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3:02:12 来源: sp20250101
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最早有民族轻工业,不要忘记南通的张謇。
张謇一生创办四十多家企业,涉及多个行业,被称为实业之父,是名副其实的实业家。
自奉勤俭,办了近四百所各类学校,是社会文化事业开拓者,他也是教育家、社会改革家。
起草清帝退位诏书,维护大一统,他还是一个政治家。
……
有着如此丰富经历的张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謇。清末状元的实业救国梦想
1853年,张謇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他的父祖以上数代都以农商为生。这种家庭出身,使张謇从小就生活在社会下层,对民众的疾苦有深切的了解,从而养成了他的民本意识。为了改变家庭命运,他在幼时就被父亲送入私塾学习,希望由此走出一条由读书进入仕途的道路。12岁时,塾师出上联“人骑白马门前去”,他当即对以“我踏金鳌海上来”。因对仗工整,语气不凡,一时传为佳话,被认为是中状元的先兆。
1894年(光绪二十年),清政府为慈禧庆寿特设“恩科”会试。张謇遵从父命,赴京赶考,殿试登一甲第一名,高中状元,遂被授于翰林院修撰之职,步入官场。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举激起张謇极大的愤慨和忧虑,他认为只有发展民族工业才能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士大夫有不容推卸的责任。
▲大生纱厂旧址。(图片来源:南通新闻网)同年,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他在家乡通州筹办起大生纱厂,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张謇对当时流行的“商战”思想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这是皮毛之论,西洋诸国富民强国之本在于工业,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他指出,日本的强大关键在于工业发展,以工业带动商业。
1913年,张謇为实现他思谋已久的强国安民的方针政策以及他梦寐以求的“棉铁主义”,就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水利局总裁。两年间,张謇主持全国农林、工商政务,编订颁布有关工商矿业、农林水利、渔牧业、度量衡、银行证券、引用外资等20余个法规条例,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办实业的过程中,张謇充分认识到“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在发展实业取得一定积累的基础上,他又大力开办教育事业,开始形成他“父教育、母实业”的强国富民思想。他以南通为基地,以地方自治的形式展开系统的设想与实践,并希望由此而推广到江苏乃至全国。
建设国泰民安的强大中国
张謇在政治舞台上有很多精彩的亮相。张謇的政治目标是要建设一个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强大中国。
1903年,张謇应邀参观日本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并对日本工农业与教育进行了70多天的实地考察,亲身体会到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回国后,他积极地投入立宪运动,并成为立宪派的领袖人物。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张謇顺应历史潮流,毅然转向拥护共和。
“大一统”与“共和”是张謇政治主张上的万变不离其宗之“宗”。其所谓“大一统”,是以全体中华民族为基础的大一统,是建立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现代化国家。
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颁发《清帝退位诏书》,宣布清帝退位,所颁诏书正是由张謇起草。张謇在诏书中明确提出“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后来孙中山先生正式提出“五族共和”的口号。
张謇有一个从立宪到共和的转变的过程,当他觉得立宪不能实现国家强大统一的目时,他就转向共和了;当他看到中国有分裂的迹象,他就主张统一,支持袁世凯;当袁世凯要称帝,背弃共和时,他就明确反对。
表面上看,张謇的政治主张变来变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谁反对中国统一,他就会跟谁斗争,共和政体与大一统是张謇的政治底线和原则。
“南通模式”,张謇的“新世界之雏形”
1915年,袁世凯称帝阴谋暴露,张謇劝说无效,愤而辞职。从此,他倾注全部精力对家乡南通进行全面的建设。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原本闭塞落后的南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跃成为当时中国的模范城市。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政府经济资助的状况下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的。张謇对南通的全面经营,是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来建设一“新世界之雏形”,并由此向全国推广,从而使国家走上富强之路。
张謇关注民生,他想通过实业而富民,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从自己的家乡做起,力图造就一个富足丰腴、安定和谐的理想社会,他称之为“新世界雏形”。胡适评价说,“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张謇的理想从来不是建立一个商业帝国,而是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
张謇在南通进行了很多的社会改革,都是为了建设这样一个理想社会。南通很长一段时间是模范县,南通模式的核心是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是近代南通模范社会的基本特征。
基于儒家价值观念的民本思想,整体协调发展观和社会改良观,是观察张謇在南通经营事业的三个基本点。
他并不局限于发展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实业,而是实业、教育、慈善、公益全面发展;他并不局限于物质财富的生产,也看重精神财富的生产和人文道德的建设。
他并不单建设城市,同时也发展乡村,提倡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
他并不仅着眼于当下的发展,而且思考如何获得持续的发展。他追求通过发展实业和教育、地方自治,来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地方社会,谋求一种均衡和谐持久的早期现代化。
▲江苏大生集团“数字化纺纱车间”。公司前身为大生纱厂,由张謇于1895年创办。( 中新社 发 许丛军 摄)张謇在南通实业与社会的建设上,学习和借鉴西方,但绝不盲从。他事事从本国实际和南通地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走出了一条手工业与机器工业相结合,城镇带动农村,农工商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中外瞩目的早期现代化的南通模式。
张謇的精神世界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有西方近代文明的因子,但其中包括和谐思想在内的儒家价值观和影响却是第一位的、根本性的。
▲张謇题南通博物苑对联。张謇办新式教育,主张从基础教育做起,首先创办师范学校。他到日本,不是考察大学而是考察小学和师范教育。
张謇办教育也不是建立某个小学、中学,而是要建立一个教育体系,而且这个体系又是着重于实用的教育体系,影响深远。他自奉节俭,一生创办了近四百所各种门类学校,现在中国很多学校的前身都是张謇一手创建的。据考证,张謇一生所创的“中国第一”,多达23项。
张謇有着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和救国强国的理想情怀。他无论是办实业或办教育,建设南通,目的都是爱国救国强国,这是理解张謇的思与行的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是解开张謇所有思想主张的一把钥匙。
▲《张謇传》封面。张謇的爱国是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爱国不能光喊口号,要实实在在去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张謇不是空想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动者、实干家。张謇真正身体力行了孔子倡导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切从自己做起,力矫宋儒只说不做之弊,“做一点成绩,替书生争气”。
张謇的思想和行事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性格。他心系乡土,将解决黎民百姓的生计问题视为儒者应尽的本分,也是其举办实业的第一要义。
(作者简介:马敏,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监制 | 王翔宇
责编 | 才丽媛
审核 | 蓝希峰
制作 | 胡琪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