公顷的“海上卫士”红树林郁郁葱葱,下潭尾海域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公园内的鱼类、贝类、虾蟹类和多毛类均显著增加,生物数量较公园建设前分别提高2.99倍、4.76倍、1.19倍和2.8倍。

  战略谋划 久久为功

  厦门城市海洋生态保护实践,得益于立足长远的高位谋划和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

  久久为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百事待举。习近平同志领导制定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十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习近平同志在其中,深深思考这座城市的永续发展之路。

  这一发展战略设专章规划生态环境建设,在全国首开先河。

  曾担任厦门市市长的朱亚衍说,1985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财力十分紧张。这一规划让厦门干部群众认识到“生态兴则文明兴”,只有把环境整治好了,才能引来金凤凰,带来源源不断的综合效益。

  36年来,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接续开展五轮筼筜湖综合整治工作,从未因其他方面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放弃筼筜湖生态环境修复。

  从筼筜湖综合整治到五缘湾生态保护修复,从栗喉蜂虎的保护到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保护区建设,厦门的城市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既强调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又凸显了过去、当下与未来之间的发展联系。

  把握好生态环境保护总原则,用制度管好生态,又在此基础上持续发展创新,为筼筜湖乃至厦门全市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2018年3月,厦门开始实行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共同担任市级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有力推进了筼筜湖等区域综合治理。两年后,厦门开启筼筜湖“市民湖长”选拔,积极调动民间力量参与对筼筜湖生态环境的监督保护。如今已成为“市民湖长”的陈亚进说,看到筼筜湖的整治成效,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自发守护这一湾碧水。

  依法治理,持续以法治思维治理生态环境。“依法治湖”位列20字方针之首,依法治理原则贯穿筼筜湖综合治理全过程。1989年11月,厦门市政府颁布《筼筜湖管理办法》;1997年7月,厦门市人大通过《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2020年2月,厦门市人大通过《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一系列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实施,确保筼筜湖治理几十年持之以恒。

  厦门总结依法治理筼筜湖宝贵经验,坚持“立法先行”,持续运用法治思维进行生态环境治理。1994年,厦门获得经济特区立法权后,制定的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厦门市人大对《下大决心依法整治西海域,大力推进生态型海湾城市建设》议案进行督办,厦门市委随后专题研究整治西海域,启动实施养殖清退、补偿工作。

  下一步,厦门市还将制定修订《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若干规定》等地方性法规,构建完善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探索建立“大厦门湾”海洋保护区域合作机制。

  和谐共生,坚持发展与保护相互促进。乘坐轮渡或在海边慢行的市民游客,时常会发现海平面有“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

  厦门,向海而生。作为全国唯一能够在城区海域直接观赏到中华白海豚的城市,厦门2002年以来陆续投资5800多万元,在毗邻厦门岛的火烧屿上建立起全国首个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火烧屿所在的这片海域,就是厦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多年来,保护区与厦门大学等科研单位共同开展珍稀和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的救护任务。2011年至今,共救护瓶鼻海豚、海龟、中国鲎等珍稀海洋物种20余只。

  除建立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外,厦门还对文昌鱼和白鹭等加以保护并建立相应的自然保护区。通过建设保护区智能监管系统、跨区域协同管理、创新宣传教育等方式,厦门为生活在这片海域的珍稀海洋生物提供有力的生存保障。厦门港这个全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由此实现了人与海洋生物的和谐共生。

  厦门经验 全球共享

  厦门的生态保护丰富实践,让这座海湾型城市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秀美画卷。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生态文明的厦门经验,正在为服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厦门实践具有样板意义。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余兴光说,滨海地区是全球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全球约40%的人口生活在沿海100公里范围内,滨海地区的人口平均密度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因此滨海城市普遍面临着资源约束紧、污染排放高、人海矛盾多的问题。

  海域水动力不足,是此前厦门湾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模型测算,厦门湾水体流速变化范围仅为0~2米/秒,西海域年平均波高大部分在0.3米以下,纳潮量仅为1.644亿立方米,属于典型的低能动力环境。再加之上游九龙江由厦门入海,流域人口约712万人,入海污染物总量较大。正是在这样的先天不利因素下,厦门在城市海洋生态保护中“协同推进”的探索更显示出典型价值。

  让环境保护中的“邻避效应”转化为“邻利效应”,成为厦门实践的关键一环。位于厦门岛内的南湖公园植被茂密、花香四溢,是周边居民饭后散步的“口袋公园”。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公园的地下,藏着一个规模为2.5万吨的污水调蓄池。

  “地上是公园,地下是污水处理设施,两者功能作用互不影响。”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水务处处长李志钦介绍,在降水较为集中时,调蓄池可以削减筼筜湖南岸截污系统高峰污水,有效降低溢流污染。同时,地面上营造的自然景观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小憩场所。

  ——厦门方案彰显中国智慧。

  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峰上的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是厦门海拔最高的村落。在经济特区大踏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高山两村”曾经历砍伐树木、“靠山吃山”的生活窘境。

  随着“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理念的深入人心,“高山两村”通过生态茶园助力农民增收,还依靠茶树和生态林的固碳作用“卖”起了“农业碳汇”。

  陆海统筹,山海同行。“下一步,我们将以军营村、白交祠村—东西溪—同安湾为重点,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为国内外城市海洋生态保护贡献‘厦门方案’。”张志红说。

  厦门海洋产业发展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合理有序安排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海洋旅游、海洋生物科技、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文化创意、现代渔业等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蓝色”蜕变。

  ——厦门经验享誉全球。

  即使进入冬季,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依然郁郁葱葱。联合国秘书长海洋特使彼得·汤姆森曾先后两次到访于此,盛赞该项目是厦门“环境和经济平衡的最佳案例”。

  以厦门实践为发端,共襄全球海洋生态保护之盛举。1994年,在国家海洋局支持下,厦门成为国内唯一的“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防治与管理”示范区,率先引入海岸带综合管理理念并开展实践。2006年,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PNLG)秘书处永久落户厦门,联动10个国家53个成员城市共同推广和实践海岸带综合管理理念。

  打造多元交流平台,厦门正在汇聚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的各方力量。2005年起,相关国家部委、厦门市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区域项目组织、厦门大学,共同主办厦门国际海洋周活动。

  “18年来,厦门国际海洋周已成为集海洋大会论坛、海洋专业展会、海洋文化嘉年华于一体的国际性海洋年度盛会。”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说,厦门国际海洋周吸引了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参加。

  据了解,厦门市将进一步推动海洋治理国际合作交流,办好厦门国际海洋周、东亚海大会等涉海活动,实施“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讲好厦门海洋生态保护故事,努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一扇窗口。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表示,城市海洋生态保护的厦门实践没有终点,厦门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