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优秀文学作品搬上荧屏银幕(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发布时间:2024-12-21 14:23:28 来源: sp20241221

  近年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文学为影视提供好故事,影视让文字更具象,文学与影视相互赋能,扩展了优质文化内容的传播力影响力。把文学力量转化成光影魅力,需要业界更多实践与思考。

  ——编  者  

 

  近年来,以《人世间》《三体》等为代表,一批由文学原著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究其改编成功的共性,其一是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其二是在保留文学原著特色的基础上发挥影视艺术的专长。

  电视剧《人世间》保持了小说原著的现实主义底色,许多带有时代色彩的生活细节质感厚重。与此同时,编剧王海鸰用她所擅长的家庭伦理剧写法,赋予剧作更加集中的戏剧冲突,使之更符合艺术规律。比如,剧中人物周秉昆因为哥哥姐姐都很优秀,所以一直努力进取,想获得父亲青睐,而周父又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他。两人之间的这个“结”,就构成电视剧中扣人心弦的矛盾。编剧将周家家庭成员之间的这些矛盾,处理得丰富、细密、绵长。可以说,电视剧《人世间》既有梁晓声的文学基因,又打上了王海鸰的编剧烙印,呈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说电视剧《三体》也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可能听起来有些奇怪:一部科幻剧为什么是以现实主义为底色呢?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剧把原著中一些抽象、想象的描写刻画,都转换成实打实的、可听可看的场景与桥段。一些科技场景在国家天文台等地实景拍摄,还有一些原著中虚构的地点如“红岸基地”等,在充分考据的基础上,通过尽可能多的细节搭建予以现实复原。电视剧所做的现实主义努力,还包括丰富了人物的个性侧面和生活细节。剧中,刑警史强这一人物的刚猛形象和思考见解,就胜于原著;叶文洁这一角色由两位演员接力塑造,无论青年时期还是老年时期演员都有入木三分的刻画,也为中国电视剧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新的形象。

  之所以强调这些改编作品的现实主义手法,是因为这些年来,影视改编和影视原创一样,都经历了一次现实主义“回潮”。曾经有一段时间,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改编炙手可热。这些网络小说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见长,故事背景往往放在古代,相应的影视改编也更迎合观众的感官需求,缺乏认真考据和历史研究。这种改编剧一度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有口碑的好作品并不多。

  随着行业内外对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视形成共识,《鸡毛飞上天》等一批优质现实主义剧目陆续推出,受到欢迎。回归现实主义、回归经典叙事也成为文学改编影视剧的一个重要趋势。其突出表现就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受到的关注度远超以往,尤其受到影视行业的青睐。近几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除了已经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并与观众见面的《人世间》《回响》外,其他获奖作品如《北上》《主角》《这边风景》《繁花》《千里江山图》等的影视改编也都在进行中。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改编,因为有原著的文学品质和思辨力度作基础,备受社会大众期待。能否在改编中继承和展现原著精髓,能否进行符合艺术规律的再创作,决定着严肃文学改编的质量高下,也决定着观众和市场的接受度。

  如今,在文学改编中还出现一种新现象,就是将改编思路前置,在文学创作阶段就提前按照影视观众喜好进行预设和架构。其优长是借助大数据和观众画像,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设定、艺术表达等能更契合观众预期。从弊端上来说,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不能单纯按照配方和公式进行,在满足观众文化需求的同时,文艺还要去引领观众、提升观众——这就需要创作者独特深刻的生活体验、巧妙精密的构思和精益求精的创造。

  瞩目未来,要想从文学中进一步开掘资源,推动影视改编涌现更多好作品,需要我们打开视野,将更多题材、类型的文学佳作搬上荧屏银幕,表现世间万象,讲述人生百态。比如,医疗剧不应把医院当做恋爱故事的背景,而是要把目光集中在医疗专业深处,表现专业案例和专业精神。再如,刑侦剧也要尝试转换视角,在既有类型之外开拓创作空间。

  影视改编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编剧二次创作的权利。一些原著粉丝过于强调忠实原著,希望由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能1∶1还原人物、1∶1还原情节、1∶1还原氛围场景,这是相当困难的。老版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被大家普遍认为是原汁原味的成功改编。但实际上,电视剧《西游记》很大程度上把成人视角、成人品位向儿童视角、儿童趣味做了简化;电视剧《水浒传》相较于原著在情节上也做了许多删减;电视剧《红楼梦》按照红学家研究成果,几乎重写了一个新的结尾。忠于原著是一种方式,打碎重炼是另一种方式。金庸小说的电视剧改编多数采取忠于原著的方式,留下了多部经典;导演徐克改编自金庸小说的电影《笑傲江湖》系列,变化之大如同再造了一个武侠世界,同样能赢得观众喜爱。

  更开阔的视野,更包容的态度,更尊重艺术规律的改编,将会推动更多影视佳作从文学的丰厚土壤中诞生,相信文学与影视的交叉联动能够激发更多创新创造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4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