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老年大学当教师:亦师亦友 亦教亦乐

发布时间:2024-11-22 22:41:51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网 台州1月18日电(傅飞扬 元萌)参加“夕阳红”老年旅行团、吃社区老年食堂、穿“老人鞋”……在社交平台上,年轻人一次次进入“银发族”的生活消费场景,产生了许多有趣、暖心的故事。

  除了“混入其中”,有些年轻人与“银发族”的交际则显得一本正经——他们站在讲台上,底下是爷爷奶奶辈的学生,在传授技能才艺的同时,也不断领悟老年人的生活智慧与处世哲学。

  眼下,每周一、周二上午,“Z世代”钢琴教师刘静都会准时出现在浙江省台州市老年大学椒江校区电钢琴课的课堂上。2018年,刚毕业的刘静在机缘巧合下到老年大学代课,她被老年学员身上好学的劲头打动,便开始兼职做电钢琴课老师。

  “刚开始,我给老人们上课很有压力,怕我讲的他们听不懂,也怕零基础的学员学不会。”今年,刘静带两个班,每个班近30人,有的是一直跟着她学习的老学员,“电钢琴课的学制是3年,有的学员想一直学下去,会申请破格延长到4年或5年。”

  事实上,在真正做出决定之前,刘静从未设想过,教一群老年人弹琴会成为自己的副业——相较于琴行教学或是做家教,在属于半公益性质的公办老年大学,教师能拿到的课时费显得十分有限。

  正因如此,老年大学的师生关系,更像是一种“双向奔赴”。在刘静看来,老人们对她就像家人一样关心。比如,她有时上课来不及吃早餐,就会发现学员在讲台上放了爱心早餐;无意间丢失了教材,下节课就有学员买了一模一样的回来……“课堂上,我们或许是老师和学生,但下了课,就像家人、像朋友。”

  对此,“90后”姑娘张梦霞也有同感。2021年,她开始在台州市路桥区老年大学做兼职老师,授课内容是智能手机应用。

智能手机应用课堂现场。受访者供图

  “上学期会安排微信、支付宝等常用软件的熟练应用,下学期再进阶到视频剪辑等软件的使用。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进度,提前两周进行备课,灵活调整授课内容。”张梦霞介绍说,路桥区老年大学的智能手机课目前在每周二下午开设,一节课时长90分钟,一学年会安排30节课左右。

  张梦霞的本职工作是场馆运营,在工作和生活中,她发现很多老人难以跨过“数字鸿沟”。

  “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其实也是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在年轻人看来易如反掌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并不容易。”她说。

  对张梦霞而言,成为老年大学的教师,精神上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远大于物质收益。

  “有的学生经常要去医院,我就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在手机上提前预约,他们学会以后节省了很多时间精力;有位爷爷是独居老人,他在课上学会使用外卖软件后在家点餐、跑腿上门,体验了从未体验过的便捷服务。”张梦霞说。

  如今,张梦霞的智能手机课聚集了近30名学生,大部分是退休后的老干部,她也得到了“小虾老师”的昵称。经常和老年人打交道,张梦霞觉得自己的心态变得平和,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有变化。“我从小是奶奶带大的,本来就很喜欢和老年人相处的‘治愈感’,都说老人需要陪伴,但是两代人的相处之道其实是互相陪伴。”

温州乐清柳市镇一老年大学教室陈设整洁。傅飞扬 摄

  当前,浙江省老年大学(学校、学堂)超过1万所,师资库教师超1.46万名,线下注册学员数超106万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期待更多年轻人走进老年大学,为“最美夕阳红”增色添彩。(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