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5:11:32 来源: sp20241102
作品《超级蜂巢》。本文作者供图
秦建平(中央美术学院融媒体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晓兰(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陈瑶(数字书画频道编导)
_______________
“央美毕业展”在今夏的高温中收官。
持续一个半月的毕业展,在限流情况下参观人数近40万,周末达1.3万人,成为夏日的一场“艺术节”。社交媒体持续推送的流量作品,推出了一批网红毕业生;一些观众参与度高的交互装置,如《纸鸢漫游》《英歌潮舞》《网红艺术家造星的30天》等成为“打卡点”;反思现代消费社会的实验艺术作品《超级蜂巢》因为争议冲上热搜,也给这位毕业生带来了极不平静的毕业体验。
艺术青年们带着“高光时刻”走出校门,面对科技信息发达的社会能量场,他们的青春又会怎样安放?
我们喜欢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来鼓励毕业生做好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准备。艺术家徐冰曾这样评价参展的毕业生:“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宝藏,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一定代表未来,眼下他们的想法和作品也许还不成熟,但从中能看到,比那些已被样式化、符号化的‘大师’作品更珍贵的部分——具有未来生长空间,并带有种子性质的东西。”
从今夏成为网络热词的“央美毕业展”,我们看到的是有些野蛮生长的青春绽放,是艺术青年的自由奔放和艺术生长季的千姿百态。今年是“中央美院毕业季”的第十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毕业生来讲,有了更大的展示和“营销”平台,同时要接受立体的、全景式检验、互动交流。
一度被称为“一堆垃圾”的毕业作品《超级蜂巢》,作者乔木的创作灵感源于她奶奶平时收集的废纸箱。结合自己对现实消费社会的思考,她用这些废弃的生活垃圾搭建成带有悲天悯人思想的“通天塔”。两平方米展场使得机械装置受限,展厅层高优势又可以实现“纸箱塔”,但天光展厅没有呈现出她想要的暗色灯光下的“巴别塔”效果。突袭而来的“垃圾”恶评令她猝不及防。在被围得水泄不通的作品现场,她像机器人般录制了一段哭笑不得的致歉视频,之后又引来了“为什么要道歉”的一边倒声音。这段所谓道歉视频中,乔木“机械”却自信地侃侃而谈自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面对新生的艺术热现象,艺术青年以积极、主动、勇敢的姿态走向如今的“网络大世界”。进入展场,观众会发现每一组作品前都摆满了“周边”,设置了二维码和媒体平台账号,这既是毕业生开通的营销渠道和流量入口,也是连接未来人生的路径。在这里,他们已经开启了“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互联网的发展为艺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全景式的观赏与评判也引来众声喧哗。打开手机,人们可以轻松浏览各种媒体平台推送的各类经典艺术作品或现代艺术品,轻轻一点也可以发表各种评价感言,从欣赏到评判,对于艺术作品,见仁见智,自然无可厚非。但艺术作品现场观赏的感知感染力会被隔屏淡化,难抵其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再说现场观展,如今有一种按照“小红书”的推送按图索骥,热衷于打卡式的参观。参与到交互装置艺术的娱乐,修图发圈之后,是否会与创作者产生共鸣?艺术热带来了艺术品的广泛传播,艺术的接受和评价变得随意、零散和碎片化,也带来了艺术价值的稀释。
在网络的洪流中,艺术作品有时被群体性追捧,有时被随意冲击,人们的判断很容易被群体无意识裹挟,从而引发无谓的争论漩涡。心理学家勒庞在那本群体心理学名著《乌合之众》中早已洞察,“毫无疑问,群体总是无意识的,但是,他们强大力量的秘密也许就隐藏在这些无意识之中”。如今人人皆是评论家,你言我语,人从众,跟风的那只手,轻轻一按,众声附和,有的抱有“恶语无代价”心理,殊不知“按”键伤人,也许无意识带来了一场“网暴”。
艺术热应是全媒体时代的红利,我们也是因为热爱走到一起,那么何不来一场艺术对话?特别是网络青年原住民,一起看过来,形成艺术“朋友圈”,保持应有的客观与理性,养成理解与欣赏艺术的良好方式,共襄艺术的今天和明天。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