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青海玛多的生态“涅槃”记

发布时间:2025-01-11 07:09:02 来源: sp20250111

   中新网 青海玛多11月21日电 题:黄河源头——青海玛多的生态“涅槃”记

  作者 陈宗淇

  玛多县地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系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

  曾有人这样描述玛多:雪域秘境,天上玛多。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是万里黄河流经的第一县,境内坐拥大小湖泊5800余个,闻名遐迩的扎陵湖、鄂陵湖被世界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曾经的全国牧业首富县

  玛多自古以畜牧业为主,加上当地草场资源丰富,具备农牧业发展条件。据玛多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副局长马贵介绍,在1982年,玛多县总人口仅为8954人,而牛羊等各类牲畜的总数却达到了79万头(只),人均占有牲畜达到了近90头(只)。

  据悉,这个以草原畜牧业为基础的纯牧业县,在1980年到1982年,当地人均收入超过500多元(人民币,下同),超出全国人均收入125元。纯畜牧业人均收入全国第一,连冠三年,成为当时牧业首富县。

图为1984年的玛多县城。(资料图)王启洋供图

  生态退化经济“没落”

  1990年到2000年,由于气候变化,加上超载放牧和无序开采,玛多县境内草场退化、湖泊萎缩、黑土滩扩张等问题接踵而来,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恶化的生态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玛多县气象资料报告记录,2001年至2003年间,当地年均气温上升0.4℃,其境内巴颜喀拉山和布青山的常年积雪冰川带消融,因冰川和雪山的萎缩,直接影响了当地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据悉,黄河源头最大的“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曾出现水位下降,两湖之间甚至断流。

  据悉,彼时,当地湿地面积逐年缩小,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沼泽地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

图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实施前的玛多县一角。王启洋供图

  生态钥匙开启“涅槃”之旅

  玛多县境内的高原湖泊群和湿地,是黄河奔腾万里的“蓄能站”。

  据悉,青海省在该地投入大量财力,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并开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建设。

  马贵说:“生态保护工作在增绿方面效果显著,2005年至今,累计实施退牧还草3378.8万亩,治理黑土滩116.74万亩,荒漠化防治94.17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矿区恢复治理2.94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达5263万亩,湿地封育65.12万亩。”

  据统计,玛多县整体草原覆盖度从2000年的40%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55.72%,天然牧草产量从每亩不足60公斤提高到每亩101.3公斤。

  马贵介绍:“我们在增湿方面也取得成就,湿地面积不断增加,高原湖泊群逐步恢复,如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积分别增加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湿地面积总共增加104平方公里。”

图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实施后玛多县湖泊群一景。王启洋供图

  黄河源园区黄河乡生态保护管理站八级管理员加羊多杰说:“现在很多湖泊群不仅恢复过来,而且增加到5800余个,我感觉我们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是值得的。”

  玛多县委副书记王启洋介绍:“目前,玛多县将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不增加草场压力和理论载畜量的基础上,依托‘玛多藏羊’优势,成立有机畜牧业协会,按照严格标准做优做强‘玛多藏羊’品牌。”

  据此前报道,2023年10月,“玛多藏羊”、牦牛养殖获国家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