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21:28:26 来源: sp20241215
“彼美人兮”展海报。中央为曲裾式素纱单衣。
公元1世纪的莉薇娅大理石雕像。
西汉晚期的玉舞人。
马王堆辛追墓出土的双层九子漆奁。 以上图片均为湖南博物院提供
中国和意大利两个伟大文明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将远隔万里的中国和古罗马联系在一起。汉朝曾派使者甘英寻找“大秦”,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地理学家庞波尼乌斯多次提到“丝绸之国”,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更是在《博物志》中对万里之外的“丝国”产生联想。虽然彼时的东方与罗马尚未直接接触,文化上的交流往来却从未断绝。
今年6月15日至10月7日,湖南博物院与罗马文化遗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本次特展分“怡然燕居”“巾帼风韵”“花好人团圆”三个单元,以女性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情感生活三个场景为脉络,通过东西方文物对话的方式,再现2000年前东西方文化中绚丽多彩的女性叙事,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各美其美的文化特色、美美与共的理想追求。
温婉与奔放:美丽的多元绽放
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繁盛之时,女性生命图景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本次展览以多种方式展现历史上的女性声音和女性身影,述说“她”故事的精彩与多元,展示历史长河中的女性之美。
展览第一单元“怡然燕居”围绕两汉罗马时期女性的家庭生活,选取“梳妆”“妆饰”“服饰”“住宅”“饮食”“乐舞”6个生活场景,描绘东西方女性的居家情境,引导观众深入洞察彼时女性对美好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匠心创造。
在国家强盛、经济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女性服装更多地展现出审美性、表现性、象征性以及增强个性的需求。在汉代,女性以深衣为盛装,上衣与下裳相连,穿着时,前襟轻轻绕至背后,不仅凸显女性的曼妙身姿,更增添几分神秘与优雅。深衣之外便是襦裙,穿搭比较随意,短上衣“襦”仅至腰间,搭配下身裙装,可以衬穿在深衣之下作为内搭,也可以作为日常衣装。本次展览的重磅展品曲裾式素纱单衣出土于马王堆汉墓,它薄如蝉翼、轻若鸿毛,视觉效果飘逸、洒脱,彰显了汉代贵族女性对高级面料和精致工艺的追求与独特的审美意趣。
同一时期,罗马女性的着装风格深受希腊主义风潮的影响。比如悬挂于展厅中的水彩画《庞贝人物》中的女性穿着独具希腊风情的长袍“丘尼卡”,享受着悠闲的假日时光,恬静安然;一尊公元2世纪中期的罗马女性半身肖像有着明显的拼接痕迹,头部使用白色大理石雕刻,衣服则使用雪花石雕刻,在外套“斯托拉”之外,又外搭了一件帕拉披肩,胸前系有一个大结,点缀着灵动的流苏,凸显衣服的纹理与华丽质感。
在梳妆方面,东西方女性间的爱美之心彼此相通。比如,第一展柜中的器物都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女性梳妆用具,有香膏瓶、梳子、刮刀、镊子、量杯、壶、碗等多种品类,还有一件雕有神话和盥洗场景的化妆盒,可谓“百宝箱”。在汉代,女性也拥有同款打扮装饰的小家什。马王堆辛追墓出土的双层九子漆奁中有梳子、夹套、刷子、粉扑、香粉、胭脂等梳妆器物,它们材料考究、做工精致。通过这些精巧的梳妆用具,可以遥想上千年前的东西方女性对镜化美妆、理云鬓的生活场景。
茶余饭后,女性欢聚一堂,游乐嬉戏,歌舞娱情,言笑晏晏。古罗马女性身着华服,在宴会上欣赏舞者翩然起舞。汉代女性在宴饮之余,同样会欣赏俳优献艺、乐舞翩跹。展品中有一件西汉晚期的玉舞人,它出土于北京大葆台二号墓,灵动飘逸、栩栩如生,是汉代“翘袖折腰”之舞的生动写照。在欢乐的气氛中,女性卸下生活的疲惫,回归轻松与快乐。
勇气与智慧:力量的辉煌篇章
展览第二单元“巾帼风韵”聚焦东西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多元角色与贡献。这一单元依据女性不同的社会角色,分为汉代贵族女性、罗马贵族女性与普通女性三组,帮助观众厘清东西方贵族女性不同的社会属性、发现东西方普通女性之间社会活动的共性。
罗马帝国时期,贵族女性活跃于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舞台。展厅中的莉薇娅大理石雕像制作于公元1世纪,身姿优雅、神情庄重。莉薇娅是罗马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的妻子、罗马帝国的首位皇后,自她之后,女性在罗马政坛崭露头角;右手中的纺梭体现了她作为普通女性从事日常劳作的一面。
无论中外,普通女性都以各自的方式,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贡献着力量。在医学、手工业、商业等多个社会经济领域,都留下永恒的女性背影。历史上的医生大多由男性担任,而女性作为治疗者同样活跃在医学领域。展览中名为阿西利亚·波利亚的女医生墓碑证明了即使面对种种社会限制,仍有一部分罗马女性在进行医疗活动。在汉代,平民女性为医者不在少数,如《史记》《汉书》中提及的汉代妇产科女医生淳于衍和杂科女医生义姁,均为汉代女性载于史册的光辉典范。
展览第三单元“花好人团圆”主要围绕“情思”和“祈愿”两个关键词展开。在这里,记录着中外女性缠绵悱恻的婚姻与爱情,也记录着她们对现世和永生的祈愿。这一单元中,描绘亚马逊女战士的石棺是意大利卡比托利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也是该文物百年来首次出馆。石棺上的雕刻栩栩如生,女战士们或持斧或骑射,身姿矫健,神情坚毅,激荡起观众对女性力量的想象与表达。
这样的场面令人联想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花木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女性参军的身影屡见不鲜。汉代西北边郡女性颇习兵事,《后汉书》中有“妇女犹戴戟操矛,挟弓负矢”的记载。在第二单元展出的骑马女陶俑出土于陕西汉景帝阳陵,考古迹象表明,陶俑原本安装有可以活动的木质手臂,身着战袍铠甲,由于深埋地下致使衣物腐朽、木臂成灰,出土时出现残缺。女骑兵俑眉脊如山,颧骨突出,神情冷峻,目光果敢,彰显出英姿飒爽的气概。
行走在展厅中,两汉罗马时期女性的生活印记清晰可见。她们多彩多姿,对生活充满无限热爱;她们勤劳质朴,对社会倾情奉献;她们天真烂漫,对爱情满怀憧憬;她们心怀敬畏,为家人祈福祝愿。站在一组组彰显东西方女性共性的文物面前,倾听她们的岁月往昔,能够感受到相隔万里却难得相似的审美意趣与价值追求。
美美与共:交流中的文明互鉴
湖南博物院与意大利文博界一直保持着友好交流与合作。2018年,湖南博物院携手意大利、法国等国内外数十家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本次“彼美人兮”展是湖南博物院与意大利文博界的第二次合作,意方展品主要来自卡比托利欧博物馆,该馆是世界上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藏品丰富,尤以众多古罗马雕像闻名。
“彼美人兮”展策划周期较长。2023年9月,中意双方共同组建策展小组,开始着手搜集藏品、筹备展览。在展品选定过程中,先后更换的展品数量多达400余件(组)。最终,意方在文物星辉璀璨的罗马城中,撷取10家博物馆和美术馆的138件(组)珍品,所有展品均为首次来华。湖南博物院与国内8家文博单位合作,汇集了来自满城汉墓、渔阳王后墓、南越王墓、大葆台汉墓、汉景帝阳陵、徒壁山1号长沙王后墓以及马王堆汉墓等汉代贵族墓葬的81件(组)文物珍品,再现两汉罗马时期的女性生活图景,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东西方文化对话与交流。
两汉罗马时期的东西方女性虽身处历史长河的不同流域,却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历史的织锦上绣出独特的文明图腾。期待大家以本次展览为契机,欣赏东西方女性不同的魅力与共同的追求,并以文物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搭建起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作者为“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中方策展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8日 17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