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开拓高效学习路径

发布时间:2024-11-22 08:25:10 来源: sp20241122

原标题:优化作业设计 开拓高效学习路径

   近年来,部分中小学作业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给学生以及家长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甚至催生出了“代写作业市场”,破坏基础教育良好生态,背离育人初衷。这类作业往往质量低下、耗时费力,且超出学生认知和能力范围,最终变成家长的任务。

   作业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思维和形成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质量,对于深化立德树人成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不断强调要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切实扭转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

   无论是从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出发,还是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遏制形式主义作业之风都势在必行。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需要从优化作业设计、强化指导与反馈、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入手。

  优化作业设计:造就全面发展的钥匙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本位向关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变。中小学作业设计也必须坚持全面育人导向,通过提升作业质效促进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实践创新、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上实现实质性成长。教师作为作业设计的执行者,其政策感知、育人理念、知识储备以及操作能力,直接影响作业育人功能的实现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

   从教师自身来讲,要以构建高质量作业体系为目的,创新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育人质量。

   要摒弃以作业代教育的思维,科学论证特色作业的难度与价值,包括是否有必要布置这项作业、作业难度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发展阶段、完成作业需要哪些资源等。探索更开放、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作业形式,通过可选择的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更好实现因材施教。

  强化指导与反馈:构建师生共进的桥梁

   作业指导与反馈根植于教学实践中,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应通过有效、适切的方式方法对学生作业进行指导与反馈,服务育人根本目标实现。

   首先,提供详细指导材料,引领学生学习掌握。对于难题或新题型,提供详细的示范解答或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推荐相关书籍、视频、网站等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其次,强化过程监督与辅导,精准助力学生进步。要定期检查,了解学生的作业进度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安排一对一个别辅导时间,解答疑惑,调整学习策略。

   再次,构建三层反馈网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是即时反馈,利用课堂时间或在线平台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即时点评,捕捉学生的学习动态,即时指出亮点和不足之处。二是书面反馈,确保反馈内容既具体又全面,在指出答案正误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细微偏差与亮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三是自我反馈,引导学生建立自我反馈机制,通过定期回顾学习历程,自我评估学习成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能力。

  深化评价改革: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过程和结果具有监督和引导作用,遏制形式主义作业之风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首先,突出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改变单一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现状,引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创新能力、社会实践、团队协作等多维度指标,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鼓励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丰富评价内涵,强化“五育”并举过程性评价。要坚决摈弃“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错误观念,全面体现、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以过程性评价牵引学校课程教学改革。

   再次,精简量化指标,聚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要减少或取消与教学质量无直接关联、容易导致形式主义的量化指标,转而关注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创新、学生满意度等实质性内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周鹏程 江兴隆,分别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副校长)

(责编:郝孟佳、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