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1 17:25:33 来源: sp20241031
中新网 乌鲁木齐12月7日电 (戚亚平 马春燕 肖倩)“我从小就帮着父母种红枣,后面回团创业,成立合作社以后还是在种红枣,对农活的了解和实实在在的体验,是我能发明出智能红枣联合收获机的一个基础。”近日,在第三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捧回创客青年组项目金奖的张森说。
在第三届新疆兵团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张森主创团队的“智能红枣联合收获机应用与推广”项目斩获创客青年组金奖。马春燕 摄2018年,年仅22岁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小伙张森,牵头成立昆玉市昆园镇疆里枣园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自己的红枣品牌——果源昆玉。
2019年,张森组建二二四团电子商务协会,并担任会长,他把先进的电商模式和数字化理念引进协会,拓展了电商运营、短视频教学、自有物流系统等业务板块,带领职工群众线上销售红枣。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还在默默地搞着发明。
“在红枣园辛苦一年,都盼着丰收,可是每年收红枣时真的很难熬,那时候找工人也难,成本也高。就拿我们家50亩枣园来说,需要15个工人扎扎实实干四五天,人工费就需要一万五左右。我和父母也得跟着捡,手不是被扎就是磨破皮,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
每年收红枣的艰辛让张森早就想设计一台收红枣的机器来代替人工。
张森正在看智能红枣联合收获机图纸。马春燕 摄张森大学学习汽车应用专业,2018年时,他就尝试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制造收红枣的机器,可是想着容易,做起来难,设计出图纸后也没实现。2019年,中学同学贾建新毕业回团创业,学设计的他对张森设计的图纸很感兴趣,两人一拍即合,继续研究。
2020年,两人从废品收购站购买了一些需要的配件,花费半年时间,终于造出一台能够使用的红枣采收机。
“那时候我们两个人成天灰头土脸的,一忙起来饭也顾不上吃,觉也顾不上睡,非常投入。”当年收红枣时使用了红枣采收机,虽然和理想中还差点意思,但效果还可以。
“有两台我们弄失败的机器,花了将近40多万,现在还扔在地头。”张森说,搞发明也是一个“烧”钱的事,不但遭受多次失败,还要不断往里面投入。自己先后已投入近300万元,其中一部分是靠贷款解决的。
张森和同伴在研发智能红枣联合收获机。(资料图)马春燕 摄2021年和2022年,张森和他的同伴在采收红枣的实践中,综合周围红枣种植户的需求,不断改良红枣采收机,模拟人工集铲收、除尘、分级、包装为一体的智能红枣联合收获机逐步成型。
“从图纸到现实,真的要经历无数次失败,小到一个配件,都会把我们难住,好在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张森说,2022年,经过市场调研和考察,他又成立了一家机械装备公司,想在团队发明创新的基础上,再开辟一个市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此次获得大奖后,很多人都慕名来找张森,想要购买这个机器。
“得到认可后,也更坚定了我继续研发的道路。目前我们计划先生产50台智能红枣联合收获机投入市场。后期,我还计划设计红枣清园的机器。”张森说。(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