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渔看长江|“堡渔村”怎么读,“捕”鱼村or“保”渔村?

发布时间:2024-10-31 12:54:37 来源: sp20241031

  12月21日,“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网上主题宣传上海站来到上海市崇明区堡镇堡渔村。

  堡渔村,位于堡镇港南水闸西首,东临堡镇港大河、南临长江、西至桃源村、北靠黄濠河,是一个以捕捞业为主的专业渔民村。

  先说村子所在的堡镇,一张口“堡(bǎo)镇”,便暴露了你是外地人的事实,当地人习惯念作“堡(bǔ)镇”,而堡渔村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捕”渔村。

  的确,村如其名。

  “1966年以前,这里的渔民都以船为家。到1966年,出现了陆上定居户,渔民在陆地上盖起了房子,逐渐形成规模。1984年底改建为行政村,改名为堡渔村。那时候村里有60多条长江渔船,1000多名渔民。”堡渔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剑忠向记者介绍了村子的历史。

“护江人”志愿者正在巡江净滩。堡渔村供图

  2018年开始,堡渔村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号召,由“捕鱼人”转身成为“护江人”,还成立了“护江人”志愿队,定期巡查长江出海情况。

  如今,走进堡渔村,还能看到一座“渔业文化馆”,这里展示着渔乡生活、老物件、渔民故事,还原了堡渔村的渔业发展史。

“渔业文化馆”里陈列的老物件。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崇明沐昕社区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楠,从小在堡渔村长大,已经成为大城市白领的她,却在2018年选择了返乡,召集村里的年轻人,发起“渔益季”村居自治项目。

  “村里‘上岸’的渔民很多,他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除了捕鱼并没有太多其他的技能。”张楠说,为了让大家重拾信心,会组织渔民进社区、进学校,进行渔家文化宣传推广,让生态保护进一步深入人心。

张楠返乡创设的“护江人”品牌。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渔民上岸,给长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这么多年,我从来没在江里看到跳出水面的鱼。去年秋天,我到江边散步,看到鱼群游过,还有鱼会蹿出水面,现在这样的场景就越来越常见了。”徐剑忠说,长江禁渔之后,生态越来越好,江里的鱼儿也越来越多,这是肉眼可见的。“所以,现在村民都习惯自称‘保’渔村。”

  (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