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承办信心 迎冰雪盛会

发布时间:2024-11-18 21:05:44 来源: sp20241118

原标题:展承办信心 迎冰雪盛会

1月17日,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冰壶青年组男子金牌赛中,天津队8比4战胜青海队,夺得金牌。图为天津队选手王振豪在比赛中掷壶。新华社记者 刘磊摄

“十四冬”主场馆—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 资料图片

1月18日,距离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还有30天。近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3个举办地,部分比赛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比赛的冰场、雪场和服务场馆运行良好,受到参赛者和观众的好评。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于2024年2月17日至2月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承办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北京冬奥会后首次举办全国冬季项目大型体育赛事。

实现冬奥会项目全部设项

“十四冬”将是历届全国冬运会中标准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一届体育盛会,预计参赛运动员超过3700人。本届冬运会共设8个大项16个分项176个小项,2026年米兰冬奥会项目在“十四冬”全部设项。

按照“展示形象、办出特色”的思路,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办赛理念,内蒙古全力做好各项承办筹备工作,制定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内蒙古成立了“内蒙古冰雪运动青少年训练基地”,向国家队输送各类冰雪人才近50名,在钢架雪车、雪橇、北欧两项等新兴项目上实力强劲。

内蒙古还每年安排1000万元冰雪运动发展专项经费,用于开展青少年和群众性冰雪运动、建设场地设施、配备器材设备等。

有条件有信心当好东道主

13亿亩草原,3.5亿亩森林,1.8亿亩沙漠,6000万亩水体……降雪过后,冬季的内蒙古与冰雪完美融合,形成林海雪原、冰雪沙漠、百里雾凇、冰冻河湖等美丽的冰雪画卷。

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有利于积雪保存。特别是大兴安岭、呼伦贝尔等地,每年降雪期长达7个月,为冰雪运动提供了条件。

此外,内蒙古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发展滑雪运动的天然优势。例如大兴安岭岭西为呼伦贝尔草原,岭上为山地林区,岭东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较大的海拔高度区间差有利于形成天然滑雪场。毗邻京津冀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也为举办大型赛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丰富的冰雪资源、显著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等多重因素相互叠加,内蒙古有条件也有信心当好东道主、办好“十四冬”。

“冰雪+”带来冰雪“热”

“十四冬”选择内蒙古,离不开党和国家对内蒙古的关心厚爱,离不开内蒙古坚实的民族团结基础和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蕴。

为了让“冷资源”迸发“热效应”,让寒冷的草原“火热”起来,内蒙古着力在“冰雪+”上做文章,进一步打造“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等冰雪产业新业态,不断提升冬季内蒙古的影响力。内蒙古已连续举办20届冬季那达慕大会,通过冰雪那达慕品牌效应,带动和促进冬季旅游效益明显。仅在呼伦贝尔市,参与人数就超过10万人次,带动冰雪相关消费5000万元以上。此外,兴安盟“温泉雪域·冰火两重天”、银色锡林郭勒草原冰雪那达慕、“暖心冬日·鄂尔多斯”冬季旅游活动、“冰雪狂欢·魅力青城”主题国际冰雪旅游节等节庆文化活动,已成为各盟市具有代表性的冬季旅游品牌。

目前,内蒙古全区有冬季冰雪场馆122处,场地面积390.06万平方米,“大众冰雪季”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8届,平均每年举办100多场活动,有280多万人直接参与其中,间接影响带动了近500万人。还连续举办了两届内蒙古自治区冬季运动会、9届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10届青少年冰雪冬令营、9届冰雪嘉年华,逐步形成覆盖各类群体的冰雪活动体系。

随着“十四冬”的脚步越来越近,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聚焦内蒙古这片银装素裹的天地。在冰与雪的氛围里,内蒙古必将为全国人民带来一届令人耳目一新的冰雪盛会。

(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本报通讯员 刘佳)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